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我也有话要说
——一个草根职教人的课改思考

2015-01-31 12:24杨海华
职教通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改革

杨海华

课程改革:我也有话要说
——一个草根职教人的课改思考

杨海华

“课改”这个词已经好久没有醒目得出现在职教人的视野里了,大家都知道,2014年是职教大年,国家颁布了大量关于职业教育的红头文件,在2014年进入尾声的时候,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这或许是浙江省落实2014年国家职教战略部署的行动体现,也或许是希望课改能作为浙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单看“选择性、专业性、实效性、灵活性、统筹性”等课改基本原则,并高度强调“选择权”,全面展露了这次课改的与众不同与创新务实的理念引导,更加遵循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规律,也更加符合职教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国际趋势,值得期待,希望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一股新的气象,但关键还是看其是否切实可行与能否扎根落地。总之,浙江人敢为人先,精明务实的精神在职业教育领域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浙江的课改也引发了职教界的关注与思考,有人说是妥协,也有人说是折腾,其实也多少表露出了职教人对课程改革的爱恨交加与无奈失落,也更加说明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与问题所在,更加需要改革,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也想谈谈自己对课改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乘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江苏省也在2005年底下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计划从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内,10个大类专业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形成模式,并以国家和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级示范专业学校为主体,遴选一批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命名50个“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并按专业命名100个“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点”,为全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鉴。笔者经历了那场课程改革,虽然时过十年,但那场课程改革的风暴却依然记忆犹新,暂且不论其成败,却也实实在在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改变与思考。当时,课程改革就是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导向与所有,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校本教材、双师型教师等等相关的职业教育的专业名词目不暇接的进入了职业学校教师的视野。职业学校为了拿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点,自然必须轰轰烈烈,全校动员,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一时间连刚进入职业学校的年轻教师也积极参与编制教材,专业课必须到实训室去上,教师的教案里必须有课改理念的体现和论述,公开课实验课花样百出轮番上阵,等等,诸如此类,搞得好不热闹,然而课程改革还没宣告结束,就有了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大赛、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等,再加上省示范、国示范评估、各类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评估,真可谓前浪推后浪,一波又一波,并且行政推动的每项改革活动都是成果丰硕,成效显著。殊不知,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已经开始疲惫了、厌烦了,甚至为了应付各类大赛各种评估与活动已无心于教学,已无力于关心教育学生,教育教学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慢慢地职业学校的教师也就没了热情与激情,陷入一种大赛与课改活动的迷茫、盲目,甚至恐惧,都只能为了应付行政强压而被动接受。再看看我们的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有很多特权,可以不上课,考试成绩都是80分以上,这还是职业教育吗?跟职业培训毫无差别。至于其他学生,依然是我行我素,你不管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还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事不关己,该睡睡,该玩玩,奈我如何。老师哀叹职业学校的老师越来越不好当,越来越来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学生哀叹到职业学校什么也学不到。职业学校却乘着政府高度重视与职教改革的东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管是校园环境还是实训设施都实现了高大上,也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各种头衔荣誉尽收囊中,再加上现在的职业学校都很重视宣传工作,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可谓一片欣欣向荣的职教盛景。所以,职业学校师生的无奈失落与职教发展的繁荣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望课程改革走过的路,职业教育还是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的,比如教师和学生个人因为在各种大赛的逼迫下,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职业学校的设施设备在改革的过程中得到充实和完善,基本完成了职业学校的外延建设,所以内涵的改革发展务必跟上。关于课程改革,笔者做以下三点思考。

1.关注对象,以生为本。笔者曾经有机会在开展普职融通试验时,给普通高中的学生上过一天的专业渗透课,那各个学生都是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接受得非常快,甚至高中生说比他们高中的课有趣有用。然而,给职业学校学生上课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职校学生曾经都是学业的失败者,或行为习惯较差,或心理素质较差,所以职教专家在构建职教课程体系、设定课程目标、编制教材、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时,职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和现实情况永远是课程改革首要关注和考虑的第一要素,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

2.关注评价,注重发展。课程改革,评价先行,评价是导向。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评价的目的,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好与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如果没有科学可行的评价,任何改革都很难持续进行。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的,现在课改提倡多元主体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等,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发展评价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评价不是必须是试卷,可以是报告、是技能、也可以是展示活动等等;评价不是必须量化,也可以等级;总之,评价的目的关键是要激励学生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就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也就是说怎样的才算是好课?是否必须有条条框框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方式,比如上课必须要用信息化手段、必须要有小组合作讨论环节,等等。上过职业学校课的老师都知道,四十五分钟的课,可能教师半小时以上都是在管纪律,提醒学生不要睡觉,不要玩手机,不要看小说,不要讲话,等等。所以,笔者以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认真听讲,并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自我认识和职业意识有所理解和感悟的课就是好课,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实实在在,让教师多一点自由发挥,让学生更加自由的成长发展。

3.小班教学,理实分离。如果普通高中一个班四五十人聚在一起就会凝结力量,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共同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曾经都是各个初中分流下来的学生,然而这样的四五十个学生聚在一起,并已无升学压力,其破坏力可想而知,一个弱小的老师岂能抵挡,你循循善诱他们置之不理,你发火他们给你录音投诉,你严格要求学生评教时就给你打零分,你和蔼他们就把课堂当菜市场,时不时领导还在门后窗边观望,职校老师整天与学生与领导斗智斗勇。另外,随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很多专业课都要在实训室或者机房上课,在一个开放的实训环境内,一个教师如何能应付保障四五十个学生的技能教学,有时一节课就是开机关机维持纪律,教学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另外,对于提倡双师型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否可行也有待考证,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让一个教师既要教专业理论,又要教专业技能,然而一个教师基本都要教两至三门专业课,多有力不从心。所以,笔者比较赞同双师结构与理实分离,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教师教专业理论,让动手能力强的教师教专业技能,让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走不同的职称评聘之路,但能受到同样的待遇与尊重,让职业学校教师也有选择权。因此,不管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还是项目教学,以及以后实行的现代学徒制等等,都应小班教学,理实分离。

课程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课程改革必须改,不改就没有出路,但是怎么改,不是按课程改革文件下发时设定一个目标,形式到位了,量化目标达到了,就说课程改革成功了,而实际问题依然存在。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但关键是要改革剔除不科学不合理却还在大张旗鼓推行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发展与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职业教育本质,坚持与时俱进,充满信心,稳步扎实缓慢有效的落实推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与职教同仁共探索”。笔者作为一个草根职教人,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只言片语传递一些来自职业教育一线师生的声音,也更希望职教同仁更多关注职校师生的生存现状,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固然需要顶层设计和理论支撑,但根还是在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 曹 稳]

杨海华,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讲师,工程师,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改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改革之路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改革备忘
我爱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