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蕙 王瑾瑾 赵 川 裴兰英 吕慧慧 闫国立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郑州450046)
启发式教学在环境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刘晓蕙 王瑾瑾 赵 川 裴兰英 吕慧慧 闫国立*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郑州450046)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融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由于授课内容涉及多门课程,知识点碎,因此部分内容繁杂抽象,难以理解。启发式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七种类型介绍了启发式教学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应用,总结了教学效果,以期提高环境卫生学的教学质量,为后续其他教学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启发式教学;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1]。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环境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考试课,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融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授课内容除了涉及环境与健康问题外,还与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地理学等学科相关。因此部分内容繁杂抽象,难以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选用恰当的启发式教学,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1 悬念启发式教师在讲授之前首先提出相关问题,不会立刻告知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课、边思考,讲授完毕由学生作答,教师点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时,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之间的排列顺序是否能颠倒,为什么?”然后分别讲授这四个步骤,学生则带着问题通过教师讲授的内容深刻理解各步骤的含义、目的和内容,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
1.2 名言启发式针对一些机理比较复杂、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采用富含哲理以及比较精辟的名言给予合理的说明[3]。例如可以用诸葛亮说过的一句话“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来讲解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和水体自净的机制。前者学生立即明白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有利和有害两方面的特性,而且深刻理解“hormesis”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后者在讲解过程中重点理解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虽然都具有净化两字,物理净化只是改变了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并不减少污染物的绝对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净化;化学净化虽然改变了污染物的绝对量,但水体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可生成减毒或增毒两种产物,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1.3 对比启发式为了避免学生对相似知识点产生混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启发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大气污染引起的急性危害烟雾事件时,为了区分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型烟雾事件,分别从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发生季节、发生时间、气象条件、逆温类型、地理条件、症状、易感人群九个方面进行对比讲述,先让学生自己回答,最后教师给出答案。
1.4 直观启发式环境卫生学课程中有些知识点比较枯燥、抽象,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将理论知识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例如,在讲解汞及其甲基汞污染水体引起的水俣病时,教师选用中国环境科技网水俣病视频给学生播放,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该病全貌,重视环境保护。
1.5 比喻启发式教师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进行比喻,使抽象、深奥的原理浅显化、具体化,也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过滤原理之一的筛除作用时,把粒状滤料层比喻为农用的筛子,把水中的颗粒物比喻为碾碎的谷皮,在筛除谷皮的早期,筛子的空隙比较大,谷粒和较大的谷皮都能穿过空隙,筛除效果较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筛子的空隙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截留的谷皮黏附在筛子上,这时较小的谷皮就不能穿过空隙,筛除效果较好。
1.6 提示启发式提示启发式是教师明确地强调问题的实质或准确地显示问题的突出特征,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正确思维;同时也兼有激发的性质。例如,在讲解地方性克汀病临床表现时,先提示学生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忆讲过的发病机制内容。胚胎期缺碘即先天缺碘可导致哪一系统发育分化障碍,可引起哪些症状?出生后至两岁缺碘即后天缺碘明显影响身体和骨骼的生长,可引起哪些症状?学生积极作答后,教师再进行详细讲解。
1.7 病案启发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列举和授课内容紧密关联的病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室内化学性污染物二氧化碳内容时,先举案例:2012年7月18日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小黑河村农民朱宝华下地窖取土豆准备晚上做菜,因地窖封闭太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朱宝华不幸因二氧化碳中毒身亡。其妻子马绪荣见丈夫取土豆没有回来,就到地窖寻找,见丈夫躺在地窖里,马上叫来婆婆李云芳和大女儿朱爱玲试图一起营救朱宝华,3人下到地窖后,李云芳和马绪荣当场中毒身亡,朱爱玲于20日中午经抢救无效死亡,一家六口仅剩下二女儿和小女儿。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密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机体死亡,学生积极回答,原因是室内氧浓度低,机体缺氧死亡。接着再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多少比例可导致机体死亡。最后讲述室内二氧化碳在不同比例时对机体的健康影响。
2.1 提高学生学习环境卫生学的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授课,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学生积极地抢答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必定非常有兴趣地去学习。
2.2 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环境卫生学授课内容涉及多门课程,知识点很碎,学生想要学好确实存在困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新旧知识点联系,各章间进行联系,对整个教科书内容清晰归类,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李玉红,连小华,张艺,等.启发式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50-952.
[2]武向梅.启发式教学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3):169-171.
[3]冯龙,郭文涛,张妍,等.启发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685-686.
The App lication o f Heuristic Teaching in The Cou rse o f Environm en tal Hygiene
LIU Xiaohui,WANGJinjin,ZHAOChuan,PEILanying,LYU Huihui,YANGuoli
(Discipline of PublicHealthand PreventiveMedicine,BasicMedicalCollege,Hena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engzhou450046,China)
Environmental Hygiene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reventive medicine,and i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subject combining of medical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Becausemany courses and knowledge points are related in the teaching content,some contents are complicated,abstractiv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Heuristic teaching can inspire students'thinking,and fully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Environmental Hygiene was introduced by seven types,and the teaching effectwas summariz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study of other teachingmethods.
heuristic teaching;Environmental Hygiene;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1.055
1672-2779(2015)-11-0108-02
:苏玲本文校对:孙春阳
2015-04-27)
*通讯作者:ygll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