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琢虹
弱势群体子女弱势心理研究
□周琢虹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弱势群体子女弱势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于此的因素,并建设性的为改善弱势群体子女的弱势心理提供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在老百姓的日常起居、吃穿住行上,反映在国家的民生百态上,也反映在经济生活的微观面上,同样也印证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民的受教育权利、福利保障水平、医疗待遇等等方面。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因各种原因参与经济活动水平的不同自然体现在财富收入的分配上,也直接决定了社会最小组织——家庭的生活水准上,同时也间接产生了社会的财富等级阶层。为此,学术界就开始讨论这样一个名词“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主要是分析研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财富或社会资源分配上、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或不均等的一种概念提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群体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只有依托发展的办法来彻底解决,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办法来根治。当前阶段,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客观个人条件或者家庭结构或者社会大环境的局限而导致在社会竞争能力、收入分配、社会地位等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如家庭收入处于生活保障线边缘的人员、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部分单亲家庭成员以及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子女因为家庭环境因素导致受教育程度与水平不等而产生的心理状况与人格相对于同龄人,心理发展问题更易在他们身上出现。这也是当前教育界、心理学届乃至社会各阶层都在关注研讨的问题。
弱势群体子女多因为自身家庭的原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绪问题,也容易犯些不易理解的过错。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将这类群体提炼出来进行解读,将诱发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因素拿来解析显得尤为必要。结合笔者研究及相关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这类弱势群体子女的弱势心理主要表征在如下:
(一)自卑伴随着自负的心理
孩子们身心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在快速递增,但又显得很盲目。成长的同时还伴随着带有强烈自负意识、自尊意识的出现,孤僻、自卑、固执、自负等多种情感意识交织在一起。据在南昌市进贤县池溪中学、池溪中心小学等几所中小学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200位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中有86名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自己几乎处处不如别人,占总人数的23.5%。有113名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占总数的56.8%。自卑心理导致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退缩行为,有109名外地生觉得自己当众说话会感到紧张,有42名学生常感到非常紧张,不想说话。据任课老师观察,有些外地生尤其是刚转进不久的外地生常有不敢发言或说话时声音小、脸红、不肯抬头等现象。随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部分同学会觉得自己不想与同伴们为伍,会觉得能力高人一筹,主观自我评价高,心理上极度自尊并伴随自负。
(二)孤独又具有排斥的心理
通过对抽样学校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跟踪观察,发现他们中间不少高年级的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即使在集体活动时,他们也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猜疑心理是弱势群体子女通常具备的心理共性,他们较多自我意识,自我中心,戒备,猜忌、怀疑心理意识严重,坚持认为其他同学都在鄙视自己、孤立自己、言语伤害自己,不能真心接受来自外界的援手,对同学们的意见和帮助一般不肯轻易接受。
(三)行为冲动且伴有情绪不稳定
弱势群体子女身心的成熟感产生日益强化,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易导致处事偏激、意识消沉,进取心不够或者甚至某些时候的小大人思维。如一旦他们的相关利益被同学非主观故意触犯到 (即使是无意的),武力回敬或粗暴报复,用侮辱性的话辱骂同学是他们的经常选项。同学关系紧张,群体团队生活的不适应、不合群是大多数弱势群体子女成长中遇到的交际问题,也是他们自身一直苦恼的问题。
人格发展和社会化的关键期正是我们誉为黄金期的青少年时期,对自己价值的确认往往依托同辈集体的评价来获得,对被某个集体接纳和尊重他们十分在意和重视[1]。对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子女来说,他们更加期待大集体的认可和接纳,但由于现实生活中“总处于班级落后阶段人士”的标签烙印在他们自己的心中,通常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御本集体的接纳,主观人为地隔绝同学的友爱和尊重,长此以往,他们心中必然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阻碍到正常的人格发展。造成这种结果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港湾,是人心智成长、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塑造的基石磨盘。科学研究表明,决定影响人生发展轨迹最大因素就是家庭,家庭对人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意义重大。同样,在弱势群体家庭中,这个群体里孩子的成长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而且家庭环境中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因素最大。
1.家庭经济状况。贫困是造成弱势群体子女感受社会资源不均等的主要原因,也是感受家庭差距主要体现指征。当今社会,竞争环境异常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在求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开销日益增多,无形中给求学者的弱势群体子女带来严重的思想负担,也给他们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家庭生活水平的差异也导致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客观存在的差异再加上有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自我评价主观上夸大自己的缺点,导致他们的自我评价不高,“主观自评比别人差,自信心严重缺乏,自我挫败感强烈”是他们的常态思维与心理。
2.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与学校在协同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将“应试教育”当作主要的育人方式方法,较片面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补位,而对儿童的心智与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锻造易缺位,对孩子们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感与学习问题困惑缺乏必要的疏解与引导。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孩子们多疑、焦虑、偏执、抑郁等不良性格品质的形成。健康的教育方式影响的不是一个或数个群体的人群,而是会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数代人。好习惯的养成、康健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否则,反之。
