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辉 谢灵
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造影诊断肛瘘的应用价值
范小辉 谢灵
肛门直肠瘘管简称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 在国内其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约占1.67%~3.60%[1]。肛瘘多不能自愈, 故反复发作。术前明确肛瘘原发、继发瘘管的解剖和内口的位置, 有助于术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括约肌,同时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复发。作者将经直肠腔内超声与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 发现二者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肛瘘诊断的可视性和准确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3年5~8月收入院的89例肛瘘患者行术前经直肠腔内超声及过氧化氢超声造影检查, 其中男53例, 女36例, 平均年龄36岁。其中5例有肛门周围脓肿手术史.2例有肛瘘手术史。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查后行手术治疗。
1.2 仪器与参数 仪器采用HITACHI的EUB-6500超声仪,经直肠腔内探头。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对患者讲解检查的目的与操作流程,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有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与图像采集质量的提高。患者于检查前1 h常规行清洁灌肠, 检查时取左侧卧位, 探头外套一次性乳胶避孕囊。探头轻柔进入肛管直肠内, 评价肠道清洁度, 如因直肠内粪便、气体等影响检查则需重新进行肠道准备。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需以外括约肌、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等作为位置参照物, 由内而外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形有无分支, 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有无内口及内口数目等参数。存储超声声像图。然再经瘘管外口注入1.0~2.0 m.3%过氧化氢行直肠腔内超声瘘道造影检查。从而进一步明确瘘管的贯通性及其与内口的关系。按照肛肠外科常用手术体位截石位钟面描述法, 在超声检查轴面图像上, 将肛管前正中位为12时, 后正中位为6时, 肛管左右正中位为3、9时[1]。
1.4 超声声像图表现 瘘道的确认:瘘道壁可为低回声或高回声;瘘管腔一般为低回声, 少部分患者瘘管内可见强回声气体样反射, 部分患者瘘道呈形态多变的低回声, 液化明显时可见无回声液化区或内可见点状强回声, 这时提示瘘道感染。内口的确认:内口声像图表现为局部黏膜小缺损或根样出芽型表现;经外口注入过氧化氢后可见瘘道回声明显增强。
1. 5 肛瘘分型 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肛瘘临床诊治指南》中对肛瘘的分型: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2]。
本组89例肛瘘患者所有的超声检查操作均在手术前进行, 检查后全部病例都顺利实施了手术治疗。经过氧化氢增强联合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与单纯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瘘管分类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89.89%(80/89) 和80.90%(72/89)。对内口位置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7.75%(87/89) 和 94.38%( 84/89)。超声联合造影诊断为单纯性瘘55例, 复杂性瘘25例,其中低位瘘管 68例, 高位瘘管12例, 合并肛瘘感染或炎性浸润13 例。单纯经直肠腔内超声检出单纯性瘘管50例, 复杂性瘘22 例, 合并肛瘘感染或炎性浸润13例。超声联合造影检出2例盲管, 并在手术中得到印证, 而未经造影前只检出1例。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造影检查可提高肛瘘诊断及内口判断的可视性及准确率。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皮肤或臀部皮肤与肛门直肠相通的一种脓性管道, 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 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25%[3]。肛瘘多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溃破或切开后所遗留的慢性感染性管道, 一般只有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 也有多发性的, 称为复杂性肛瘘。肛瘘多不能自行愈合, 因为内口持续开放, 不断有粪便及细菌侵入, 造成感染, 使管壁纤维化。加上管壁弯曲狭窄, 引流不畅, 有些患者即使外口皮肤愈合也只是暂时性的, 故肛瘘是手术复发率较高的疾病。目前肛瘘的临床诊断要有明确的病史即肛周脓肿破溃或手术史;久治不愈的外口, 挤压有分泌物;皮下触到条索样瘘管;探针检查;X线碘油造影, 然后拍正、侧位片以确认瘘管的方向、分支以及是否通畅。目前肛肠外科治疗肛瘘的两大难题:一是术中括约肌损伤导致的大便失禁;二是术后复发。因此,术前确定肛瘘内口、准确判断瘘道走形成为了有效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关键[4]。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 无痛苦, 无辐射、准确率高、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肛瘘的诊断。经大量临床应用证实, 肛瘘术前行直肠腔内超声可获取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手术方案制定依据。
尽管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造影存在某些局限性, 但仍是一个快速、简单且患者易于接受的诊断手段。它可以更全面地提瘘管、内口及肛管括约肌三者之间的情况,这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当经直肠腔内超声不能足够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肛瘘邻近可能累及的盆腔和会阴部位时, 也可以从外口注入过氧化氢, 这样可以增加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瘘管部位注入过氧化氢可以显著增强瘘管的回声效果, 使之由低回声变成强回声, 这种增强效果在某些无法确定瘘管走形或数目的情况下, 非常有帮助。本研究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联合过氧化氢造影, 取得了较高的内口定位、瘘道走形判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 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造影对肛瘘的诊断具有图像清晰、方便、经济等优点, 对于肛瘘的诊断能提供有力的依据,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作为肛瘘术前必要的常规检查。
[1] 喻德洪. 现代肛肠外科学 .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214.
[2] Spencer JA, Ward J, Beckiniham IJ, et 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 of perianal fistulas. Am J Roentgeno.1996.167(9):735-741.
[3] 陈少明, 田振国, 于庆环, 等.肛肠病诊疗新技术图解.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5.
[4] 刘明欣, 刘希家.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经验探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57.
2014-11-0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072
110002 沈阳市肛肠医院电诊科(范小辉);沈阳市浑南区医院电诊科(谢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