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

2015-02-01 19:03崔逐云武天奎卫佳佳高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急性期病灶脑梗死

崔逐云 武天奎 卫佳佳 田 艳 高飞 李 宁

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

崔逐云 武天奎 卫佳佳 田 艳 高飞 李 宁

目的 分析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发病6 h内疑似脑梗死患者, 于CT检查下排除急性脑出血后, 给予患者常规的DWI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 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DWI诊断检查8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显示高信号, 弥散系数图像为低信号, 检出率100.0%。32例继发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常规序列诊断仅可见有陈旧性梗死病灶, 而采用DWI则可清晰发现新梗死病灶, DWI全方向能更清晰诊断梗死病灶。结论 DWI技术用于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 应用价值显著。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

脑梗死是因脑血液供应异常而导致的脑部病变, 临床将发病6 h内脑梗死称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在该时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均未达到高峰, 血脑屏障仍未遭到破坏[1]。因此, 早期及时确诊脑梗死疾病, 可有效减少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疗效显著。常规的CT以及MRI诊断方法并不能明确确定缺血性损伤情况, 而采用DWI技术则可于早期明确疾病的发展情况。本次研究中, 评价超急性期脑梗死中采用DWI技术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84例临床以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脑梗死患者, 男48例, 女36例,年龄42~96岁, 平均年龄(69.0±7.1)岁,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觉障碍、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突发剧烈头痛等。在初次发病0.5~6 h内疑似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 其他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扫描以及DWI扫描技术检查。

1.2 影像学设备与测定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 CT扫描, 电压设定125 kV, 电流300 mAs, 层厚6 mm, 层距6 mm。观察兴趣区病灶显示为层距2 mm, 层厚2 mm, 扫描角度36°。采用GE HDe 1.5 T MRI进行常规扫描。扫描方位分别:轴位、冠位、矢位;序列分别为T1WI、T2WI、FLAIR、DWI。一般将层次、间距、层厚、视野、矩阵保持与常规扫描横轴位一致。常规横断位扫描, 间距、层厚分别为1 mm、6 mm。DWI是采用EPI(快速因子)技术, TR为3082 ms, TE为63 ms, 矩阵为256×256, 重复3次, 启用2个X、Y、Z轴三向综合弥散梯度场, 进行为期56 s扫描, 主机自动进行各向同性重建ADC图, T2WI按照TSE序列:TE为110 ms, TR为4070 ms, 矩阵为512×512, 重复6次, 扫描时长为130 s。

2 结果

2.1 DWI检查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4例经检查, 显示高信号, 表现弥散系数图像则为低信号, 检出率100.0%。检查发现脑梗死中存在脑白质时, 可见弥散单方向以及全方向显示为相反, 梗死病灶清晰可见。脑梗死中出现脑灰质,弥散单方向与全方向则显示为一致。

2.2 梗死病灶分布 84例患者中首次发病52例, 继发32例。单发病灶56例56个, 多发病灶28例53个, 病灶共109个。梗死病灶发生部位:基底节区43个, 颞叶20个, 额叶12个,顶叶11个, 小脑6个, 脑干9个, 丘脑8个, 发病部位作对为基底节区。

2.3 既往脑梗死患者MRI、DWI检查结果 既往脑梗死31例中, 经CT、MRI、T1WI、T2WI检查, 右顶叶病灶有影像信号,仅显示陈旧性梗死病灶, 经DWI检查发现心梗死病灶, 可见右顶叶超急性期脑梗死显示为高信号。

3 讨论

3.1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①多数静态下急性发病,动态发病最为常见的是新源性脑梗死, 部分患者前期有短暂性缺血发作;②临床表现与梗死病灶大小、部位有相关性,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体征、症状, 部分合并头痛、昏迷、呕吐等全身症状。③病情恶化发展快, 多在几小时内或几天可恶化到严重程度, 部分症状仍继续恶化发展[2,3]。

3.2 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DWI效果 研究表明, 脑缺血症状可在短期内经DWI检查显示为高信号, 病理变化为脑缺血严重到膜衰竭阈值后, 细胞中水、钙以及钠离子流入到细胞中, 导致患者出现细胞毒性水肿, 相应缺血区含水情况也会发生变化。MRI检查则无阳性显示, 采用DWI检查可明确水分子扩散异常情况。脑细胞因发生水肿后, 在细胞内水分子有明显的增加, 导致外间隙缩减, 细胞外分子数量减少, 整个超急性期脑梗死区水分子扩散运动减慢, DWI为高信号。研究表明, 采用DWI诊断一些较小病灶或一些其他病灶时, 诊断准确率优于常规的MRI方法, 其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明显高于常规的MRI方法。且采用DWI技术可清晰区分新旧梗死病灶, 条诊断脱髓鞘类病变, 减少疾病的漏诊以及误诊[4,5]。

综上所述, 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疾病时, DWI的诊断技术明显优于常规的MRI扫描序列, 其弥散方向是主要因素,且该方法为当前临床位移的可明确检出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方法, 也为临床位移可早期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疾病的方法。若临床疑似患者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可首先采用DWI技术扫描诊断。

[1] 潘百好.DWI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20):2770-2771.

[2] 蒋伟, 陈德.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3):383-384.

[3] 孟凯龙, 刘彭华, 孔静, 等.重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重庆医学, 2011, 40(15):1557-1558.

[4] 张苗, 卢洁, 李坤成, 等.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4):529-531.

[5] 肖安兵.多层螺旋CT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 11(8):30-3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040

2014-11-03]

459003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猜你喜欢
急性期病灶脑梗死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