(二)个体因素
不少弱势群体子女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等诸多原因,在阅读、写作、计算、绘画能力等方面都和在校的一般学生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弱势群体子女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如一年级一般学生的水平。在学习上的弱势使得他们产生失败感。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碍于生计不得不经常长时间的在外奔波或者外出打工,客观上就造成孩子缺乏父母及长辈的关心关怀;或者由于家庭里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居多而不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心理疏导往往会导致孩子的社会孤僻心理,自闭自卑心理的出现,未成年的个体渐渐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受到过别人的嘲笑、冷落、歧视,由此而猜疑任何人,不管别人是好意还是恶意,一律排斥在外,久之形成排斥心理。他们从小缺少友好相处的指导,主观上想与人交往,但又因为其人际交往技能差,多次受挫之后,形成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个性。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自身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总是等着别人来主动接近自己,这种画地为牢、守株待兔的惰性农业国时,是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
(三)学校因素
环境造就人,环境影响人,环境更可以决定人的发展与成长。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共同编织的大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不二土壤。学校在这三者构成的大环境中起着阶梯的作用。孩提时代的生活主要由学与玩构成。学与玩在学校大环境中占据的时间和空间最多,因此,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面也最广。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好的挫折抗压处理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养成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学校的环境与教育。普通群体孩子的教育依赖于学校,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更是这样。学校亦是个社会,会处理到“为人处世、奖优评先,学习压力、男女交往,挫败抗压、经济往来等等”方面的事宜。弱势群体的子女在遇到处理这类问题时由于他们的家庭因素往往易导致偏执的心理品质出现和不好习惯的养成,这就特别需要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做到耐心、细心、热心地帮助这些孩子度过这类“不适期”,正确引导他们成长。同样,部分老师和同学的忽视及冷也加重了这类群体弱势心理的形成。一般学生都有相对稳定的同伴群体,交往需要的满足容易使他们忽视与新转进的外地生主动交往。也有的同学因语言、习惯等差异,而较少与外地生一起游戏,致使外地生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形成了与人交往的冷漠。
(四)社会因素
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格健全与缺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加速,改革开放的力度愈发加大,社会上涌现出的多种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人际交往手段等等都在影响着未成年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构。这种冲击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果,而且实践证明负面的影响居多。社会上当前存在的歪门邪道、行贿受贿、网络骂战等唯钱唯权主义不良举端无一不在毒害着稚嫩的心灵,潜移默化地侵蚀着成长期的孩子们。弱势群体子女本身就敏感、多偏执,接触面又普遍较窄,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客观现状造成了面对上述社会不良异端时易盲从,易难分辨把持,急需外界正能量的引导和帮扶,以免产生弱势群体子女社会教育严重缺失。
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关爱,更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举全社会之力整合多方资源来帮扶这一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必然过程。是受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反应在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品质养成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赏识教育,贯穿激励式评价,加强弱势群体子女正确的主体意识
外因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延因素,内因则是事物客观发展进程的决定性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可创造条件与环境促进内因的产生与出现但永远决定不了内因,事物的客观发展进程也是必须要遵循这个基本规律的。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往往强调要给予支持弱势群体学生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而且支持的方式方法也多是“一对多”,多聚焦于集体帮扶,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质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更忽视忽略了弱势群体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及其精神动力激发。面对这一客观实际,解决办法不外乎在于这样的规律,即构建精神保障激励体系,把握赏识教育和激励评价教育主线。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这样做了就是在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因决定论”,更是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成长的自身规律所在。“温馨的话语,点滴的鼓励,灿烂的微笑……”等等正面积极的信号都会给弱势群体子女带来鼓舞与激励,给他们信心信任,多用激励性评价与赏识话语予激励对他们的成长与思维世界的构成会带来无穷的帮助。正确看待自我与他我、自然与他然,培养端正公正的评价体系与价值意识并付诸于社会行动实践也是社会各界通力帮助的初衷所在。
弱势群体学生可通过勤工俭学、边工边读等方式来正视困难并解决暂时的求学困扰,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学会自立并实现自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受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要学会面对困难,学会自我解压,学会自我调适,以及时消解成长中的烦恼,明确学习是成长阶段的主要工作,也就自然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更会用成绩的优异助推自己走向自信自强,并会帮助自身以乐观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去看待他人和事,促进自我心理品质的健康养成和良好处世观的树立。
