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领训”夯实教师培训主体性实践

2015-01-31 15:25胡来宝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研修案例理论

胡来宝,石 博

(1.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祁门 245600;2.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 100080)

一、“以课领训”模式的提出

“以课领训”教师培训模式的提出,是基于教师成人学习的特点:一为主体性,即无论是成人自主进行的经验学习,还是培训者设计、指导下的学习,都需要以成人为主体,调动其积极性;二为建构性,即成人个体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通过同化与顺应,建构新的信息意义,改造和重组原有的经验,并且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建构过程和结果;三为目的性,即成人学习一般是为弥补自己的短板,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站在理性的高度看教育教学现象,所以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四为实践性,即成人在一定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学习进行理性升华,又反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活动。[1]

“基于问题思考、走进真实课堂、回归理论引领、改变教学行为”是立足教师培训主体性实践的“以课领训”方法与实践。由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历经六年探究,并不断改进、完善形成的比较稳定,且操作性强的“以课领训”教师培训模式,其本质与核心就是:问题引领、体验课堂、唤醒意识、引发思考、质疑碰撞、启迪思维、点燃智慧、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发展能力。

“以课领训”围绕“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参训教师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按照“主题问题梳理(一线教师通过校本研修梳理出主题活动教学问题)——通识性前瞻理论引领(师训专职教师围绕‘转变教师课堂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以学定教’有效模式)——自主实践体验(任务驱动下,教师个体完成案例课学生自主性学习设计,小组内集体合作呈现集体智慧成果,参训学员共同分享)——走近真实课堂(优秀教师或名师说课,并借班呈现真实培训案例课,参训教师围绕活动主题亲身观课体验教学真实情境)——专业主题理论提升(优秀教研员或各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依托培训案例课,做活动主题专业素养理论提升)——交流质疑对话互动(参训学员与主题培训案例课教师、主题理论专业素养提升专家、师训专职教师及教研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互动)——主题培训应用能力迁移主体性实践(参训教师根据活动体验、感悟、所得……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突出本次培训主题的教学片断)”。通过任务驱动将训后行为跟进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实现培训后教师真正意义上的“行为转变”。

二、“以课领训”模式的基本构架

“以课领训”模式的基本构架为“基于问题思考、走进真实课堂、提升教学理论、实现思维碰撞、主题实践行为跟进”五个方面。力求“质疑、情景、理论、思考、实践”五位一体,借助“主题思考+课堂情景+理论提升+交流研讨+行为跟进”逐步递进的螺旋式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参训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基于问题思考

“以课领训”突出培训主题教师实际需求,每次专题培训立足一线教师学习应然需求和实然需求,由师训部门根据教师常态下课堂教学实际问题遴选培训主题,组织参训学员利用校本研修或区域学科教师群(QQ、微信)开展网络研修,梳理本主题课堂教学问题或困惑。问题梳理可以是参训教师自我独立试上培训主题相关章节的教学,亦可以以校内集体备课,或同课异构,或优质课打造,或磨课等方式进行,通过反思或集体研讨寻找培训主题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让教师在困惑中思考、质疑。

(二)走进真实课堂

带着自己或同事对学科培训主题教学的专业思考,走进培训预设的真实案例课堂,做到有主题、有目标、有意识地在真实课堂中观课。通过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让参训教师去看看其他教师是如何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看看其他教师是如何处理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的,看看其他教师是如何运用媒体与资源推进教学的。案例课教师成功的做法可以借鉴和模仿,不足之处,站在“同在共行”的角度去思考和重新建构,为后面的交流研讨互动做准备。

(三)回归理论引领

众所周知,教师学习普遍存在“重案例,轻理论”的客观实际,“以课领训”以“微学习”的方式,围绕活动主题在呈现一堂真实教学情景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教学研究专家,从真实教学情境入手,剖析课堂现象背后的专业理论,让教师不仅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主题培训力求从现象到理论,注重主题专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与延伸。一次培训力求帮助教师实现一个方面某个领域的教学专业化发展和突破。每次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从分歧走向共识”[2]。这促进了教师培训主题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发展和提升,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直以来教师培训实践理论两张皮低效徘徊的现象。

(四)碰撞启迪智慧

培训的本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唤醒!成人学习需要在群体中通过对话、交流实现启迪思维和点燃智慧。“以课领训”在回归一个教学微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聚焦一场微专题的研讨,通过专题研讨引发一次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质疑与发展。在交流研讨中实现思想的碰撞、思维的启迪、智慧的升华是“以课领训”实现教师培训学习收获所得的重要环节。交流研讨既有面对面的对话,亦借助于网络QQ群或微信群,在彻底打破“话主语霸”的情境中,即时、即兴发表自己的感悟、体会和见解,分享他人的经验、思考和智慧,全体参与的教师在一种更开放的思想和思维下,相互碰撞、相互启迪、相互提升。

(五)跟进改变行为

“以课领训”要求参训教师通过训前的问题铺设与训中的角色体验,最终走向他山之石学起来、主题回归用起来、行为改变动起来。根据每次主题培训需求,设计不同的培训环节、作业,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每次培训设计适宜当次主题学习实践的课例,根据培训时间,可以在培训现场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主要片段和环节的设计,再分组通过研讨形成代表小组集体智慧的成果呈现出来;亦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将培训成果通过跟进落实在校本研修中,通过培训实现把教师行为转变推向常态化。

