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萍
多媒体情境教学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运用
刘益萍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入门课程,具有系统性、抽象性、实践性等特点。该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能够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中职;“基础会计”;多媒体情境教学
“基础会计”是财经商贸专业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对于初学者,特别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课程理论抽象、概念繁琐、核算复杂,与学生之前建立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任何关联,所以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学情绪。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因此,习惯于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点,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无法适应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笔者认为,创新“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会计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真实对接,至关重要。而以多媒体为载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置身于具体问题和社会实践的情境,深入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的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应用型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会把这门课当成纯粹的理论课讲授,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解、看板书、记笔记,师生主体地位错位,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加上中职的学生大多没有工作实践经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缺乏了解,很难形成系统的感性认知。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1]所以让学生45分钟都面对单一的黑板,很容易就会产生视觉疲劳,稍不留意,就会不知所云,造成听和讲的不同步。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仿真生动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多重感官的刺激,能为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2]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也可以发现,教材中生动系统的操作实例有限,并且选取的例题与习题都是用文字的形式来描述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经济业务都是用原始凭证来体现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如果照本宣科,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仿真的情境,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精心加工引入课堂,同时多媒体的网络功能还能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为课堂提供无限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在课堂里体验生活,进而掌握会计核算规律和专业技能。
(三)熟悉会计实务,提升实战能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好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3]“基础会计”的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但由于学生的实际经验有限,对企业会计内容记忆、理解和应用难度较大,所以需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的会计实材的处理来加强对会计核算环节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都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基础资料及各种会计核算程序进行模拟演练,亲自体验会计工作。例如,在讲解会计凭证的填制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更加直观的将各种细节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既能理解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踏上会计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
认识来源于实践,所以“基础会计”课程要以实践为中心展开教学设计。为了让学生能适应课堂中创设的工作情境,最好能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比如,在讲解原始凭证这一内容之前,就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的财务室,让学生亲自观察企业中经济业务的表现形式,并对“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初始环节”由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最后回归课堂,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案例,把教室变成财务室,播放各种票据图片,让学生寻找出符合原始凭证概念的票据,判断其类型,并根据原始凭证描述经济业务的内容。这样通过实物让学生加深印象,真正理解何为“原始凭证”。
(二)角色体验
基于创设的会计工作情境,为学生设定不同的岗位角色,缩小理论与实际、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例如,在讲解库存现金的清查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情境案例,分成不同的小组,制定库存现金清查的工作方案,并设定出纳、会计主管、清查小组成员、总经理等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并演示库存现金的清查工作流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变被动与主动,不仅掌握了教材内容,也锻炼了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和岗位适应能力,更缩短学生毕业后踏上会计工作的适应时间。
(三)成果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学生的课堂实战成果,鼓励学生在亲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4]教师应对学生角色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评价在情境模拟过程中,岗位实践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要指出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的错误,对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新性方法和操作技能给予及时鼓励,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学生感到会计所要反映的现实问题就在自己身边,而不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消除学生对会计课“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畏难情绪,并让学生的内心不断增长正能量,推动学生更加努力更加自信地学习专业知识。
(四)拓展提升
会计教学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的体现理实一体化模式,可以拓展课堂模拟的情境,并利用多媒体把会计知识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分析,并利用上市公司丰富的会计信息资料、国内外大量的会计案例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
(一)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
并不是所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都适宜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时使用不当,就成了哗众取宠,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分析学情,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为原则,利用多媒体设计与所学知识密切关联或是普遍关注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巧妙安排动画、图像、声音等资料,既贴近实际,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基础会计”的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既有模拟情境的真实再现,又有学生的思考练习和教师的精彩讲授。
(二)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适当拓宽“基础会计”教学内容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会计技能为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适当地拓宽“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更新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做准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设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查询先进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三)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模拟企业会计经济业务的演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这种情境是教师人为设置的,不能替代实际会计主体的核算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演练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入身边的企业,切身体验真实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流程,为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四)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与综合素质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生动、灵活、直观等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交流、讨论、理解等优势。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把握教学信息输出的节奏,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巩固学生基础会计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与综合素质,切忌把多媒体变成“独一媒体”。
[1]周美容.浅谈基础会计情境教学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32-33.
[2]卢燕.情境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83-85.
[3]申俊玲.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8):44-45.
[4]黄丽贤.优化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J].顺德教育,2008(5):77-78.
[责任编辑 陈国平]
江苏省商业会计学会、江苏省职业教育会计研究会重点课题“对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SYKJ2014207)
刘益萍,女,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教育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5)27-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