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课例反思

2015-02-02 00:29薛脏元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赤壁赋学案导学

薛脏元

内容摘要: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完善的学案。借《赤壁赋》教学,例谈“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的导学流程。开展课例研究,促进评议反思,为创建高效课堂努力。

关键词:学案导学 四环节 课例研究 反思提高

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借助学案导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向理想课堂迈进。

1,抓好导学的几个环节。具体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以笔者教学《赤壁赋》为课例,谈谈导学流程。

“自学教材”环节,要求学生按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课上首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生围绕目标自学,完成了以下任务:听读课文,接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这篇文赋骈散结合、气势流畅、富有韵味的特点;其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作品。

“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质疑,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的理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几处词类活用的理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等句子翻译的问题。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及资料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集体讨论解决。接着理解课文,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客人吹洞箫时为何声音如此悲凉?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后归纳:赤壁的江山触发“客人”思绪,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曹孟德等,当年何等叱咤风云,而今却不见踪迹,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顿觉人生的短暂渺小,难免苦闷感伤。该环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力求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真知灼见。

“精讲释疑”环节,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疑难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拨开迷雾,精讲解决。如上一环节第二个问题:“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学生难以把握,所以放在这一环节解决。教师首先提问:苏轼在文中阐述了一种什么道理?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归纳、补充:“乌台诗案”是新旧两党之争中,苏轼遭遇的一次重大打击,面对迫害,他达观自适,善于利用自然美景解脱自己,虽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苦闷却能得到慰藉,身处迫害却开朗旷达,表明了他正直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他从江水与明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具有辩证思想;结尾劝勉“客人”,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客人的心境,其实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练习巩固环节,要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通过练习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本环节安排了如下练习,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通假情况;指出句中的活用情况;翻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等极具感染力的句子。对于练习,学生均能当堂完成。

2、开展课例研究,促进反思提高。课例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赤壁赋》教学中,形成了系列活动的文字资料,如备课笔记、成型学案、听课记载、反思体会等,便构成了课例研究的依据。备课组评议认为:本课的导学案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比较实用,操作性强,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效果较为理想;但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有点紧,学生朗读训练较少,因此为完成课后背诵全文的作业,会花费很多时间,势必加重学生负担;如能安排三课时,前两课时分段熟读,读出感情,读出语气,精彩语段当堂成诵,第三课时便水到渠成地完成诵读任务。教者同时提出:若安排三课时,最后的练习内容可移至第二个环节,结合解决疑难进行;第四个练习环节应适当拓展一些课外的文言语段,如《后赤壁赋》的内容,既有助于本文的理解,又有助于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大家表示赞同。在之后的文言篇目教学中,备课组逐步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后续的教学中,大家实验比较、反思改进,觉得获益匪浅。

以上课例,是我校用学案导学创高效课堂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个课例我们认识到只有把学生当做课堂的真正主人,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己任,才能构建高效而理想的课堂,教革之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赤壁赋学案导学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