三、“以课领训”的实践意义

(一)孕育了培训模式机制内涵创新

“以课领训”聚焦课堂教学问题,突出专业理论引领,注重主题专业研修,突出培训主体实践,任务驱动转变行为。该模式有效地集“训—研—教”于一体。训,是教师培训主题;研,是教学问题研究;教,是课堂教学实践。其中,课堂教学实践是主体,培训的内容是根据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主要采用真实课堂情景下的教学问题研究分析为主。该模式成功地将“训—研—教”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即通过县域内优质资源共享,破解了农村校本研修中普遍存在的指导薄弱、资源匮乏、缺失后劲的难题,促进了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培训”走向参与式、协作式、混合式和个性化的“我要学”,加速了常态化培训的进程,与学期学科同步,每备一课、每上一课都是一项大范围集思广益的课例研修,聚焦问题,教学做合一,初步形成了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培训运行机制。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了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标,还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共建、共进、共享。城乡教师在共同建设教师培训资源的实践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更多的教师在共享培训资源成果中,汲取营养、提升素质、发展能力。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城乡教师的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更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师课堂行为的“集体”转变。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作为平等的双方,用研修的视角交流、反思具体的课堂行为,相得益彰。

培训主题来源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训过程即研修过程,教师是培训的主体,教师始终在培训过程中质疑,在培训过程中观察,在培训过程中思考,在培训过程中体验,在培训过程中感悟,在培训过程中实践,最终在培训过程中改变自我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自我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训—研—教”三位一体真正实现了教师培训从模式到内涵的丰富。

(二)突出了教师培训主体过程参与

“以课领训”,立足点在“课(真实教学情境——案例课)”,着力点在“领(专题学习——理论引领)”,提升点在“思(以主题为中心展开交流研讨——质疑碰撞)”,关键点在“训(围绕主题学习——主体性实践)”。“以课领训”整个培训活动从教师真实学习需求入手,聚焦活动主题专业提升。

训前,承担培训任务理论提升和案例课教师在培训组织部门的协调下,成立备课团队,团队成员集体备课、磨课、改进,理论归纳、梳理、提升,有效实现了骨干教师及身边团队的集体参与和实践;同时,参与培训学习的教师,聚焦主题校本研修、自我学习与思考,让学员预设培训过程与结果。

训中,案例课教师前置说课帮助参与培训的教师厘清思路,真实课堂帮助教师寻找行动的不同,微专题帮助教师找到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交流互动(微论坛)帮助教师开拓视野,片段模仿帮助教师搭建智慧共享平台。

训后,围绕主题实施开展任务驱动,有效促进了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

总之,“以课领训”既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又有围绕课堂教学的专业理论提升,更有课堂教学的问题思考与碰撞和主体性行为的实践跟进。即让教师分享到了优秀教师的真实课堂,又能通过及时汲取专家的专业理论而得到提升,还能满足参与和体验的同行、名师、专家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思维碰撞这一共享需求,从分享中品味、思考,到从感悟中消化、吸收。

(三)唤醒了教师潜在学习能力意识

“以课领训”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理论提升、专题研讨、思维碰撞、互动交流等方式,力图使教师将培训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此引导教师运用培训所学的知识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参加培训的专家团队成员、案例课教师磨课团队、参训全体学员,都在“以课领训”中深层次围绕案例课的研讨、集体备课磨课、专家主题梳理、全体共同观议课、主题研讨交流等多样化的研修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以课领训”让参与学习的教师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例一题一研一改一得”[3](一堂真实案例课,一个围绕案例课主题展开的专题理论提升,一起围绕本次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深度和广度的交流研讨,一次改进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完成训后行为跟进尝试的一点收获)中改善实践,让全体参与者在活动收获的过程中,潜在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唤醒,生命的激情和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教师成长得更扎实。

(四)强化了师训机构自身“造血”功能

“以课领训”是既能帮助一线教师实现个体专业成长,又能推动基层学校校本研修的内涵发展,是更能促进农村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强身健体的一种有效教师培训模式。在谋求课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变革中,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真正实现了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目标。利用“微学习”便捷、实用、高效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赋予了教师培训主体更多的实践,不仅实现了“训—研—教”的结合,有效实现了教师培训行为方式的变革,亦有效地帮助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现了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案例课教师的团队磨课,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回归,本土理论“专家”通过搭建不同主题的理论框架,与案例课授课教师不断地相互磨合,实现了区域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祁门县师训部门一边在借船过海(引进名师专家团队突破制约“理论提升”的瓶颈),一边联动健体、合力共举,发展了县域内的师训专兼职队伍,真正实现了强身健体的“造血”功能。▲

[1]刘奉越.基于成人经验学习的成人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88-90.

[2]陈晓波.课例研究主题的寻找、甄选与澄清[J].中小学管理,2013(6):10-12.

[3]宋冬生.城乡教师培训要有“一体化”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4-11-11(7).

猜你喜欢
研修案例理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