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峰 彭 爽
(1.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2.长春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外语言国际推广教育的政策比较
董学峰1,2彭爽1
(1.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2.长春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内容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这些因素使汉语国际推广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总结各国语言推广经验,以开放的心态构建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和政策十分必要。从世界各国的语言推广历史来看,综合国力是语言推广的重要基础。各国语言推广政策都包含着本国的某种政治、经济尤其是已有的文化优势之动力取向。各国语言推广政策给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是:应淡化政治和意识形态把语言和文化推广作为核心;鼓励民间资本和力量进入到汉语国际推广领域,了解国际汉语需求;推广“价值汉语”,保持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语言国际推广;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作,还是文化的载体,因而,世界上的强国都很关切语言国际推广。在中国国力大幅增强之后,也在汉语国际推广上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要把汉语的国际推广落到实处,就应该总结西方国家丰富的语言推广战略,借鉴他们的方法和途径,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入把握历史经验和教训,为语言国际推广提供某些学理上的认识。
一、综合国力是各国语言推广的重要基础
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语言推广的重要性便很快被人们认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在全球不同地区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乃至普及。
16至17世纪西班牙率先从欧洲出发,对新大陆展开探险,并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开拓海上贸易航线,他们从西班牙跨过大西洋进入美洲,再从墨西哥跨过太平洋,路经菲律宾进入东亚。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阿兹特克、玛雅及印加帝国占领了南北美洲的许多土地。当时的西班牙成为威震八方的大帝国,与此同时,西班牙的语言和文化也渗透到世界上众多的殖民地国家,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有22个国家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总人数接近4亿[1]1-4。
众所周知,国力的增强是扩展殖民领地的必要条件。17至19世纪,法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法语压倒拉丁语变为世界的通用语和外交语言,法语的推广进入了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贵族、启蒙思想家、外交家都讲着流利的法语。法语在欧洲上流社会影响巨大,在俄罗斯、普鲁士、英国、意大利和瑞典的宫廷和重要场合,唯一的通用语言是法语。法语还成为许多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工作语言。直到一战结束以后,法语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衰微。尽管如此,目前以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也还有27个,通用法语的国家和地区有14个,使用法语的人数总计1.8亿[1]1-4。
英国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成了海上霸主,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英国先后夺取了法国、荷兰等国的大片殖民地。巅峰时期“日不落帝国”的国土面积达到3 367万平方公里,接近世界总面积的25%,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英语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英国殖民地的语言。二战之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英帝国才逐渐瓦解,但英语的影响并没有减弱。原因在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了适应全球战略的需要,美国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广英语,美国电影、出版物、宣传品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美国之音”日夜向全世界广播。时至今日,英语已经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国际语言。全球使用英语的人口超过20亿,有4亿多人以英语为母语,在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中,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达到44个,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英语作为首选外语来学习[2]42-43。
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国际地位日趋提高,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所讲:“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国了解国际社会的需求在持续地增加。”[3]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快速扩展。据孔子学院副总干事、中国国家汉办副主任胡志平说,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为平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人数与日俱增,2004年全球汉语学习者还不到3 000万人,当我们进入2014年以后,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4]。
语言推广的历史告诉我们,某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会生成对这个国家语言的国际需要,也可以说,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语言推广的决定性要素,以超级大国美国为首的英语国家已经确立了英语的国际语言霸主地位,法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的语言推广也都是以国家实力为依托,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推广格局。国力的强大才会生成语言推广的必要性、国际需求和推广的动力。
二、各国语言推广的教育政策比较
1.各国语言推广的教育政策
英国1954年的《德罗赫达报告》(Drogheda Report Summary,1954)是其语言推广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件。它确立了英国海外宣传的目标,即支援本国外交政策、维护并加强英联邦和英帝国、促进本国贸易并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投资。这份文件调查了英国各机构海外英语扩张规划,减少了英国政府在欧洲的推广活动,并大规模转移至第三世界国家。《德罗赫达报告》明确指出:“从长期来看,我们毫不怀疑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工作,特别是在亚洲讲授英语的工作,将会极为有利于我们的海外贸易”。由此可见,英国已经将语言推广和海外利益紧紧绑在了一起。1956年3月,英国“海外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另一份报告中得出结论:“毫无疑问,我们有机会在大多数非英语国家推广英语作为第一外语”。60年过去了,我们从全球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英国当年的报告已经成为了现实[5]21-22。
法国一直以“文化大国”自居,它将法语的推广纳入到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大主题下进行。在与英语推广的竞争中,为自己选择了新的推广角度。法国政府的总体战略是重振一战前法语推广的辉煌期,恢复法语作为具有非凡国际影响的语言地位。法国有使用法律对语言进行控制的历史传统,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不止一次用法令强制法语的使用。在政府、法语国家国际组织和语言推广机构共同努力下,不断强调法语是获取知识、文化、职业技能和现代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法语始终都是法国语言推广的国家文化政策之一[6]。
德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中认为,“传播”和“推广”这两个词过于主动,再联系到德国历史,会给人以语言扩张的感觉。于是,在德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中便形成了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概念,即“德意志语言促进”。“促进”听起来更像是配角,但却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配角。这里体现着德国作为曾经的侵略者和战败国,在语言国际推广中的谨慎、敏感和自省。德国在语言推广政策上非常注意加强德语在欧盟等国际机构中的地位。歌德学院受联邦政府的委托,专门为欧盟机构的官员或其他国家的官员开设了德语课程,希望提高德语在国际机构中的地位和使用率,进一步推广德国文化。德国鼓励年轻人来学习德语,在“学校:未来伙伴”计划中,德国试图建起至少1 000所伙伴学校,组成跨越整个地球的学习网络,由此可见德国语言推广的壮志雄心[5]156-159。
