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2-01 19:03:42麦宗梨李长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优良率

黄 健 麦宗梨 李长虎

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 健 麦宗梨 李长虎

目的 探讨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 观察组采用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其骨折均全部愈合, 观察组的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集内、外两种固定手术的优点, 临床疗效良好, 无并发症, 值得推广应用。

内外固定手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交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各种交通意外及工伤导致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且以不稳定骨盆骨折占大多数, 若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 很可能会危及生命,以往临床上多数采用内固定治疗, 但临床效果不明显。对本院收治的1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 效果满意, 无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20例,女16例, 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40.5±6.5)岁, 36例患者中车祸伤18例, 压伤10例, 坠落伤5例, 其他原因3例。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 对照组18例, 观察组采用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对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气管全身麻醉, 根据患者不同的入位情况采用侧卧位或者仰卧位。采用前方骨盆内固定治疗的部分C型和B型患者, 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者从患者骼腹股沟为入路, 复位后应用钛合金材料的钢板进行螺钉的内固定。对于骶骼关节周围骨折或者脱位的患者采用后方盆骨内固定, 先在X线下行复位后, 再使用骶骼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第一针选在髂前后上棘联线前2/3处进针, 第二针选择在相同位置的1.5 cm处进针, 针点均位于骶髂关节的耳状面内, 在髂骨外板钻人导针, 颅侧倾斜8°, 腹侧倾斜30°选为定点, 第一针导针在第1骶椎上, 深度6~7 cm, 第二针在骶1~2孔之间, 深度5 cm, 后拧入螺钉。②观察组采用内外固定手术联合治疗:在对照组内固定的基础上, 在X线下, 在髂前后的上棘联线前大约1.5 cm处进针, 在髂脊的正中位置做一个皮肤小切口, 钻开骨质皮, 在于矢面约为15~20°处, 在导针导向下将螺钉拧入内, 深度4~6 cm, 再在骶脊的位置穿入2~3颗固定钉于两边, 同时将外固定器安装好, 在位置调整好后将外支架拧紧。为防止感染, 患者可在术后使用抗生素。患者卧床休息1~2个月,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在12周左右将外固定支架取走, 逐步开始加强锻炼。

1.3 疗效评定标准 优为治疗后骨折愈合较好, 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身体活动正常;良为骨折愈合较好, 有轻微的不适症状, 身体活动虽未达到完全正常, 但几乎接近正常;可为治疗后存在不适症状, 身体活动受到限制;差为治疗后各项身体状况均未达标。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回访, 两组患者36例骨折均全部愈合, 观察组18例患者中优14例(77.78%), 良3例(16.67%), 可1例(5.56%),差0例, 优良患者总17例, 优良率为94.44%,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8例患者中优11例(61.11%), 良4例(22.22%),可2例(11.11%), 差1例(5.56%), 优良患者共15例, 优良率为83.33%, 随访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1例为深静脉血栓, 1例为周围组织损伤,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交通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伤以及工伤导致骨盆骨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 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骨折之一, 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 而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又是骨盆骨折中最为严重的一类, 据调查显示, 因救治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0%, 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病症的重视程度极高[1], 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也较多, 传统的治疗多为石膏固定、骨盆悬吊等比较保守的方法, 但临床效果不好, 有高达50%的致残率, 后临床上采用内固定治疗, 虽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但稳定性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手术治疗此病症, 效果明显, 故本次研究对其效果进行全面探讨, 上文分析得出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采用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的优良率,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原因是内固定治疗的抗应力比联合治疗差, 不易坚强固定, 因而手术后的前段时间患者不能负重, 内固定虽操作简单、创伤小, 但不适合此病症,极易引发并发症, 而外固定的稳定比较困难且复位效果不好,内外固定联合治疗有效弥补了内固定和外固定自身的不足,集两种治疗的优点, 达到了双重固定的效果, 所以体现出来的临床疗效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除了前期的治疗外, 术后的功能锻炼也是非常重要, 它可改善患者体内血液循环, 促进骨折愈合, 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在锻炼时要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 循序渐进, 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适应, 不可操之过急。

[1] 叶小林.复合固定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意义.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1):33-3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037

2014-11-05]

529500 阳江市人民医院外四科(黄健 李长虎),阳江市人民医院(麦宗梨)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骨盆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饮食保健(2019年24期)2019-12-24 08:44:40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线性不稳定性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