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清
(喀什大学艺术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7)
现代教学强调,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但是,长期以来二者在实践上的困境却往往表现为,备教材易、“备学生”难。我们通过对南疆三地州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备学生”的处理,仅限于对学生年龄段特征的了解、审美认识的宏观把握,且教学设计中也没有具体体现。备教材、教教材的现状较为普遍。“备学生”却游离于教学设计及其教学之外。为美术教师提供一种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有助于其合理编写教案,更有助于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的转变。对此笔者分析问题原因,探寻问题解决途径,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当地美术教师“备学生”的教学设计解决策略。
调查发现,课改实施后,教师们为了实现教学生学,在备写教案时特别注重对学生原有基础的了解。一般在进行新课程教学前,首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测验,以获取学生对美术常识的了解,在进行完一个单元的教学后还要进行单元测评,对学生课堂作业造型能力及水平都做了较详细的了解。但是,教师们却不能把诸多的信息体现在课程的教学设计当中。多数教师认为在一个班级中,因学生对美术的认识、知识面情况不同,起点行为不一致,教师难以设计适应众多学生的教学。因此教师只能凭经验或感觉按教材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设计教案进行教学。这样统一的教学设计又难以体现学生多样的起点行为,最终只能导致教教材。
课堂观察发现,教师们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听讲、教师说教的“灌输式”课堂,多数教师都主动减少了讲解的时间,增加了提问的次数。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成为常态。但是,教师的提问多数停留在检查学生记忆与提醒学生保持注意力等方面,课堂上教师不能根据所获信息及时有效地改变教学策略,也难把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转化成课程资源,并加以应用,即了解学生却不能把知悉信息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即便有教师能通过提问了解到某学生的困惑所在,教师因难于促其继续探讨而放弃全班学生学习的计划。于是,课堂互动成为不能解决问题的华而不实的“假互动”。
访谈知悉,多数美术教师心中尽管装了不少对学生的认识,但在教学设计之初还是都没能做到把“备学生”具体落实在教案当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更没考虑。但是,却没有哪位教师上课前不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审美方式的。不同的年龄段采用什么方式教学,不同年级学生对形体、色彩认识的差异,多数教师都了如指掌。但是,如何“备”具体的学生?针对具体某一课程,学生的认识、审美观念是千差万别的,且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课业,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即便对全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审美能力了如指掌也不足以满足几十个学生个体的需求与愿望。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备学生难”的困惑,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美术教师长期以来受知识观的影响,其次是受艺术学科技术活观念的影响,对知识技能技巧的研究多于对学生的研究。课改以来,我们在理论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仅限于理论上对学生学的研究探讨,不能及时拿出一套可供美术教师参考的、可操作的,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方案来,致使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难有“备学生”的转变。对此我们认为,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或许有益于我们解决中小学教师“备学生难”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即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期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起始状态间的心理差距。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消除这种差距,即改变学生的原有状态向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终期状态变化。学生的原有基础是新的学习的内部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的学习的成败。[1]可见“备学生”不只是了解学生,还要改变学生原有状态。
认知心理学同时认为,从起点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还有很多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这些教学目标被称作使能目标,掌握这些知识技能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从终点目标出发来一步一步揭示使能目标的,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点行为。[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美术教师备课就采用了这一理论。如学生目标是完成一幅国画作品,那他就必须首先具有用笔用墨的能力;而要达到用笔用墨的能力目标,他就必须了解用墨用笔的方法(自学或请教老师);要达到用笔用墨的方法目标,他就必须反复勾画尝试练习(临摹)。反复勾画尝试练习就是他的起点状态或能力。当教师分析完成之后,一般采取的教学步骤是:先要求学生进行临摹练习,在学生掌握了用笔用墨的方法之后,才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上述教学步骤无论从学生认识的角度,还是从中国绘画的知识逻辑来看,无疑都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学习法则。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思维发展的规律,但是却忽略了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使能目标是保证终点目标到达的必要条件,有效的学习还要有支持性条件,即学生的认知策略、心智技能、学习动机与态度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目的。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动机的激发。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达到教学目的的先行的内部条件。但却忽略了作为学生个体的人的差异。教学设计如果没有解决班级学生个体的差异,就不能实现课堂有针对性的“备学生”。但是,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提示我们,起点状态、使能目标和终点目标及其类型以及它们的先后顺序分析清楚之后,便可以确定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就此我们认为,“备学生”的设计需要从解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着手。
