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小说对“新”“旧”文学的整合

2015-02-02 06:14储慧静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张恨水新文学小说

储慧静(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张恨水小说对“新”“旧”文学的整合

储慧静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 要: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的作家张恨水对于作品创作内涵的选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张恨水结合时代精神,对通俗文学进行了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的界限,很好地处理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从文体结构、主旨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张恨水对新旧文学的整合,这种新旧文化间的和谐处理不仅对文学史有着标志性意义,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张恨水;小说;文化;新文学;旧文学

张恨水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巨匠,他作品独特的文化价值虽然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得一席之地,但他的创作却一直饱受争议和误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研究者大都认为,张恨水的小说基本属于旧小说一类,他很少受到新小说和新思想的影响;或者说,即使他曾受到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影响,其创作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上依然属于旧风格的作家。但笔者认为,张恨水的创作中不仅能看到雅致的传统文学的精华,也能感受到紧跟时代、符合市民口味的现代性。张恨水在“新”与“旧”之间幻化出的平衡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开拓出了文化生存道路。

一、亦新亦旧的知识结构和本体内涵

作家的知识结构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张恨水来说,他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教育在他的意识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有着新旧杂陈的特点。

张恨水的读书求学经历决定了他与传统文化之间结下的不解之缘,甚至以传统为主导。他七岁入学之时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十三岁就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看完了《西游》《封神》《列国》《水浒》《五虎平西南》,酷爱《聊斋》《红楼梦》,从此中了文言小说的“毒”;之后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文艺欣赏,更在其中学习到了很多文学技巧。比如在《聊斋》中“懂得了许多形容笔法”[1]6,从《儒林外史》里学到了“一种讽刺手法”[1]8等。即使是新旧交替时期,张恨水也没有割舍对传统文学的钟爱,他回忆道:“由于学校和新书给予我的启发,我是个革命青年,我已剪了辫子。由于我所读的小说和词曲,引我成了个才子的崇拜者。”[1]9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张恨水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张恨水的文学创作中,传统文化价值是占主导地位的。

但是,张恨水处于一个新旧交织的时代,他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现代的家国观念、民主平等思想、个性解放思想以及女权思想都对他有较多的浸染。他14岁被送入新式学堂,开始接受新教育,成为追求科学和新思想的维新少年。15岁时张恨水虚报年龄考入南昌甲种农业学校,开始接触欧美翻译小说,他最喜欢的是林琴南翻译的小说。“他不仅看内容,而且注意对比中外小说的不同,研究翻译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风景环境的描写方法。”[2]

张恨水所受新旧双重教育,体现在其创作内容上也具有“新”“旧”交织整合的特点。他往往突出表现主人公受到西方新式文化的洗礼和浸染,带有先进的民主进步的思想观念,但他的人物骨子里的传统意识也是同时存在的。《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才貌双全,接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有些心高气傲且思想独立、个性解放。在与金燕西结婚之后并没有从此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丈夫及时行乐的人生信条和见异思迁的行为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一开始她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采取放任的态度,希望燕西能自己回心转意,直到后来看到金燕西与白秀珠旧情复燃并打算抛弃她的时候,才心灰意冷地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最终,清秋选择与燕西离婚,并带着孩子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一方面,冷清秋之前对丈夫行为百般容忍,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迟迟不肯采取果敢的行动,妇女对丈夫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其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在受到不公正待遇,自尊受到极大打击的时候,她能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解放中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强调了“人”的价值。这部作品中的另一人物总理金铨身上同样反映出“新” “旧”文化的融合。他有过留学德国的经历,接受过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是开明人士,贵为一国总理却没有专制、等级的观念,同时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比如和蔼可亲、仁慈和善,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对中华文化的现代走向提出了新的思考。

张恨水的其他作品,诸如《春明外史》等,也大多具有这样亦新亦旧、新旧杂陈的特点。有人认为,他是在中西和新旧之间取得了一个中庸的平衡。其实,他正是在价值内容层面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整合。可能这种整合中旧的色彩更深一些,但也不能否认努力和成果。

二、新式章回体小说的创作

张恨水的小说大多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形式。章回体是中国传统小说最常见的形式,这种体式带有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印记。“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张恨水最为重要的作品,如《金粉世家》《春明外史》等大多采用这种体式。