2.各国语言推广的执行机构
为了更好地推广本国语言,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和语言推广情况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如表1:
表1
数据来源:张西平《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吴坚《全球化下国家语言推广战略——政策、模式与中国的借鉴》。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法、美、德等国都设立了自己的语言国际推广机构,较早的法语联盟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成立时间最短的孔子学院也走过了11个年头。以本国的世界级文化名人命名,直接或间接地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语言推广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国语言、文化,也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英国的语言推广机构是英国文化委员会,于1934年成立。它的工作一直受到历届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机构遍布全球,业务范围涉及面很广,影响越来越大。从组织机构构成来看,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规格非常高,它的庇护人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副庇护人是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它的高级官员都有政府工作经历和背景,而不从机构内部提拔。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英国政府的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及海外发展署拨款及一部分创收。它自称“负责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际组织,通过遍布全球的230家分支机构和138家教学中心开展教育、英语教学、艺术、科技等项目,为世界人民创造机会”[7]作为官方对外推广英语教学的权威机构,它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外英语教学。英国人试图实现的是:“在海外人民中间建立对英国的创造性和科学革新的赏识,并加强他们接触英国文化多样性的工作;增强对来自英国的学习机会的范围和质量的国际认可,促进英语学习,加强英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强对英国的民主价值观念和各项进步事业的意识,与其他国家一道工作以加强良好的政府管理和各项人权”[8]。从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英国文化委员会丝毫不掩饰对英国价值观、人权观念的自信和主动输出。
美国的英语推广机构分为政府机构和民间机构。政府机构主要有教育部、美国国务院、美国和平队、美国国际发展署、美国新闻署五个政府组织。其中1999年10月正式并入美国国务院的英语项目办公室为美国对外推广美式英语工作发挥着重大作用。它通过美国驻外使领馆,指导和帮助美国以外地区推广英语。主管日常全美对外英语教学工作,负责对外英语教学项目的指导和监督,派遣项目负责人、地区英语官员、英语学者和英语专家。民间机构主要是对外英语教师协会,这个协会是美国向国外直接派遣英语教师的唯一一家专业性机构,创立于1966年,是哥伦比亚特区注册登记的非营利性民间机构,其运作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交纳的会费和社会赞助。他们的会费考虑到了会员的不同经济地位,譬如2002年会费的标准从51美元至120美元不等。到2002年12月为止,协会已经有95个分会,其中42个在美国,53个在国外,会员人数达到40 000人。协会还出版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有学术性杂志《对外英语教师协会季刊》等[9]。
中国的孔子学院没有盈利目的,是一个只为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采取国内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孔子学院在世界上的教学实际说明,它与历史上的西方多国语言推广相似,就是要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的语言教学,尽力满足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让世界了解汉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互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多元文化存在合法性的认同感,从这一角度推动和谐世界的历史进程。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34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近500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170万人[3]。由此可见,国际上对孔子学院某些个别的微词,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谈论。
3.各国语言推广政策的特点
(1)政府统领,资金充足。各国语言推广都要借助政府在国际关系中的力量来实现,其资金也不是依靠语言推广机构的自身盈利来筹集,大多是政府的预算或政府外围组织来提供,这样才保证了语言推广的资金需要。
(2)各国语言推广政策都包含着本国的某种政治、经济尤其是已有的文化优势之取向,如英国的政策更为务实,将语言视为国家的服务工具,希望语言推广能带来切实的利益与回报。法国的政策是以自我传统的优势来带动语言的推广,以法国文化的先锋性来引起国际社会对法语的青睐,从而维持法语的国际影响力,寻找机会重振昔日大国雄风。德国的语言政策符合其历史处境及其对历史的认知,特别注意到了在语言推广中国际上学习德语的人对德国二战历史的记忆,尽量避免让人把德语推广与文化入侵联系起来。中国的汉语推广是以经济实力和市场需要,以文化传统的突出特色作为旗帜,来唤起国际上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推广活动。
(3)维护语言的纯洁性。西班牙和法国在语言推广中都特别注意保护语言的纯洁性。法国于1975年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对法语的规范进行明确规定。而后又3次修订了这一法规。而西班牙语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演化和各国、各地区土著语言的影响,使世界各地的西班牙语存在着一些差别,为了防止语言在演变中出现乱用、滥用的情况,早在18世纪,西班牙政府便成立了语言推广的专门机构——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该学院致力于西班牙语规范化。
(4)建立教师协会。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在语言推广教育中特别重视教师的核心地位,都成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师协会。美国对外英语教师协会的工作侧重点在于教学,主要承担为美国英语项目办公室向海外输送合格的英语教师的任务。一名优秀的教师将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语言的纯正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可以有效传授本国的文化、历史、政治等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俄罗斯的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工作的侧重点在于科研,它依托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学和研究中心,组织了一大批研究人员、俄语教师对俄语和俄罗斯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培养俄语学习者、撰写教材、开展俄语国际学术会议和举办俄语竞赛来推动俄语的世界影响力[10]。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立类似的对外汉语教师协会,与美国和俄罗斯相似的教师协会的有关职能还是由孔子学院总部来承担,从长远来看,成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师协会是未来汉语推广值得思考的文化政策。
三、各国语言推广政策给汉语推广的启示
1.认真应对汉语国际推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纵观各国的语言推广历史,语言推广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起落,国际形势的变幻,语言推广也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例如,俄罗斯2007年以税务问题未得到解决为由,要求英国文化委员会在俄境内除莫斯科以外的所有办事处停止活动。英国文化委员会和英国外交部则指责俄罗斯将问题政治化,俄罗斯指责英国文化委员会在当地从事间谍活动,以英语教学的名义收集相关情报,俄英两国也因此一度陷入外交低谷。2009年2月,伊朗政府表示,英国文化委员会在当地属于非法活动,因为伊朗并未与英国签署相关协议。英国文化委员会被迫取消在伊朗的工作[2]42-43。我国的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2012年美国孔子学院的签证认证风波,2015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被诉事件。这些事件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孔子学院在推广语言和文化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困难。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事先设计预案,保持一定战略定力,对问题的出现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对媒体和群众进行正确引导,适度进退。
