语文教学改革深化之路

2015-02-04 12:27孙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

摘 要: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本文通过分析“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三方面的三对关系,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某些本质问题,以期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 专业成长

自2001年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在不断尝新和经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阵痛过程中,语文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语文课堂的生态发生了较大的改观,生生之间有了合作,师生之间有了交流,课堂氛围变得热闹了,这些语文教学改革的成绩都让人振奋。然而,在取得改革成效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语文课堂热闹的背后学生是否真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课文解读的浅显化,出现“泛语文”现象;过多时间用于学生交流,语文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过多注重学生体验,学生却“悟”不出来;过分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的程式化的弊端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都使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产生怀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热议。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冲破语文改革以来的瓶颈,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这成为语文老师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通过前后多次观摩不同的语文公开课,笔者发现即使在同一教学模式下,不同的教师上语文课所达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那么针对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恰当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教学目的: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教学目的。受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常常摒弃知识教学,极力追求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这种二元对立观,常常会造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混乱,造成“泛语文”现象。其实,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两者并不矛盾。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

什么是“知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

其一,需要指出的是知识是人“能动”的反映,只有经过人的心智“内化”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并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被动的、简单的、直接的反映。那么由此推出,语文课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经过语文老师自己内化和真正理解的知识,而不是从教学参考资料照搬过来的,或者多份教学设计整合出来的知识。语文课堂预设太多,灵活性、生成性不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千篇一律,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问题。

在语文课上,不乏各种“专家说”“曾有学者评论”等等的介绍,却不见教师的“我认为”。专家的评论确实高一般评论一筹。然而如果语文教师不亲自阅读经典,不熟读精思,不切己体察,是不可能与专家产生共鸣的,自然也体会不到文章的精髓,同样其课文的讲解也会流于刻板化、形式化、雷同化。那么试问在这些雷同化的课文解读的影响下,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又怎么能够得到提高呢?

其二,需要明确的是“知识”不等同于“知识点”。

钟启泉教授曾指出“学科教学总体目标”分为四个层次,最重要的是兴趣、动机、态度;其次,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再次,各种技能;最后才是知识点。在这里钟教授所反对的是“知识点”的灌输,反对的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却并没有排斥“知识”的传授。

“知识传授”不等同于“知识点的传授”。由上文我们可以得知“知识”是经过人内化的知识,“知识传授”也是一个由教师内化知识再到外化教授的过程。然而,“知识点”可以是语文课程标准上规定的学习内容。“知识点的传授”是教师不经过个人内化直接将书本知识照搬的教学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诟病的“知识中心”的传统教学。这是一种蛮不讲理的“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记住”“背牢”,而在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却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成语解释的死记硬背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有关成语所包含语言现象和典故的分析,则是“知识的传授”。因为分析成语的语言现象和典故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将“固”的解释迁移到文言文的学习中,通过举一反三,学习积累,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能力。由此也可以看出“知识传授”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不矛盾,反而还能促进这些目标的达成。

二、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机智

其次,需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模式与教学机智之间的关系。“课堂是生成的”,“教学需要构筑‘学生与自我‘生生间‘师生间的三重对话”,“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团体意识、探究意识的形成”等这些都是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也是教育专家经常提及的话题,但是往往这些观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是隔靴搔痒,他们也认同这些理念,但关键是如何达成这些理念?目前的教学模式都凝结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改革初期,这些教学模式的使用确实有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教学模式只是倒逼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依靠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堂教活了。“活”就是指课堂教学机智。形成课堂教学机智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例如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故乡》一文时,在课堂上,有学生就提出“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偏离了教学内容,换做没有经验的老师通常会不予理睬或让学生课后自己查资料,而钱先生却与学生主动展开对话,围绕“鱼脚”问题展开,“是啊,鱼怎么会有两只脚呢?”再通过“可是闰土就是知道,这说明了什么?”一问,引发学生对闰土这一形象的思考。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纷纷得出“闰土见多识广”的结论,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的人物形象。

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对话教学。有些看似师生间的交流,但并不是对话,两者有本质区别。因为这些探究问题都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而教师与学生讨论,也只是把预设的答案通过问答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真正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倾听学生,能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形成语文教学机智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不断的阅读,内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理念,生成实践智慧。

三、专业成长: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学理念的深化

以上两对关系的正确处理都同时指向语文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师通常承担着班主任的职责,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如果又要兼顾语文专业和教育教学两方面素养的提高,恐怕力不能及。与一些语文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是“看什么书最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能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那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处理好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我们所熟识的“启发式教学”“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都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某位语文老师在讲解《登高》,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进行提问时,

生:树叶都飘落下来,表现了秋天的凄凉。

师:能不能找准一些词语表现秋天的特点?

生:萧萧

师:“萧萧”这个词,什么特点呢?萧萧,萧萧下。(提示)

生:……

师:这个词是一个叠词,它在描写树叶下落的状态,那么用了“萧萧”两个叠词,他写出落叶什么特点?(提示)

生:……

生:……(还是答不出)

师:(按耐不住,一口气说出)它指的是树叶落下的速度很快。很多的,很快的。“落木”前面的“无边”,指落叶的这种阵势浩大。放大落叶的一种阵势。那么“萧萧下”又加快了落叶的一种速度,让你想到秋天的无情,好像所有的事物在这样一个季节都要.凋零,都要飘落了。

从上面的课堂实录的片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学问题。经过教师的提点,为什么这位学生启而不发呢?

首先,这位教师“萧萧”一词的解释有误,可见其对语言文字理解不深入。该教师将“萧萧”二字解释成“树叶落下的速度很快”,然而“萧萧”实为象声词。在这首诗中,“萧萧”指“风吹落叶的声音”,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并不是视觉上看到的“树叶落下的速度很快”。若“萧萧”指向视觉感观,那么这句诗的美感可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这位教师虽也在不断给学生提示,看似师生之间的对话,实质却是这位教师试图通过这种交谈来向学生灌输自己预设的答案,是一种“伪对话”。其实,学生的多次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意识得到。学生的沉默可能表明她没理解教师的提问,也可能表明她对教师的提示感到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自我进行对话,即时调整策略。“萧萧”如果学生不懂,可以引入“萧萧班马鸣”“风萧萧兮易水寒”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夯实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而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好地把握语言文字,需要多看经典著作,尤其是古代文学典籍。经历时代演变,汉字字义也更为丰富。字词的组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引起了读者的情感体验。因此,文章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主要内容、文体知识等大轮廓上,还需要咬文嚼字。文字背后不仅有意义,还沉淀着历史文化内涵。多读古代经典,能帮助教师丰富字词量,了解汉字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管窥汉字发展的全貌,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才能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更好解读文学作品。此外,若空闲时间有限,把握教学模式背后固有规律,更新教师观念,同样能更好地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5-69.

[2]胡军.知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5-6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1.

[4]刘徽.教学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5]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19-321.

[6]王力.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4-105,313.

[7]《成语大字典》编委会.成语大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447.

[8]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7-11.

[9]屠锦红.我国十年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6):51-54.

[10]吴忠豪.语文课程改革之路径再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2013:29—32.

(孙婷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21004)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