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尚星
CIK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白尚星
近年来, 细胞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一种重要手段,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免疫活性细胞, 在乙型肝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CIK的生物学特性、制备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乙型病毒性肝炎
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地方性流行区, 每年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等乙型肝炎相关疾病者达30余万例。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乙型肝炎的治疗缺少有效手段。最有效的是应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药物抗病毒治疗, 但其治疗反应率不高, 效果并不理想。细胞免疫治疗由于其安全、不良反应少、抗病毒活性高、增强机体免疫等特点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又一手段[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s, CIK)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产生的一群异质细胞, 兼有T 细胞强大的抗病毒活性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性免疫杀瘤和抗病毒特点[2]。CIK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在细胞治疗中前景越来越广阔。本文就近年来在CIK治疗乙型肝炎方面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CIK细胞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CD3单抗和白细胞介素-2(IL-2)等刺激后生成的一群异质细胞。Kim等[3]研究显示, 外周血CIK细胞含量很少, 细胞因子IL-2可促进其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CIK高表达CD3CD8和CD3CD56, 提示其具有T细胞的功能又具有NK细胞的功能。杀伤活性试验显示[4], CIK能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等起到杀伤作用。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报道CIK应用于肿瘤治疗[5,6]。
CIK细胞来源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常规培养方法是应用IFN-γ、CD3单抗和IL-2刺激使其大量增殖, IFN-γ能增加CIK的细胞毒活性, CD3单抗和IL-2能使T细胞活化并增殖。乔林邦等[7]在常规培养中加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抑制细胞, 增加T细胞生成。刘军权等[8]在常规培养中加入CD28mAb、IL-15和IL-21, 结果显示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增加mAb、IL-15和IL-21, 细胞增殖能力增加, 细胞分泌IFN-Y量显著增高, 经不同刺激因子活化的CIK细胞对A549、MFC-7和HMEl细胞杀伤活性有明显增强。徐本玲等[9]在常规培养中加入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 Nectin, RN)结果显示用RN诱导的CIK细胞增殖速度快, 杀伤肿瘤细胞活性高, 细胞因子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量增多, 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可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IK细胞。
目前细胞免疫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取得一定的疗效。韩际奥等[10]对9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组, 自体静脉回输DC/CIK, 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病毒载量显著下降, 治疗后1个月后, 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高,提示细胞治疗对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苏海滨等[11]研究显示, 应用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访52周后HBV-DNA显著下降。陈作严等[12]将5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 接受CIK 细胞治疗一个疗程, 回输细胞数为(1.0~3.2)×1010,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30例治疗组患者经CIK治疗后,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倍数均明显增加。在近期的疗效观察中,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明显下降, 完全应答率>50%。陈宛丽等[13]应用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IK组12例和对照干扰素组21例, 疗程结束6个月后, 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HBeAb阳转率均高于干扰素治疗组患者。陈剑等[14]收集72例肝郁脾虚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42例为CIK细胞治疗组, 30例为口服恩替卡韦(ETV)对照组, 研究表明CIK细胞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24周内是安全有效的,其抑制HBV-DNA作用较服恩替卡韦差, 但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与恩替卡韦相当, 且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韩际奥等[15]HBsAg致敏的DC-CIK具有较好抗病毒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24周后患者病毒学应答总有效率可达63.6%, 其中4例HBV-DNA转阴, 转阴率12.1%。同时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浓度及ALT水平亦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 CIK治疗乙型肝炎能够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能力, 是治疗乙型肝炎感染的又一重要手段。
虽然目前有关CIK细胞应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但在很多问题上仍然还存在颇多争议,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CIK培养用何种培养基、细胞移植数量、移植途径、移植时机、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症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 急需建立CIK的细胞治疗标准化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CIK细胞治疗标准化方案的建立、CIK在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1] Michel ML, Deng Q, Mancini-Bourgine M.Therapeutic vaccines and immune-based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chronic hepatitis B: perspectives and cha11enges.Hepatol, 2011, 54(6):1286-1296.
[2] Schmidt-Wolf IG, Negrin RS, Kiem HP, et al.Use of a SCID mouse/ human lymphoma model to evaluate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with potent antitumor cell activity.Exp Med, 1991, 174(1):139-149.
[3] Kim HM, Lim J, Park SK, 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ils against human lung cancer.Int Immunopharmacol, 2007, 7(13):1802.
[4] 李新灵, 王志爽, 邵晓枫, 等.CIK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天津医药, 2013, 41(8):759-761.
[5] 杨莉莉, 曹水, 李慧, 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国肿瘤临床, 2009, 36(17):969-979.
[6] 赵和泰, 李丁, 李江涛, 等.DC-CIK 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肿瘤药学, 2012, 2(1):54-56.
[7] 乔林邦, 张永喜, 白雪, 等.不同细胞制备方法对CIK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江苏医药, 2013, 39(7):783-784.
[8] 刘军权, 朱云, 陈复兴, 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CIK细胞功能影响.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4):1021-1026.
[9] 徐本玲, 袁龙, 高全立, 等.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对无血清培养的CIK细胞增殖及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3(1):24-28.
[10] 韩际奥, 杨丽, 王志凌, 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CIK体外经HBsAg活化后自体回输的疗效和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3, 7(3):55-58.
[11] 苏海滨, 李捍卫, 赵洪兰, 等.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HBV感染肝硬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21(1):64-66.
[12] 陈作严, 黄俭.自身CIK细胞治疗乙肝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3):25-26.
[13]陈宛丽, 杨莹, 张威, 等.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4):45-46.
[14] 陈剑, 王少扬, 王贤, 等.自体CIK细胞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 24(1):31-32.
[15] 韩际奥, 马应杰, 王志凌, 等.DC-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肝脏, 2013, 18(10):677-67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90
2015-02-26]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