2.鼓励民间资本和力量进入到汉语国际推广领域,引导民间力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英美等国家在语言推广实践中,充分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民间机构借助多种渠道,快速捕捉学习者的需要,把市场机制用于语言推广过程,加强服务和管理。同时,民间机构的出现也淡化了政治色彩,有效实现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获得不同社会群体的理解与支持。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两会”就有一份“关于国家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的提案,希望“将民间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纳入到国家汉语对外推广的体系中来,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和国家汉办对其进行宏观指导、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和对口管理。”[11]可见,民间资本早已经关注到这个领域,民营教育机构希望参与到汉语国际推广的工作中来。从世界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设置来看,民间推广机构的设立有百利而无一害,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将民间机构尽早纳入到汉语国际推广中来,引导民间力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将汉语国际推广从国家行为转变为社会的整体共识。
3.了解国际汉语需求,推广“价值汉语”,保持稳健长期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预测,汉语在21世纪一定会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语言。这或许意味着汉语国际推广的热潮在一定时期之内都不会减退,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汉语热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我国的汉语推广机构应通过多种途径,切实了解世界各国的汉语需求,根据汉语国际推广需求,抢抓发展机遇,多区域布局。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将汉语的价值全方位呈现出来,使学习者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汉语的价值,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感受到学习汉语是“保值”的。从全球视野来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方兴未艾,但如何保持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吴应辉.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的国际化历程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1).
[2] 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孔子学院总部“习近平主席在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上的重要讲话”录音整理稿[EB/OL].[2015-10-23]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5-10/23/content_619837.htm.
[4] 新华网大连8月28日电《全球汉语学习者超亿人 汉语热持续升温》[EB/OL].[2014-08-28].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8/28/c_1112271530.htm.
[5] 张西平,柳若梅.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 刘洪东.当代法国语言推广政策及启示[J]. 东岳论丛,2014(2):87-91.
[7] 吴坚.全球化下国家语言推广战略——政策、模式与中国的借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5-17.
[8] 英国文化委员会官方网站[EB/OL]. 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
[9] 崔砚 美国英语国际推广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12-16.
[10] 常宝儒,凌庆芳.各国推广本族语情况汇编[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59-60.
[11] 俞敏洪.建议国家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EB/OL].[2010-03-02].http://edu.sina.com.cn/l/2010-03-02/1906185637.shtml.
[责任编辑:冯雅]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Language International Popularization Policy
DONG Xue-feng1,2PENG Shuang2
(1.School of Litera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
2.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xchange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Jilin,130022)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meet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which we can see,in recent years,“Chinese Hot/Craze” has been continuously heating up with the boos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improving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attaches to the language popularization. It is crucially necessary for us to construct the strategy and policy concern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with an open mind by summarizing the good experience at the populariz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From the view of popularization history in every country,the national power is the significant base of the language populariz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strategies encompass certain politics and economics state of the target countries,particularly their impetus factors of the existed cultural advantages. The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international popularization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s fading the politics and ideology while tak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its kernel;encouraging nongovernmental capital to inflow into the field of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popularization;getting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demand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broad;popularizing “valuable Chinese”;maintaining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guage international popularization;educational policy;comparative study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01(2015)04-0084-05
[中图分类号]G125
[作者简介]董学峰(1982-),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彭爽(197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全球化视野中的汉语国际传播”(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457号)。
[收稿日期]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