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江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讨论;原则;目标;明确;有序;主导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053—01
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效果,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因此,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对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性的作用。
【案例】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有个教学环节是:教师先让学生将一个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再要求学生讨论:“经过观察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出现了气氛沉闷、学生汇报内容极少的局面。
反思:教师让学生将一个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再要求学生讨论:“经过观察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课堂上出现学生汇报极少的局面是必然的。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大,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观察、讨论、汇报。为了避免此现象再次发生,笔者认为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自己设计的问题有什么目的,其次还要明确什么时候讨论,怎么讨论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只有将这些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才能在讨论中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讨论交流要有序
新课标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但很多时候,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看似热热闹闹,而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学生的讨论交流行为没有有序地进行。
【案例】教学“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并对学生说:“看到这道题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应该怎样列式呢?大家讨论一下。”教师话一说完,一些表现欲极强的学生已喊出了“75÷3×5”,紧接着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乱成了一片。
反思:从表面看,课堂上热热闹闹,每个学生都能插一两句话,实际上此次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讨论时没有秩序,每个学生都盲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谁也听不清谁说什么。课堂上表现出互动多,互助少;盲目讨论多,合作交流少;自私多,友好分享少的“三多三少”的现象。笔者认为,为了保证讨论交流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应在课前建立一些有序的规则。如,在完成任务时要分工,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要互相信任;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小组成员先要独立思考,然后各抒己见,进行充分交流。而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确定本组的最佳方案;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样可以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辩证关系——“合作学习”应以“自主探究”为基础。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
新课改提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下,这时更需要教师积极、耐心地进行指导。
【案例】在一节应用题的教学公开课中,从教学伊始直至最后下课,学生不经教师的任何点拨,都可做出教师出示的每一道题。而教师只是穿梭在走道中间,听听学生的汇报结果,然后说:“你们做得和他一样吗?”“你们真聪明。”
反思:听完课后,笔者感触颇深。看似似乎完美的、成功的教学背后有很多欠缺之处,因为本节课中的讨论交流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不是由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导”。我们要知道: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作用的双边活动,正如《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反之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一定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该“点”的一定要“点“,该“导”的一定要“导”,该“讲”的一定要“讲”。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