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预见性护理

2015-02-01 13:15:27李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瘘口预见性肠管

李彬

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预见性护理

李彬

目的 评价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其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128例患者术后进行预见性的护理, 系统性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正常治愈出院, 住院时间8~14 d、平均住院时间(10.2±2.6)d。术后128例患者均得到6个月随访, 无一例患者发生造瘘口出血、造瘘口肠管坏死、造瘘口周围皮炎以及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 患者均可以经造瘘口正常规律性的排便。结论 对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方法, 能够有效的舒缓患者的心理, 大大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造瘘口;预见性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传统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仍然是目前能够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的经典手术方式, 尤其对低位直肠癌更为有效[1]。但是该种手术方式人为的改变患者的正常的排便方式, 需要长期的使用人工肛门袋, 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均造成较为严重的负担, 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中, 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128例患者为对象。患者的诊断均经术前纤维肠镜检查及病理明确诊断。其中男73例,女55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60.2±10.8)岁。病理诊断:腺癌48例、透明细胞癌14例、类癌43例,直肠、印戒细胞癌23例。患者均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方式, 结肠造瘘口均位于左髂前上棘和脐的连线中点。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患者通常由于对恶性肿瘤手术以及术后采用结肠造瘘口的人工肛门进行排便产生恐惧、烦躁和焦虑不安的心理, 不愿意配合手术治疗, 甚至放弃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和手术治疗的目的, 树立患者继续生存的信念, 采取积极主动地方式配合手术治疗。通过指导患者之间的交流, 消除或者减轻患者对结肠造瘘口的担心和疑虑, 指导患者了解结肠造瘘口日常的护理方法, 正确的选择造口袋和造口袋的日常更换方法, 训练患者进行人工造口的正确排便方法, 逐渐养成定时进行排便的习惯。

1.2.2 饮食护理 患者通常在术后2~3 d进行结肠造瘘口的开瘘, 待患者经结肠造瘘口排便恢复胃肠功能后即可指导患者流质饮食, 1周后可指导患者半流质饮食, 2周指导患者普通饮食。护理人员应当定期观察患者造瘘口的排便情况,指导患者少食多餐, 应当以低渣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宜, 同时使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指导患者多饮水, 有助于术后患者早期的排便。尽量避免食用易产气和辛辣刺激的食物[3]。

1.2.3 并发症的护理

1.2.3.1 造瘘口出血 造瘘口周围皮肤受到较大摩擦和出现局部黏膜的感染是造成造瘘口出血的重要原因[4]。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首先指导患者早期应当以低渣饮食为主, 多饮水,避免排便干燥造成黏膜的摩擦;其次应当保持造瘘口周围的清洁, 排便后及时的更换造口袋, 应当对局部出现感染的部位及时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较小的出血创面通过局部压迫可达到止血的目的。

1.2.3.2 造瘘口周围皮炎 造瘘口周围皮炎是结肠造口术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5]。通常表现为皮肤的红肿和疼痛, 严重者可出现局部的破溃糜烂。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造瘘口的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造口袋, 及时的清理造口袋。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可预防性的在造瘘口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受到便液的刺激。对局部出现的红肿可应用红霉素软膏、氧硼软膏等药物消炎治疗。

1.2.3.3 造瘘口狭窄 引起造瘘口狭窄的常见原因是造瘘口处感染及瘢痕形成挛缩以及造瘘口的腹壁切口过小[6]。护理人员应当在早期开瘘后扩张造瘘口, 将食指用石蜡油涂抹后缓慢轻柔的向造口插入2~3指关节, 待留置3~5 min拔出, 1次/d, 7 d后为隔日1次。

1.2.3.4 造瘘口肠管坏死 最常见的原因是造瘘口肠管黏膜出现严重水肿造成的, 是造瘘口的最严重并发症[7]。临床表现依次出现肠管黏膜水肿、肠管血运障碍、肠管发绀变黑的渐进过程。因此护理人员的日常巡视非常重要, 及时发现肠管黏膜的水肿, 并及时应用25%硫酸镁溶液或者10%高渗盐水进行局部的湿敷, 能够显著地改善水肿, 避免肠管的坏死。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正常治愈出院, 住院时间8~14 d, 平均住院时间(10.2±2.6)d。术后128例患者均得到6个月随访, 无一例患者发生造瘘口出血、造瘘口肠管坏死、造瘘口周围皮炎以及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 患者均可以经造瘘口正常规律性的排便。

3 讨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永久性的造口仍然是目前患者难以接受的问题。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压力。

总之, 对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方法, 能够有效的舒缓患者的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 王小琴,朱玲,周菲.结肠造瘘口术后护理体会(附50例报道).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6):457.

[2] 韦棠莉.36例结肠造瘘口的护理.全科护理, 2013, 11(3):636.

[3] 毛学惠,董学英,卢云,等.早期护理对人工造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23):21-22.

[4] 李国栋,李树霞.永久性结肠造瘘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1):72-73.

[5] 陆雪萍.高龄直肠癌患者肠造口的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11):56-57.

[6] 朴松山.瘘口扩张训练对减少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4884-4885.

[7] 王丽娟.直肠癌造瘘口50例的术后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5):1205-12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134

2014-09-15]

110003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瘘口预见性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DSA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学实践(2018年2期)2018-03-08 11:01:24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