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萍
今天听一位二年级语文教师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森林,在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课堂上这位年轻教师非常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既通过图片观察森林景色的美好,引导学生运用“森林里的景色
。”“森林里的景色 !”“森林里的景色 ?”进行说话与标点训练,又出示了“倾盆大雨、滂沱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等词语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位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凡是自己能挖掘到的语文训练点她在课堂上都要进行展示。作为听课者我感动于教师的辛苦!
课后,我和她谈本节课的感受,她很真实——上得真累呀!我笑了,是啊!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把自己潜心钻研好几天的东西想在一节课上全部呈现给孩子们,不累才怪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孩子们接受呢?”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怕语文课上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我明白她的意思——不想虚度每一节课,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我没有急于讲述对课文的处理意见,而是让她努力挖掘自己课堂的亮点:“课堂上,你呈现了这样一个填空——
( )的野蔷薇,你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希望学生能积累词语。”“好创意!”“达到目标了吗?”“学生只会填美丽的野蔷薇,我补充了一个漂亮的野蔷薇,帮他们多积累了一个词。”“不错,有一点想法。”我顺藤
摸瓜:
“当学生无法将这个填空完成好时,你引导学生读书了吗?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中第一次出现野蔷薇的句子。”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你能从这两句话语中再找出一些词语来完成填空吗?”
“粉红色的野蔷薇,芬芳扑鼻的野蔷薇!”
“粉红色——色彩,芬芳扑鼻——味道,这样具体的描述已经让美丽不再空洞,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读读书,让孩子们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呢?”
“哦!”她似乎有点感觉。
“再从语文的角度理解这样的填空练习,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色彩与味道都属于描写中的细节,学生习作时最不会做细致的描述了!”
“是啊,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这样的训练还发愁孩子们习作时不会具体描写吗?”
“哦!”她似乎恍然大悟,“何止能填这两个词,还可以引导填出随风舞蹈的野蔷薇,这时的野蔷薇已经不仅是静态的美丽,也有动态的神韵了!这样也能为高年级动静结合的写法埋下伏笔!”
我惊叹于这位年轻教师的悟性,非常好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帮助她从本课的教学中有更多感悟,我接着引导:
“如果说只完成这样的填空就又回到课文进行教学还不是一个聪明的语文教师。再动动脑筋,结合课文这里的填空还可以填入哪些词?”
她沉思片刻后说:“娇嫩的野蔷薇?”似乎不太自信。
“为什么?”我追问。
“课文后半部分有这样的描写——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这是非常准确的描写,为什么不能用呢?”
“可是,是不是破坏了讲课的思路了呀?”
我明白了,她还在想自己怎么教,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怎么学。我必须顺势引导。
“假如学生真的填出了这样的词语你怎么办?”
她没有说话。
“如果学生还要填出弱小的野蔷薇呢?”
“这可能吗?”她在怀疑学生的能力。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积累,这是完全可能而且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你仔细想想我们的填空练习题,能不能把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重新梳理一下呢?”
沉默片刻后,她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备课的感觉:
“原来没有必要把一节课上得很满,只要抓住野蔷薇来完成填空练习,就能引导孩子们把长课文读短,把精彩的语段反复诵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还能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如何把事物写具体,这样以‘( )的野蔷薇来组织教学,这个填空就是一根红线,以红线串联起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就是您一直强调的‘红线串珠的教学呀!”她兴奋地讲了一堆话。
我明白她确实在内心深处有了一定的感觉,知道课应该简单而有实效,我也很欣慰,就在谈话接近尾声时,我又一次追问:
“如果从全文立意的角度思考还能填出别的词语吗?”
沉默片刻后她回答:“幸福的野蔷薇!当它最孤助无援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不是最最幸福的吗?被人关爱是幸福,帮助别人更是幸福的。这篇课
文的人文因素也就被挖掘出
来了。”
她笑了,我也笑了。我知道,她就是一朵幸福的野蔷薇!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