张恨水采用章回体,人们自然可以将其归属于旧小说的范畴之内。张恨水对古老章回体的情有独钟,让他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之下饱受争议。学术界不乏对张恨水小说的各种误解,其中就有把张恨水小说归为“鸳鸯蝴蝶派”或是“礼拜六派”的范畴之内,指责其小说守旧、品味低俗,张恨水的好友张友鸾就这些问题也有过探讨和指正,称张的小说旧外表下藏着的是“新精神”。

事实上,张恨水的小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章回体小说,而是融合古今、杂糅雅俗的“现代”章回体。读者不仅能看到经典熟悉的传统章回体形式,还能在其中品味到更加灵活自如的新文学特点。张恨水对创立新章回小说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第一,新派小说虽一切前进,而文法上的组织并不太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第二,旧章回小说内容和精神已经与新时代脱节,并不能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1]121张恨水对章回体秉持着批判继承、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了独特的改制。以下就以张恨水代表作之一的《金粉世家》来具体分析他对章回体小说的改造。

章回小说的回目到明代中叶正式创立,到了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对偶句逐渐成为固定形式,自此之后直到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张恨水对回目有着自己的研究,也为此制定了几个基本原则:“一,两个回目,要能包括本回的最高潮。二,尽量求辞藻华丽。三,取的字句和典故,一定要是浑成的,如以‘夕阳无限好’,对‘高处不胜寒’之类。四,每回的回目,字数一样多,求其一律。五,下联必定以平声落韵。”[1]26从《春明外史》开始,张恨水首创了“九字回目”,成为词章的另一大艺术特色。《金粉世家》中第一回“陌上闲游坠鞭惊素女 阶前小谑策杖戏娇嬛”,第二十二回“眷眷初逢寻芳过夜半 沉沉晚醉踏月到天明”。这些九字一句的回目不仅读来精致典雅、古韵悠长,还集中概括了本章节中的高潮内容,使读者产生了继续往下一探究竟的兴趣。传统章回小说的开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引首类、楔子类、缘起类。楔子类以《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为代表,指在小说开头借助于神话、故事等叙述方式来阐释作品的主旨或寓意的一类开头。其故事的内容已不再是与正文无关,而是与正文的思想、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楔子类加强了章回小说开头与正文之间的关系,使开头与正文成为血肉相连的整体,充分发挥了小说开头的结构功能和寓意功能,能够用寓意的形式体现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在《金粉世家》中张恨水延用了“楔子”的表达形式,自成一章,在正文开端之前以看客的身份、全知全能的视角向读者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及背景。故事发生在过年前,庙会上一位写春联的中年妇女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几次往来之后“我”发现这位才气逼人的女性身上有过很多传奇的故事,由此展开了对女主人公冷清秋一生遭遇的故事叙述,是为楔子:“燕市书春奇才惊客过 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而在故事的结尾以尾声“消息索哀词人悲秋扇 生涯寄幻影梦老春婆”交代了“我”作正文之后的一些事情,也隐约暗示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走向。前后形成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3]

张恨水对章回体的改造,虽然不能说已经走入了新文学,但是,这种体式的改良显然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叙述方式,即故事的进入方式。越到后来,他越多地尝试新的小说叙述体式,“在近十年来,除了文法上的组织,我简直不用旧章回小说的套子了”[1]90-91。

三、作品取材与表现形式的创新

在作品的取材方面,张恨水注意多样性的问题。他的创作少有单一题材的小说,而多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1]90者多。社会环境与人物感情相互影响,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化氛围。在《金粉世家》中,第二回“月访情铸重来永巷 绮宴招腻友双款幽斋”中,燕西夜探清秋住处时,一段景物描写不仅道出了大少爷养尊处优的身份,也侧面表现出了燕西想见到清秋的兴奋紧张的情绪:“若是在这月亮之下和她并肩一处,喁喁情话,那是何等有趣!想到这里,简直不知此身何在。”[4]31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使环境与人物个性相观照,景中皆有情。

