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王 妍,刘 刚,王 芳,姚黎英,张金凤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医学人文感受性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跟进性思考
张永利,王 妍,刘 刚,王 芳,姚黎英,张金凤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医学人文感受性是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起点,对医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医学人文感受性培养尤为重要,作为培养医学人文感受性渠道之一的校园文化在其建设方面应对跟进性进行时代跟进、主体跟进及地域跟进的合理思考,使医学人文理念内化为医学生自身素养,并从微生活、使命特色及交流通道几个方面实践探索,使医学生人文感受性培育落到实处。
医学人文感受性;校园文化;跟进性
医学校园文化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时代在创新,信息在更新,数据在刷新,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应该如何面对?去繁就简,从基础教育工作做起——培养医学人文感受性,以不变应万变,因此从医学人文感受性视阈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跟进性进行必要思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医学人文感受性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如果医学生没有良好的医学人文感受性就不会切实铸就医学人文精神;如果医学生没有内心获得医学人文感受性就不会真实内化医学人文精神;如果医学生没有客观培养医学人文感受性就不会如实外显医学人文精神。按照哲学思维,事物的发展都是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医学人文精神素养可以说是理性认识,而医学人文感受性就是感性认识,从这个角度说,医学人文感受性是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素养的哲学起点,也是逻辑起点。医学人文感受性广义上讲是社会人对医患关系各方主体“以人为本”人文理念情感感知、心理认知与主观获知。医学人文感受性狭义上讲是医患关系双方主体对“以人为本”人文理念情感感知、心理认知与主观获知。这里医患关系双方是医方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患方的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属。高等医学院校应着力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感受性,即培育医学生“以患者为本”人文理念的情感感知、心理认知与主观获知,并由情感感知患者病人属性过渡到心理认知患者生命属性再上升到主观获知患者患病属性,此感受过程是医学人文理念内化为医学生自身素养并成为其医学人文信仰的必经途径,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导性作用。作为培养医学人文感受性渠道之一的校园文化在其建设方面应具有跟进性,并对跟进性进行合理思考,使医学生人文感受性培育落到实处[1]。
(一)与时代跟进。
校园文化相对其它文化而言虽具有独特性,但决不能脱离当今时代而独立存在,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所处时代为背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层次和水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校园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展开的,校园文化必须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不断从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使校园文化更加富有时代感[2]。
(二)与主体跟进。
校园文化应以医学生为主要主体,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时代为主要背景展开。不论医学生是否喜爱自己所在的校园、也不论他在校园处于什么位置,都会自发地关心本校人文氛围,如校园的管理文化、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医学生是医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主体,如不跟进医学生,育人目的之一的培育医学生人文感受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就难以实现。因此,在医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跟进主体,平等地与医学生对话和交流,以期其认同医学人文价值观,产生思想上的默契和共鸣。
(三)与地域跟进。
大环境影响小环境,小环境又在大环境下完善、提高与发展。医学院校自成立之初就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必然跟进地域文化。这种跟进性为医学校园文化打上深深的地域特色烙印,正是有了浓浓的地域文化熏陶,使得医学校园文化得以长足发展,在跟进时代、跟进主体相同维度下具有不同于其他医学院校跟进地域的独有特色。
(一)微生活。
1.微电影拍摄。根据当代医学生的心理、个性、时代特点,依托所授课程开展微电影拍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让医学生根据在多种实践教学活动中所感,拍摄微电影《社会·校园·我》,要求微电影有“剧本”,在道德与法律层面予以升华,最后将微电影和“剧本”作为实践教学作业上交,任课教师及教研室对此进行筛选审阅、评优及颁奖,适时地把优秀的微电影拿到课堂上进行播放、提炼、讨论、评判,促进了医学生医学人文感受性的自我培养[3]。
2.微平台互动。创设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建设并完善校级微信公众平台来引导与引领校园文化舆论氛围,适时发布学校动态人文信息,接受医学生意见建议,对医学生想法进行收集整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与医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营造良好校园人文文化氛围。让医学生在虚拟世界、微生活、大数据时代找到心灵归属,牢牢抓住网络信息渠道,向医学生传递正能量,与时俱进,拓展医学人文感受性培育空间。
3.微课堂开设。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开设微课堂,微课堂具有灵活性、随时性特点适合医学生学习,为医学生打造现实理论课堂外学习空间,满足医学生“吃不饱”心理。微课堂学习内容可安排一些有关医学礼仪、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感受性培育的教学内容,并组织主题讨论,促进医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使命特色。
1.医学专业。在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时应时刻着眼本校的专业特色,做到有的放矢、效果明显、贴近医学生,校园文化跟进性建设传统过程中注重专业特色——医学,使文化传统与医学专业进行整合,使医学人文传统渲染医学校园文化,使医学生体会到医学人文感受性培育的重要性与真实性,如公共课、人文通识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侧重选择医学案例。
2.办学方向。每所医学院校都有自身的办学方向,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育人功能,应结合自身办学方向建设本校校园文化。只有体现本校办学方向特色,反映自身特点与文化优势,校园人文文化建设才能呈现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如我所在的医学院校——牡丹江医学院的办学方向是“两为”办学,即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注重基层性,带领医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福利院等场所,培养医学生人文感受性。
3.区域文化。源于地理位置,每所医学院校都具有自身区域文化特色,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必须融入区域文化元素。如牡丹江医学院地处北方,结合地缘优势,打造校园文化的北方特色,参观学习林海雪原、八女投江等北方红色基地,使校园文化接地气。
(三)交流通道。
1.领导接待日。设立校领导接待日,使医学生的心声第一时间、直接传达给校领导,是校领导落实群众路线的一个点,为制定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设计方面提供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2.师生互动。针对医学生关心的焦点、社会热点、党中央精神开设不同讲学内容的学术讲坛,掀起医学生学政治、见行动、提境界的浓厚校园道德文化氛围。为使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可以组织名医名师定期开展“名师讲堂”,满足医学生求学上进迫切需求,解答医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困惑。
3.学生联谊。创设各种社团,组织社团活动,使医学生之间交流沟通渠道呈多样化,丰富医学生校园人文文化生活。大学生社团是校园人文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承者,如能加以正确引导与引领,必能充分调动医学生自觉培养人文感受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功能。
[1]张永利,耿 瑞,刘阁亮,等.浅议医学生人文感受性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2,36(4A):11-12,51.
[2]吴贵春,张敬文.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J].高校理论战线,2006,4:43-45.
[3]张永利,姚黎英,张金凤.培养90后医学人文情怀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2012,33(8A):44-45.
Campus cultur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cal humanistic feelings
Zhang Yongli,Wang Yan,Liu Gang,et al
(Mudanji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1,Heilongjiang,China)
Medical humanistic feeling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nurturing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A method to develop medical humanistic feelings,campus culture development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students,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Medical humanistic philosophy should be internalized in the form of overall qualities of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humanistic feelings;Campus culture;Follow up
G64
A
1002-1701(2015)11-0019-02
2014-12
张永利,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人文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386);牡丹江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0-49);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2318)。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