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尹智华,关 鹏,李雪莲,宋维军,蔡 原,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现况调查
吴 伟,尹智华,关 鹏,李雪莲,宋维军,蔡 原,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目的:对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整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临床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和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灾害事件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4.1%和88.2%;应对传染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3.3%和89.3%;应对人为事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4.6%和89.0%。结论:有必要对目前临床专业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进行改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现况调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从“非典”的爆发,到禽流感的流行、甲型H1N1流感肆虐,近年来一系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了我国“医”与“防”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2]。例如,2003年“非典”期间,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广东省的感染者中25.0%为医务人员[3],在早期甚至高达44.0%[4]。此外,由于消毒隔离等措施的不规范,某些医院还发生了严重的院内感染。临床医生是大多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诊者,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此次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再次说明临床医生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是未来与疾病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6],在校期间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今后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研究拟对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掌握情况展开调查并进行比较,找到以往教育过程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相关知识的薄弱点,在将来的临床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抽取本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6个班级的188名学生、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2个班级6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1)基本情况。(2)应对灾害事件的知识。(3)应对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知识。(4)应对人为事故的知识。(5)其他情况,包括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三)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剔除含有虚假信息及缺项过多无法补救的问卷,筛选出有效问卷238份,合格率为95.2%。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共纳入合格研究对象176例,预防医学专业共纳入合格研究对象62例。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平均年龄分别为22.3岁和22.1岁。临床医学专业男生74人,女生102人;预防医学专业男生28人,女生34人。
(二)应对灾害事件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灾害事件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4.1%和88.2%。在应对地震知识方面,室内躲避地震做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7.5%,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100.0%,对应的P值为0.003,有统计学差异。“室外躲避地震做法、地震时室内不安全地点、若被埋压不要长时间大声呼救、救出被埋压者后不要立即喂大量食物和水、暴露被埋压者头部清除口鼻尘土和地震被困后保存自己的尿液解渴”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7.7%、60.2%、93.2%、95.5%、96.0%和88.1%,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8.4%、69.4%、100.0%、100.0%、96.8%和88.7%,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水灾知识方面,“跑到高处暂时躲避”和“一旦溺水尽量用嘴呼吸”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87.5%和33.5%,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6.8%和50.0%,对应的P值分别为0.037和0.021,有统计学差异。“尽可能抓住固定的东西、尽可能抓住漂浮物体、不要爬上电线铁塔和搭救溺水者的做法”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1.5%、69.3%、87.5%和65.3%,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3.5%、67.7%、88.7%和74.2%,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火灾知识方面,“火警电话、身上大面积着火时的做法、高楼失火不要乘电梯逃离、浓烟弥漫时湿毛巾掩口鼻、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离开房间时关闭房门和楼下发生火灾不要往楼上跑”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100.0%、97.2%、98.3%、98.9%、86.4%、77.3%和71.6%,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100.0%、100.0%、96.8%、100.0%、85.5%、85.5%和72.6%,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三)应对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传染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3.3%和89.3%。在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方面,勤通风能预防“非典”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97.7%,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100.0%,两组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方面,“禽流感能传染给人”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8.6%,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100.0%,对应的P值为0.006,有统计学差异。“直接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可能使人感染”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1.3%,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3.9%,两组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病死禽畜处理方法知识方面,“不能食用、不能用一般方法掩埋、焚烧后深埋和报告动物检疫部门”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89.2%、90.9%、93.2%和98.3%,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3.5%、88.7%、100.0%和100.0%,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流感知识方面,“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和好发于冬春季节”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86.4%和94.3%,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91.9%和96.8%,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麻疹知识方面,“儿童易感”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79.5%,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95.2%,对应的P值为0.004,有统计学差异。“通过呼吸道传播”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64.2%,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72.6%,两组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肺结核知识方面,“接种卡介苗能预防”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77.8%,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90.3%,对应的P值为0.031,有统计学差异。吃生冷食物不传播、病人的飞沫能传播、握手不传播和输血不传播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75.0%、96.6%、58.5%和48.3%,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80.6%、100.0%、64.5%和53.2%,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应对伤寒、霍乱、鼠疫知识方面,“伤寒通过消化道传播和霍乱的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水样大便”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0.7%和86.9%,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91.9%和100.0%,对应的P值分别为0.040和0.003,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被霍乱病人污染的物品不能继续使用和防鼠灭鼠能预防鼠疫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9.2%和88.6%,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为88.7%和93.5%,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四)应对人为事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对传染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4.6%和89.0%。在应对人为事故知识方面,“食物中毒发生后应立即刺激舌根催吐、生吃海鲜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发生后应保留食物残渣供检验、交通事故求助电话和知道放射性事故”等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79.5%、92.6%、82.4%、77.8%和90.9%,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82.3%、96.8%、91.9%、77.4%和96.8%,两组的知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等其他情况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分期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37.5%和44.9%,而在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分别为64.5%和67.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2。有96.6%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作用;100%的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作用。有96.6%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觉得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有必要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
相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来讲是强项。随着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人们对传染病重视程度的下降,相关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被大幅度削减。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生的学习比较认真。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章节,详细的介绍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等知识。
本校于2009年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的需要,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引入了 PBL教学法[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介绍书本上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知识。在PBL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来自于国内外的经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案例提出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结合教师的引导逐渐形成主动提出新问题的习惯,主动把书本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在互联网中收集的应对灾害事件时如何自救等扩展知识也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而在临床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虽然也有所涉及,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相关知识的讲解相对不够全面。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大多数临床专业学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将来能带来直接效益的临床课程,相对轻视预防医学课程。对于相关知识的考核,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是以考试课的形式进行考核,而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主要以考查课的形式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出现差异。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我们有必要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对灾害事件和应对传染病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尤其是掌握突发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病人隔离和防护等应急措施,使之能胜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对群众的教育指导工作,把临床医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着更高业务素质的防治结合型医学人才。
[1]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4-299.
[2]黄 进,李 玲,赵宇亮,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63-65.
[3]彭国文,何剑峰,林锦炎,等.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初步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5):350-352.
[4]赵春惠,杨建国,孟庆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定点医院控制医务人员感染的几点建议[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4):297-298.
[5]周志衡,王家骥,雷毅雄,等.培养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实践与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208-1209.
[6]吴思英.加强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86-87.
[7]关 鹏,尹智华,李雪莲,等.PBL教学法与疾病控制人才培养[J].实用预防医学,2009,8(16):1300-1301.
G64
A
1002-1701(2015)11-0003-03
2014-12
吴 伟,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十二五”第二批医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YDJK2012054)。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