在表现形式上,张恨水将我国传统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上作出调整。在他看来,“关于改良方面,我自始就增加一部分风景的描写与心理的描写,有时也写些小动作……这是得自西洋小说。所以我是一向取逐渐淘汰手法,那意思也是试试看”[1]90-91。张恨水引入了内心独白与心理剖析,在《金粉世家》中,燕西探访清秋住处之后有段关于燕西的心理描写—

走出那个落花胡同金燕西停了一停想着:这是我亲眼看见的她住在这里是完全证实了。但是证实了便证实了,我又能怎么样?我守着看人家不是有些呆吗?这就回得家去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呆想那人在胡同口上那微微一笑焉知不是对我而来的?当时可惜我太老实了,我就回她一笑又要什么紧?我面孔那样正正经经的,她不要说我太不知趣吗?说我不知趣呢那还罢了,若是说我假装正经那就辜负人家的意思了。[4]28

燕西心中有意,清秋轻轻的一个笑容都能引起他内心深处复杂的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一位单恋男子的内心世界。再如第九十回冷清秋对月伤神,想到嫦娥奔月的传说,感慨良多。此处人物心理活动与自然景物相交织,构成了一个幽美的审美意境,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小说中金燕西办了个诗社,还开了诗会。在整个诗会的进行过程中,细致地描写了每个人的形态、心态。虽然诗作水平不高,却博得大家的一致称赞。而金总理去世之后,很多错综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就体现出来了,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说什么话、送什么礼都是十分重要的,人情冷暖在这些事情上体现得非常明显。[5]

中国传统小说以白描见长,而西方小说的心理描写则是其一大特色。张恨水显然汲取了西洋小说的创作手法,将心理描写融入他的章回小说之中,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构成,使他的小说具有了更多的现代性特征。尽管他的小说还不是真正的现代性小说,但他的创作无疑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作品整体叙事结构的突破

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大多是串珠式的叙事。这种小说与其说是长篇小说,不如说是短篇小说的结集。这种小说缺少整体性的架构和不同章节间的逻辑黏性,在总体上显得支离破碎。而张恨水的小说,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已经学会了从整体上构思小说情节和人物了。尤其是《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它们以人物的成长作为故事的脉络走向,在长时段中写作人物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其命运遭际。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依然有情节小说的痕迹,但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物小说了。他的创作摆脱了中国传统小说情节性大于人物性格的说书人痼疾。2.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张恨水小说人物聚合以家族为背景,有着《红楼梦》的痕迹,但是,相对于《红楼梦》封闭式的环境,张恨水小说的人物环境是开放式的,它容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在故事和人物的处理上更为复杂。3.最为重要的是,张恨水的小说坚持在一个长时段中将一个或几个人物写到底,展现他(她)们完整的人生历程,而不是如《水浒传》那样只写人物的一段或几段经历。

这种结构和整体性的探索,显然汲取了现代西方小说,尤其是俄罗斯长篇小说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的经验。这些小说对于中国传统小说来说,显然是本质性的超越,在叙事方面、在美学经验方面也是如此。可以说,张恨水的相当一部分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之前,就已经为小说的现代化作了长篇结构上的探索。虽然新文学以批评张恨水为己任,但是,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在向外学习的同时,显然也受到了张恨水这些长篇新小说创作者的影响。

五、结语

总之,张恨水对传统小说的改良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现如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就有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不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不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以充分发挥,未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改造和创新等问题。张恨水通过对新旧文化的合理融合,保持了通俗小说的活力,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革新的一笔,也引发了关于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向的重新思考。文化生产力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竞争力之一,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自我,必须保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化生存,所以如何处理好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关系,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文化战略问题。张恨水对旧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就是让旧文化在新道路上重新焕发光彩,其中的思想启示也是当下研究张恨水小说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宋玮.“报人作家”张恨水的编辑思想探析[J].作家,2009 (12):155-156.

[3]孙莉.张恨水小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济南:山东大学,2009:29.

[4]张恨水.金粉世家[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

[5]汤哲声.被遮蔽的路径: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现代化之途—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赏析[J].名作欣赏,2010(6):11-17.

