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
张一帆 王艳茹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 对59例阴道不规则出血和经期延长、同时彩超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的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术后辅以黄体酮胶囊口服预防复发。观察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59例患者中无手术并发症发生.3例临床症状无缓解.1例复发, 治疗有效率94.92%, 复发率1.69%。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术后口服黄体酮胶囊疗效显著,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黄体酮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生育期妇女发病率高, 且复发率高[1], 多表现为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阴道不规则出血、不孕等。本院对59例有不同临床表现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 术后辅以黄体酮胶囊治疗, 效果满意, 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宫腔镜电切术, 术后经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9例, 年龄28~46岁, 平均年龄38.5岁, 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21例,经量多、经期延长35例, 合并不孕症3例, 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宫腔内异常回声, 均具备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指标, 且无手术禁忌, 术后3个月及1年时分别复查宫腔镜。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完成血常规、血四项、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无手术禁忌证:①体温≥37.5℃;②活动性子宫出血;③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④严重心、肺、肝、肾疾病;⑤子宫内膜癌[2]。手术前3 d冲洗阴道, 手术前一晚宫颈管内放置一次性海藻棒以扩张宫颈。
1.3 手术器械 患者采用静脉基础麻醉或腰椎椎管内麻醉,取截石位, 充盈膀胱, 以便所有宫腔镜电切术操作均在B超监测下进行, 器械采用日本泵动式可旋转持续灌流式宫腔镜和自动液体膨宫装置, 膨宫液为0.9%氯化钠液, 膨宫压力为110 mm Hg(1 mm Hg=0.133 kPa), 灌流速度为240~300 ml/min。电切功率80~70 W, 电流功率50~70 W。B超仪为日本TOSHIBA SSA-220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3.5 MHz, 手术后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开始口服黄体酮胶囊3个周期.2次/d.100 mg/次, 连服14 d, 下次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下一疗程。
1.4 手术方法 在宫腔镜直视下观察宫腔全貌, 准确定位息肉的位置、大小、数目及范围, 依次用环状电极钳电切,有生育要求者不切除周围内膜, 电切后用滚球电极电凝止血,术后常规给予所有患者广谱抗生素药物, 使用3 d。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学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在术后3个月内及1年来本院门诊复查, 了解阴道异常出血及月经情况, 并行一次宫腔镜检查。
2.1 手术情.5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2±5.8)min, 平均出血量(15.3±3.6)ml, 住院天数3.4 d, 术中无一例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出血、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2.2 疗效及随访 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及1年来本院门诊复查, 了解阴道异常出血及月经情况, 并行一次宫腔镜检查。21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仅1例在月经期间有点状出血;35例月经增多, 经期延长患者中.33例患者经量较之前少1/3~1/2, 经期平均缩短2~5 d.3例不孕症患者, 其中1例子宫内膜息肉位于左侧输卵管开口处, 影响精卵结合及受精卵的运送, 另外2例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可能干扰了受精卵的着床, 术后经辅助生殖后2例成功受孕。所有患者中.1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于术后1年行宫腔镜检查时发现子宫内膜局灶性增生, 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内膜息肉,复发率1.69%, 总有效率94.92%(56/59)。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率不断增高, 传统的诊断方法如B超、诊断性刮宫术等均有其局限性:B超虽简单无创, 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性刮宫术容易漏诊, 尤其是位于宫底部及两侧宫角处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及电切术的普及, 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等, 且对局部有放大作用, 容易发现微小病变, 提高诊断率, 同时可在宫腔镜下进行治疗,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子宫内膜息肉来源于未成熟的子宫内膜, 尤其是子宫基底层的内膜, 宫腔镜电切术保护了子宫内膜, 避免了对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损伤。本院59例宫腔镜电切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随访时, 再次行宫腔镜检查, 无一例宫腔粘连发生。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可能与炎症、内分泌失调导致的雌激素水平过高而无过多的孕激素对抗有关。黄体酮胶囊是天然的微化口服制剂, 副作用小, 患者依从性强。在子宫内膜增殖期晚期口服黄体酮胶囊, 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 降低体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 发挥内膜萎缩作用, 恢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环境[3,4], 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生长, 使过度增生的子宫内膜退化之至正常水平,有效减少月经量, 规律月经周期;并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和间质膜蜕化, 使子宫内膜变薄, 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复发。
综上所述,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1] 张海燕, 夏恩兰.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恶变及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9):1109-1113.
[2]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126.
[3] 包金鼎, 周丽萍, 萧丽红, 等. 超声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6):514-515.
[4] 钱旭芳, 杨孝军, 陈云琴, 等. 妈富隆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中国内镜杂志.2009.15(5):526-52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42
2015-01-19]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一科(张一帆);河南省舞钢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