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生成性:班主任素质提升的巨大空间

2015-01-31 12:22黄文龙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1期
关键词:习惯评估班级

黄文龙

(南安市福玲中学,福建南安362300)

人的性格就是自身习惯的总和,人的立身处世处处留下了习惯的影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步生成和固化的,它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班主任也需要有良好的习惯。哲学家告诉我们,“习惯本身就是暗示的不尽源泉,它给新的暗示规定界限和条件”[1],班主任尤其需要促进自己和学生在思考、行动与评估三个方面生成良好习惯,需要更多好习惯来推动自己发展和学生发展。

思考

习惯有好有坏。好习惯可以为一生不断添加“正能量”,它是成功之路的通行证;而坏习惯则需要一生不断付出代价,它是生命过程中形影相随的索债者。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强化的结果。威特罗克认为,生成模式的前提是“人们倾向于生成与以前的学习相一致的知觉与意义”[2],“生成不是发现,而是一个理解的过程”[3],习惯就是这样一种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身难以察觉的。我们所谓的养成习惯,就是有意识施加压力的过程。养成几个好习惯,不一定能让人一生风光荣耀,但有助于人生过得舒坦充实。班主任要达观对待人生,也要引导学生有一样的认识,因为班主任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为学生安全生活和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教育和自身的表率作用来触动学生,让学生为其人生初稿合适着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他要设计班级建设的方向、制订各种目标、下达各项任务;班主任也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他要执行班级规划,采取各种措施以保障任务的完成。一个班级是由数十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组织起来的集体,班级不像军队那样下达命令即可雷厉风行地执行,不像司法机关那样有强制裁判权,班主任要和颜悦色,要瞻前顾后,要分别对待,这就使班主任随时随地处在问题中,所以摆在首位的是,应该有个思考的习惯,前瞻、清醒和自信地对大小问题、对已发生的和潜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班主任思考习惯的生成,重点在理解学生和着眼多赢。

1.理解学生

一个班主任,没有立法权和执法权,只有一丁点可怜巴巴的“行政权”,要“扬善惩恶”总担心力有不足。你在高台上俯察着别人,别人在高台下审视着你,虽然地位有高低,但距离是相等的,心的距离远了,话语入耳的力度就弱了,因此班主任能够打动学生的,就是放低身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满腹委屈地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十有八九是不理解别人,积行成习,积习成性,这很值得班主任注意。愿意倾听,善于对话,能够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乐意真诚向别人建议也倾听别人真诚建议,班主任将不会做得艰难。班主任之难,还在于他要理解的对象数量之多、行动持续时间之长。

2.着眼多赢

科技越发达,人要干的事情就越简单,连家政和理财都有专人替你打理,科技越发达,各种操作也越是傻瓜化,长篇的文章懒得看了,大的事务不愿碰触了,“有问题,找网络”变成流行时尚,思考变得越来越让人不耐烦,思考习惯越来越成为紧俏货。然而所有时尚都无法持久,能够持久的必然是能够展示人性价值的。班主任要使自身、使学生能够展示人性价值,就必须为学生的发展多做思考,就必须设法使学生拥有服务社会的正确心态和基础智能。要发展学生,就必须厘清有多少可以直接调动和间接调动的资源,就必须设法调动社区的、家长的、教师同伴的、学生的以及班主任自身的种种有利因素来帮助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一个大工程,每次为学生发展献策献力都是对献策献力者自身发展的一次推进,班主任在思考学生发展问题时,就要着眼于各方多赢。

行动

任何美妙的设想都要靠行动来落实,没有行动的思考只是浮荡的空中楼阁。有人思考了没行动,有人没思考就行动,有人懒得思考懒得行动,而班主任则必须积极思考谨慎行动,这也应当成为班主任的习惯。班级的人与事复杂烦冗,每天都有差异,每天都是质变的积累过程,等着事来了再应对的想法是被动的,班主任应该备有解决大小难易的问题和稳健可行的方案。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学生有各自的思想、禀赋和生活环境,成绩会有好坏,表现会有优劣,发展会有快慢,班主任的引导教育因之也必须有差异。因为学生还很稚嫩,心理承受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还有许多欠缺,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重大,难以返工重启,因此班主任的育人行动必须非常谨慎。习惯的生成,既会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受心理发展需求的影响。班主任就像一个公交汽车司机,就像一个运动队教练,要安全、要合作、要发展、要成绩,因此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班主任不能单兵作战,他应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业的成败、自己将来的成败不是教师、家庭、其他人或其他因素所能影响的,责任全在自己,使学生在学校就养成勇于担责的习惯。班主任的绝大多数行动都必须与他人合作,需要学生个体、教师同伴、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或学生群体的某些成员的共同努力,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群人。合作是人际间的一种理解过程,是不能“流失”的发展利器。行动是班主任达到目的的必经之路,班主任行动习惯的养成,重点在积极主动和着眼效益。

