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林
分水岭脑梗塞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姚文林
【摘要】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塞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8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狭窄动脉直径均恢复到80%以上,随访6个月,发生2例支架外再狭窄(占7.14%),其余26例均未发生再狭窄(占92.86%)。结论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颈动脉狭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塞;介入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441001湖北省襄阳市大庆东路78号襄州区人民医院
分水岭脑梗塞是相邻血管供血区的交界处产生局部缺血而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造成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且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病理复杂[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介入治疗在本病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分水岭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共2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9~50岁,平均年龄(54.7±2.3)岁。其中单次首发分水岭脑梗塞的患者有11例,2次及以上脑梗塞的患者有17例。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8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6例,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有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认知障碍、反复头昏、偏瘫等,均存在严重的脑动脉狭窄。
1.2 治疗
针对本次研究中的28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实施的介入治疗手术类型主要有(1)基底动脉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2)椎动脉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3)球囊扩张术(4)动脑单侧动脉支架植入手术(5)颈动脉单侧支架植入手术(6)双侧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
本次研究中的28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介入治疗后,狭窄动脉直径恢复到80%以上的患者为100.0%,随访6个月,未出现再次梗塞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92.86%,而发生支架处再狭窄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14%。
分水岭脑梗塞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脑梗塞类型,主要是指颈内动脉的颅内段与颅外段或者是大脑的中动脉的起始端产生了高度的狭窄,或者是因为休克、心衰等引发低血压而造成的脑灌流量减少,造成大脑中的两个主动脉的分布区交界处出现了缺陷性损害。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率占所有脑梗塞发病率的10%,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5%~10%[2]。从本组患者临床表现来看,轻度障碍、轻度偏瘫为分水岭脑梗塞的主要临床症状,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其产生的临床症状更多,也更严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认知障碍、失语等临床症状。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急,从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因素上进行分析,其主要与大脑内血管的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有关[3]。此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都是分水岭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一旦分水岭脑梗塞确诊之后,需要积极的对患者的血压、血容量等进行控制,将分水岭区的供血情况改善,该病症只要及时治疗,治疗效果将非常明显,而且预后效果也会非常好。
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可以在安静状态或者是睡眠状态下发病,其可能与这两种状态下的血压较低有关系。针对分水岭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有药物治疗,也有介入治疗。临床研究发现,对分水岭脑梗塞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可以将局部药物浓度提高,促进患者血管血流的恢复,以及相应临床症状的消失[4-5]。此外介入治疗还可以加强患者侧支循环,促进患者大脑血管中循环血量的增加,改善大脑动脉血管梗塞,缓解大脑缺氧状态,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本次研究中介入治疗手术后[6],狭窄动脉直径恢复到80%以上的患者为100.0%,随访6个月,发生支架外再狭窄2例(7.14%),其余26例均未发生再狭窄(92.86%)。本次研究中分水岭脑梗塞的介入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精神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痛苦也得到的减轻,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综合分析得出,分水岭脑梗塞的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在保证患者生命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珺,衣学伟,秦素霞.分水岭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0):1269-1270.
[2 ]唐铁钰,刘一辉,蔡玉建,等.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829-831.
[3]袁春云,刘飞,夏志伟,等.2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病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5):353-355.
[4]侯传伟,郑黎明,赵雷.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108-109.
[5]杨勇,于临源.分水岭脑梗死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144-145.
[6]李闯,赵均峰,孙正伟,等.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结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30-31.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YAO Wenlin Daqing East Road No.78 Xiang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Xiangyang 441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28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rom 2011 January to 2014 September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stenosis arteries 28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estored to more than 80%, follow-up of 6 months, 2 cases of stent restenosis occurred outside (7.14%), the other 26 cases had no restenosis (92.86%).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effectively,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0.04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0-0050-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