(二)构建平等的教育环境,创造无歧视学习氛围,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公平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所在,也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目标。自由、平等、和谐是我们的社会环境最为期待和追求的,反映在教育层面,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任何的一种不公平、不公正、不客观实际都会造成人们的价值取向扭曲和对社会前途的担心。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受教育是其主要任务,必须要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以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时刻把握大众媒介的主旋律宣传方向,引导各界重视宣传公平正义的主流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积极抵御抵制不良社会气息通过公共媒介散播,以其在高端构建好平等公正社会育人环境。在帮扶弱势群体子女个性成熟完善上,在对帮扶学生的人文情怀素养上,在对正确引导弱势群体子女自身评价和主体意识形成上,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团结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去践行社会正能量的价值,去创造一个无差别与歧视的环境秩序给弱势群体子女的成长带来最佳的条件: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弱势群体来由的认识。要帮助大众正确区分此群体产生的客观原因以及他们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贡献牺牲,并积极引导各界关爱帮扶弱势群体,以在根本上为他们子女的教育保障营造好环境。
2.做好教学公平,把握实践教学的根本。一视同仁,平等教学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特别要注重教学细节,这就要求教学实践的一线人员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将每一份希望播撒给所有的学生,这对弱势群体子女显得格外关键。
3.注重集体帮扶,体现大家庭关爱的氛围。教学中可以将“班级”营造为“爱心大家庭”,以集体的智慧力量去帮扶,让弱势群体子女在“爱心大家庭”里享受温暖和关怀。在校方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弱势学生群体的参与意愿,尽可能吸纳他们参与,以最大程度帮助教育他们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联动社会资源配合,促进弱势群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通讯会、上门家访、微信互动、亲情电话等等多种方式与家庭沟通,以保障教育教学的绩效。个性定制弱势群体学生教育教学方案,有意识的开设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主动吸纳弱势群体子女参与教学实践创新等方式可有效帮助学校和家庭合力帮扶他们成长,可较全面引导学生益智长心[2]。具体到家庭、学校、社会互动举措,可以如下。
1.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由于师生接触时间有限,不能寄往于课堂的简单感情交流,而应把课外的活动充分利用起来。局限在课堂上情感交流内容也非常单调,不易近距离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谈心,上门家访,协作教学活动团队等等都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选项。爱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呵护他们的脆弱心灵是老师最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是冰冻了的情感也会消融。”是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的至理名言,也是在教学一线的教学工作者的参照。没有所谓的困难学习儿童,也没有不开化的大脑,所要做的就是用心做事,以情暖人,让教育的暖阳滋润到这一群体的脆弱花朵是根本之道[3]。
2.组织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是育人的第二课堂,是丰富教学方式方法的最佳载体。社会是所更大的学校,会给予人多个方面的知识与素养。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兴趣小组积极吸纳弱势群体子女参加之外,社会各界的义工组织、志愿者协会以及关工委相关联的各类帮扶爱心团体亦可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子女的专项活动。校内课堂的知识灌输及家庭给予的教育总是有限的,外界可以帮扶的时、空间显得那样的无限和珍贵。拓宽视野,理性思维,学以致用等等都可在社会课堂中得到印证,这些活动时间就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孩子们犹如“鱼入大海”般地在社会知识海洋中自由翱翔,健康地成长。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的精神、健康的体魄情操、严谨的责任使命感、尊贵的荣誉感等等知识本领都来源于各界可能给予的活动之中。充实儿童世界的精神素养以及陶冶高尚的情操心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作用是决定性的。
3.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治疗”,通过咨询活动去主动纠正和个别辅导疗治各种异常心理行为,虽然他们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只占极少数,但要引起足够重视。二是“防患”,所谓防患于未然,预防心理异端行为也是这样,防病远远胜于治病。经常性的心理体检学生群体,有意识引导培养心理健康的养成,主动作为去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因素要比矫治学生心理问题来得重要。三是“展引”,就是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价值观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行事处世的行为方式,开发挖掘潜能和心智。因此,“展引”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心理防治。担任教学任务的各课任老师应兼具心理健康老师的角色,授业务课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正面引导学生思维观的形成。润物细无声作用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的最好诠释,教育意义价值宝贵[4]。
总之,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有与之长期作战的准备,因为这一问题的存在也符合转型发展期、改革攻坚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全社会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花更多的力气去研读析解这一社会焦点问题,再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及个人自身的共同努力,逐渐减少直至消除它,以促进弱势群体子女的茁壮成长。
[1]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0-205.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2-183.
[3]周琢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困境与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195-198.
[4]周琢虹.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97-199.
责任编辑 秦红梅
周琢虹(1979-),女,江西九江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心理教育。
2014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14SHQ 01),主持人:周琢虹。
G715
A
1001-7518(2015)32-00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