我们认为,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问题,解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备学生”才能落到实处。备学生不仅包括课前了解学生,了解学生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教师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也很重要;但是教师寻找出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的具体途径更为重要。[3]后者应称之为“备学生”。具体策略如下:
“半成品”意识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非照本宣科。“折腾学生”的意识是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是真正意义的“备学生”。促使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途径是备课的主要“产品”。这个“产品”要以结构化问题的形式十分准确、简明地表述出来。例如,八年级美术第十三课《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这一课教师掌握教材有关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的知识点很重要,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亲自探寻收藏家具的小知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拍卖的程序更为重要。我们可以这样“折腾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教师首先呈现教学内容,出示三张幻灯片“鸢尾花”“五牛图”“流民图”并提出挑战性问题:假如你是收藏家,你会收藏哪一幅作品?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如学生做不出选择或找不到途径,教师就变换问题提问方式。这三件作品的作者分别是后印象画派的大师梵·高、唐代著名花鸟画家韩滉、当代著名画家蒋兆和,你收藏哪一位的?如果学生还做不出选择,教师就再次变换问题角度或降低问题难度,以推动学生思维接近“最近发展区”,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结构化问题,是指相互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一组问题,是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做学问”的问题,结构化问题是反映教学思路的问题群,上课前教师要准备好各等级的问题。结构化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来提出。一级问题为核心问题,是挑战学生的问题,一般课上不会再变更,其余子级问题可以是预备性的。子级问题是学生一级问题难以突破时,教师随机变换问题角度,再次提出挑战学生的问题。这里的“随机”就是教师视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这是课堂“备学生”的第二种体现。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随时变更子级问题。教师变更子级问题的水平体现教师因材施教的水平,是教师“备学生”水平的体现。例如上例中的“假如你是收藏家,你会收藏哪一幅作品?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就是一级问题。教学过程中一级问题不会有变更。“这三件作品的创作者分别是后印象画派的大师梵·高、唐代著名花鸟画家韩滉、当代著名画家蒋兆和,你收藏哪一位的?”这个问题就是课前准备的子级问题,属二级问题。教学时教师可随机变更,变换角度提问。
课堂上教师呈现问题之后,学生接受挑战开始思考问题。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判断学生困惑,即教师“备学生”的第三种体现。当学生遇到思维困难或无思路时,教师要强化问题意识提供子级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而非传统的教师提示或点拨。判断学生困惑既要善于沉默,耐心等待;还要善于观察,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问题形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5]。当教师仔细观察、分析,发现学生还没有突破问题时,教师就要随机应变从别的角度出发,现场提出子级问题。如上例可从馆藏地这一角度提出问题,“‘鸢尾花’是美国盖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牛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代珍品,‘流民图’是中国美术馆所藏,堪称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你选哪一幅?如何考虑的?”判断学生困惑还要学会“闭嘴”,闭嘴就是指教师提问之后,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思考环境,让学生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尽量使学生经历同化、顺应和自我调节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达到第二次平衡。教师不必“包办”或提示,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的。
教师要学会以学员的身份发表意见,引发学生与教师对话。教师只有通过倾听学生意见,方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定。师生对话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生成,教师应实现当堂备课解决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小结或异议。以学员身份发言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和大家交流。教师越平易近人,学生才越自信。教师要多强调“我认为”“我的看法是”等。如上例学生在探索较成熟时,教师就可以以学员的身份参与进去。“我的观点是:收藏‘流民图’。这件作品首先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风,‘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6]。该作中西画法兼容又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蒋兆和先生功力扎实又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流民图’是其代表作,相信收藏此作一定会有很好的升值空间”。教师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提出异议或进行交流,并非一级问题的标准答案,仍然是一种“备学生”的过程,因为只有当学生把自己归纳的理由与教材内容中收藏小知识进行对照,修正补充没有异议时,学生才建立了收藏的基本知识体系,“备学生”方可告一段落。学会以学员的身份发表意见“备学生”的方式,既体现了新课标教学实施建议倡导师生平等的“双边关系”,[7]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和个性。
如果教师们在教学时努力遵循以上策略,坚持几个月,不仅“备学生难”的问题可以解决,而且教学方式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出现可喜的局面。▲
[1][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79-380.
[3][4]陶·哈斯巴根.过程完整化教学理论与实践[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28-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6]常锐伦.美术: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7.
[7]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