(责任编辑:石 娟)

吴文化研究:吴地报人

栏目特邀主持人:陈 霖

主持人简介: 陈霖,1963年生,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与大众传播、媒介文化。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大众传播与1990年代文学”、教育部项目“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变迁”。近年在《文艺研究》《国际新闻界》《文化研究》《中国电视》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新闻传播学概论》《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迷:被神召唤的尘粒》《事实的魔方—新叙事学视野下的新闻文本研究》等。

主持人语: 很多时候,我们往后看是为了更好地往前赶,就像开车,我们在一往直前的时候需要借助后视镜确定自己的方向、位置和与其他车辆的关系。这也是回溯历史的价值所在。本栏目三篇文章对20世纪之初报纸报人的回顾,在今天显得恰逢其时。当我们检视上一个世纪之交出现于上海滩上、苏州城里的各种报纸和为之供

稿的作者的时候,我们会依稀感受到,其时的文人们是如何被动或主动地卷入到一场联系着方方面面的传媒革命,恰如今天的所谓传统媒体人面对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时一样,或兴奋、或紧张、或充满希望、或悲天悯人……由此观之,我们在谈论彼时的报刊、报人,又何尝不是在省察此时的传媒生态和传媒人生存样态?

李国平的论文着墨于1920年代《晶报》写作群体,在传统文化价值方面与后面蔡斌的文章呼应,而更着意于其间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进步主义之间的矛盾,指出他们所接受的新思想更偏重于政治方面,并未达到更深的文化层次,思想深处的“新政制”与“旧道德”并存。作者将此看作新旧过渡时代特征的精神投影,它不独属于那个年代《晶报》的写作群体和吴地的作家,而属于从那个时代走过的所有的作家和知识分子。

蔡斌的论文探讨“补白大王”郑逸梅在时代症候与个人性情之间作出的书写方式的选择,揭示了当时的报纸作为“新媒体”传播对昔日知识面貌、话语方式、文化价值观的重构,郑逸梅以其在浓郁的传统人文氛围里培育的个人雅趣,对这种重构进行了适应,这表明既往的文化因子对不断进化的时代中的个人起着无法低估的作用。文章指出了以补白著称的郑逸梅在受制于报刊篇幅字数时仍能以灵活精干的短小文字从容游骋的特殊成就,表明他适应着纸媒容量的需要,锻炼了文字上的一种弹性。这种弹性岂止是文字多少,它分明对应着、隐喻着一种文化的弹性,就像他所服务的报纸以时政与副刊之间品性的差异构筑起的一种弹性一样。

童李君的论文聚焦的是带有浓郁吴地色彩的弹词创作的传播,指出报刊、杂志出现后,弹词文本的出版、传播和营销方式、受众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最直观的层面上,这同样是弹词作品的创作者—吴地文人们,对当时的“新媒体”环境的适应。作者揭示了这一适应的三个结果:其一,新的传播形式促进了弹词的流传,扩大了读者面;其二,报刊传媒的更为强烈的广告意识,加快了弹词的商品化步伐;其三,改变了弹词的语言和结构。

几篇论文涉笔的报人们所处的历史时段,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变迁时刻,其潜藏着的文化史、思想史、传媒史、社会史的内容极其丰赡,几篇文字显然难窥其奥。但是,当三位作者从吴地报人这一相对一致的视角切入,一片新的空间立刻为之打开。吴地报人与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对吴地报人历史存在的勘探便共同指向了吴文化的现代处境,它寓含的一个重大的命题即是,吴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时刻如何卷入不可逆挽的现代性并进行自我调整、变革和转化。三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触碰着这一命题,同时也呼唤着对这一命题更为持久、充分、全面与深入的展开。

The Integration of “New” and “Old” Literature in Zhang Henshui’s Novels

CHU Hui-jing
(School of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Abstract:I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cultures, Zhang Henshui has his own unique insights for writing creative literary works. By the deep infl 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Zhang Henshui combine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with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popular literature,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as well.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theme and structure of Zhang’s works. The harmonious proces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cultures not only has the symbolic signifi 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 bu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Zhang Henshui;novel;culture;New Literature;Old Literature

作者简介:储慧静(1991—),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项目

收稿日期:2014-10-08

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1-0021-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I206.6

猜你喜欢
张恨水新文学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张恨水谈择妻:要找一个能了解我的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张恨水后期小说创作简论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新文学版本第一藏书家唐弢
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