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之守规律,讲科学

2015-02-02 03:42郭纪生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病阳气万物

郭纪生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活到百岁的秘方,其中有一条就是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来安排生活起居。

古人认为,一年三百六十天,分成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五天叫做一侯,三侯叫做一气,所以一年中有七十二个侯,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节气又融入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中,是气候改变的提示和标志。人们顺应这个变化,就会少生病,不生病。

中医认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夏天是茂盛的季节,秋天是萧瑟的季节,冬天是凋零的季节。根据四季不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春发、夏长、秋收、冬藏。

春季 《黄帝内经》记载,春季“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在春天应该晚上早睡,早晨早起,在庭院中慢慢散步,不要杀生,不要抢夺,不要随意责罚别人,不要随意动怒。

春季要注意保护肝脏,肝主生发,春天也是生发的季节。防止肝脏生发太过,就要尽量少喝酒,清淡饮食,平复自己的情绪,不要急躁。

春季要特别预防“温病”,也就是传染病。春季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如流感、风疹、猩红热、麻疹等。

在春季要特别保护好呼吸道和肺,防止感染。多饮白开水是十分必要的,少吃引发上火的食品。多吃些红豆、红枣、竹笋、笋尖、莲藕等食物。

因为春季有生长生发的特性,所以春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好时节。这个时期要给予充足的营养,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夏季在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要“夜卧早起,勿厌于日卧,使志无怒,使气得泄”。

夏天应该早睡早起,最好能睡午觉,这样有助于身体阳气的积累,不要随便发怒,要使气得以通畅的疏泄。

夏季最容易引发中暑、腹泻,严重的会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昏厥,这都是暑热侵入人体造成的。夏季要特别注意保护脾胃,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莲子、薏米、冬瓜、苦瓜,冬瓜皮、西瓜皮都是很好的解暑食品。此外,忌吃生冷、冰镇的食物。

秋天秋天“天气以急,地气以明”,需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秋天是万物萧杀、阴阳交替的时节,天气的变化比较明显,这个季节应该早睡早起,以避开秋天初显的寒气,迎接早晨的阳光,使身体变得清爽。心情尽量保持稳定,不要大喜大悲,以缓解阴渐盛、阳渐衰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秋天养生主要是两个字,一个是“收”,一个是“平”。

秋天还要注意防止“秋燥”。常见症状有鼻腔及咽部干燥、眼睛干涩、皮肤干燥等,还会出现咳嗽、干咳等症状。所以,秋天重在滋阴护肺。秋天的食物首选梨,此外还有藕、荸荠、陈皮、银耳等,中药麦冬、天花粉、沙参也是很好的选择。秋季可以进补,但是不宜补得太过。因为夏天的暑热还没有完全散去,体内还有内热,补得太过容易引发内火导致生病。

冬天 “此谓蔽藏,水冻地坼,无扰乎阳”,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冬天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季节。此时气候寒冷,这个季节不被寒冷所伤,才能保证来年春天不引发疾病。在这个季节里,要将自己的情致隐藏,不要随意表露于外,冬季一定要远离寒冷的环境,保持身体的温暖,不要使温度和阳气轻易地从皮肤泄露出去。

冬天万物蛰伏,要以“藏”为养生的要点。利用冬季蛰伏的时机好好休养劳累了一年的身体,鸡蛋、牛奶、羊肉、生姜、菌类、猪蹄、南瓜、土豆、胡萝卜、核桃、蜂蜜等,凡是热量充足,富含营养,能给身体带来温暖的食物都是很好的选择。冬天也要注意保护呼吸道,北方的冬季空气干燥,而且污染比较严重,这个季节是肺病、支气管病的高发时期,多吃银耳、百合、莲子粥,少吃辛辣。

特别提醒大家,在冬日雾霾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更不要出去锻炼身体,因为空气被严重污染,对人体非常有害。一定要等大雾散去再出门。

此外,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季节,在冬季到来之前最好做好预防准备,特别要注意前后心的保暖,一件羽绒坎肩或者毛背心,再加一顶帽子对老年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中药丹参、红花、当归、黄芪、党参、山萸肉、枸杞、黄精都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守规律,讲科学还体现在日常行为方面。用几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

“发宜常梳,齿宜常扣,津宜数咽,足心宜常搓”。

“莫强酒,莫举重,莫忧思,莫多言,莫大笑”。

这些与健康相宜或相忌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

【编辑:迟昊】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病阳气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生病”的一天
生病的快乐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生病真难受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