1.积极主动

改变自己总比改变他人来得容易,因为自己握有操控自我的权柄,自己又最了解自身的真实状态和发展需求。主动是改变自我的首选,而“养成”的关键前提就是主动。所谓主动,通俗地说就是先走出一步,任何主动都意味着改变现状,因为这是自觉自愿的,所以比起推动他人改变是要轻松一些。所有习惯都具有稳定性、自动性和约束性的特点,行动习惯的养成也脱不开这些特点,所以班主任必须进行自我教育,说服自己,训练自己,不断强化。管理学家说过,“热爱工作的人才会有所表现”,积极主动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积极主动地养成行动习惯应在全盘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以免像野牛闯进瓷器店那样后果不堪设想;积极主动地养成行动习惯还应确定做事的轻重缓急,因为对人生有大意义的事往往没有迫切的行动需求,意义轻微的反倒迫不及待。

2.着眼效益

凡有行动,都有一个结果紧密相随,这就是“效益”。教育事业最忌讳功利主义,但班主任工作最需要“功利”。《说苑》所谓“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就是古人对祸福的思考和行动;“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古人领略自然、感悟人生,这些思考感悟往往能够促使我们预估行动效益,影响我们行动的决心。行动速度的快慢、行动力度的强弱、行动次序的先后,往往受制于效益预期的大小,而班主任的算盘不能这么打。人生目标是大事,学生吵嘴是小事,几十个学生发展是大事,一个学生违纪是小事,通常情况是抓大放小,但班主任却无法不注重小事。安插“密探”,打听隐私,是正人君子所不齿,但班主任不得不做,因为信息越是及时准确,越利于班主任掌控全局,越利于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个体,只要不违法纪、无害习俗,又有何理由不能成为习惯呢?

评估

管理学家戴明说:“检查不能提高质量,质量在你检查之前已经被产生了。一开始就要把事情做好,这才是更好的办法。”[4]这个观点值得借鉴。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期末年终的一纸总结,更重要的是评估后适时的介入和动态的调控。善于处理大事的高手不一定是好的班主任,好的班主任很多行动都是悄无声息的。班主任工作做到了家,就能敏锐地发现各种或好或坏的苗头,前瞻性地评估后再拟定种种对策,把一件大事细化成很多小事情、小环节,一件一件解决,一步一步推进,有所不适就及时调整,不会与工作对象有激烈交锋,不必等到事情闹大了再出手解决,这种班主任具有亲和力、预见力和操控力。评估少不了思考,但班主任的“评估”与“思考”相比,范围更小,对象更具体,因果更清晰,衡量指标既定,追求目标明确。也因为它不够醒目,许多班主任轻视了养成评估习惯,随机性、随意性太多,从而影响了工作成效。班主任有评估习惯,就能每天发现学生新的变化,就能每天寻找到工作的时机,就能大大减少犯错。“理想都是随情况而变的”[5],有了评估习惯,班主任也就有了更加贴近实际的理想。评估习惯还可以调动班主任的许多积极因素,使班主任及时回顾所做的工作,发现契合预判的能增强自信心,发现偏离预判的可及时修正,对自身发展、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都能通过前后的比较找出更好的发展办法,并能以自己的表率作用使学生逐步生成这种习惯。评估是总结过去和开启未来的有效支撑手段,班主任评估习惯的养成,重点在于全面衡量和适时出马。

1.全面衡量

班主任的评估,不外乎人与事,但人与事的发展又是最难捉摸的,一点火花、一个念头,就可能导致崩盘,因此评估就得尽可能全面、深刻,班主任经常出现的不足就在“全面”上。司马光从才德来论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对评价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全面而精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被奉为圭臬,但如果知道康德至死都未迈出过所生活的城镇却能有世界性的影响,我们就会发现,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在论事上是有相当大缺陷的,人们常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班主任常常对“双优生”的某一个性弱点视而不见,对“双差生”的某一优势项目忽略不计,到了一定时间,班主任不难尴尬地发现曾经忽略的一丁点却影响着一个个体的命运,因此,选择性“遗漏”是要不得的。养成全面衡量的评估习惯,才能抓住影响学生发展的苗头。

2.适时出马

做事优劣的分野,在于运用的时机。班主任时常碰到错过时机的事情,在规劝早恋者、教育吵架斗殴者、引导优秀生改变主张时,班主任常因没在苗头未出或苗头乍出时择机出马,而在解决问题时费时费劲。时机就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有利时间窗口,人际间要解决问题都应考虑选择适当的时机,班主任处事也要根据现状进行综合评判后再确定最妥帖的出马时间点。时机是评估后给出的最佳介入时段,它与评估者掌握的信息、研究的能力和判断的水准紧密相关,评估者在任何一个点上有失误,都会造成出马时间的误差,从而造成局面的艰难甚至失控,大规模战役如此,小范围互动也如此。问题在于,最好的时机基本上是事后的分析,因为各种因素的配合难以如评估者所愿,所以做事的人通常只能够选择较好的时机。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种简单的“加载”,而是自主抉择后的逐步融合锻造。人的好习惯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近。班主任至少要注意在思考、行动和评估方面养成好习惯,这对自身发展和对学生发展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1]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8.

[2][3]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357,365.

[4]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邱琼,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66.

[5]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M].王清彬,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68.

猜你喜欢
习惯评估班级
班级“四小怪”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班级英雄
上课好习惯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