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涛,李 涛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发展困境与解决路径
王有涛,李 涛*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对办在地方的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目前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人才汇聚不多、办学资源不优等问题,影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积极面对困难、正视不足,抢抓机遇、强化内涵,多措并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发展困境;解决路径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综合大学医学院(部)和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两种模式。作为独立设置办在地方的医学院校,在高等教育多元、开放和竞争的格局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破解。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本科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74所,每个省份1-2所[1]。显然,他们承担着我国培养医学人才、推动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任。
在深化高教改革大潮中,这些医学院校都在为生存空间展开了激烈的“突围”。一是突破原有科类属性,向多学科转型。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互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医药卫生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2]。三是加强交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拓展国际办学空间。这些做法已经并正在取得实效。
(一)政策支持不够与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
1.“软环境”与“硬任务”难于保持有效一致。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解决升学率、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药产业提升等服务地方的“硬任务”。很多都要加分录取地方生源,而地方未出台配套政策。这既有地方财力、物力有限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不够解放,认为地方医学院校归属省管,多“取”少“予”的主观作祟,所以两者难以有效一致。
2.精英教育与大众化要求难于保持有效一致。当前,高等教育存在以规模、类型、层次“论英雄”并分配资源的现状,地方医学院校难以兼顾精英化教育的内在规律。要么追求“综合化”,要么寻求“规模化”,育人质量为社会诟病。此外,大众化教育造成入学标准大大降低,生源综合素质普遍下降,原有的精英化课程体系和学术标准难以适应大众化背景下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
3.政策制定与具体实践难于保持有效一致。“特色发展”是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倡导的发展模式。但在政策制定上,却极少体现对“特色发展”地方高校的鼓励与保障。一是国家高等教育法规政策大都由重点高校参与制定,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院校参与,难于兼顾地方医学院校发展,“分类指导”停于口头、流于形式。二是国家一直注重对重点高校、重点区域高校的支持,而地方医学院校难于有机会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引进与培养的高水平人才因此流失。
(二)财政投入不足与办学成本高昂的矛盾。
目前,高校拨款采取按学生人数拨款、专项补贴和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2]。地方医学院校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专项补贴申请和科研项目获批,都无法与重点大学和综合院校相比。加之,医学教育人财物投入大,生均办学成本高。所以,其投入和成本的矛盾显而易见。医学研究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一个药物或方法技术的深入研究,需要大笔经费支撑动物和临床实验,加之校企合作少、政府投入不足,致使医学应用研究难以走向应用,难以产生“大成果”。
(三)人才汇聚不多与增强综合实力的矛盾。
大学的发展既要有主观条件,也要有客观条件,既要有“高楼”,也要有“大师”[3]。没有学术性大师,就难以有高水平学术团队,助推综合实力提升;没有综合实力,亦不可能引进汇聚高端人才,两者辩证统一。其一,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欠账太多,缺乏良好的人才支持政策和措施。其二,经费紧张,相当部分地处欠发达地区,难于提供与重点大学和综合院校相当的物质待遇。其三,难于破解高校科研项目申报“马太效应”,很难争取到国家级项目和重大横向合作项目。其四,不同程度存在人才使用不当,相当部分陷入教学重压或进入管理层,没有精力专心科研。其五,临床教师诊疗任务繁重,难于有精力专心科研,塑造提升自己。
(四)办学资源不优与实现跨越发展的矛盾。
其一,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底子薄、历史短,在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化管理方面相对欠缺,在服务面向和发展空间方面存在局限。学校建设相对滞缓、内涵提升压力较大。其二,非直属附属医院关系是其体制上最大的一个特点[4]。地方政府没有理顺学校与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双方缺乏有效的办学契约维系。其三,学科专业单一,社会服务面向局限,支撑地方经济建设的融合性和紧密度不够,难于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
(一)吁请政策支持。
其一,成立地方医学院校发展联盟,定期联合吁请政策,引起主管部门关注。其二,构建区域地方高校联盟,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政府构建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地方领导联系制度、地方院校定期联合汇报制度,抱团争取支持。其三,充分发挥高知群体、民主人士以及各级人大、政协委员的作用,提交专项议案,引起政府重视。
(二)增强造血功能。
其一,向改革要活力。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实现绩效目标考核,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外,最重要的要解放人才引育思想。围绕“给位子、给帽子、给台子、给票子”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确定带头人,组建学术团队,设立培育基金,提供事业平台;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构建资源共享体系,形成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开辟“绿色通道”,引进使用一切高端人才。
其二,向合作要动力。适应医教协同发展新常态,探索构建融合式发展,凸显附属医院办学主体地位。推行临床学院与附属医院合一、干部交叉互认、经费投入与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目标考核等制度,明确教学、科研、医疗三者的关系,确保临床医疗与教学科研互为支撑反哺,实现人员互用、资源共建共享。
其三,向转型要助力。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和高级应用技术教育。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要紧跟“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步伐,选择条件成熟、可行性较高的医学及相关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育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结构、合作办学途径、教育质量评价、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现应用技术转型发展。
其四,向服务要张力。地方医学院校要密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聚焦点,结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特色和需求,找准社会服务的契入点、辐射点,诸如生物医药产业、社区医疗服务、流行病防治、医学再教育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形成重大成果,转化生产力,打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增长点。
(三)强化协同创新。
一是积极与部属高校建立合作友谊,构建对口帮扶合作机制,借助部属高校的优质资源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二是加强与同类院校的合作,搭建共建共享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协同发展。三是密切与区域内高校合作交流,构建合作联盟,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学科融合。四是紧密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调优学科专业结构,促使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高位嫁接与应用研究,增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耦合度;与地方政府、医疗卫生企业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借助社会资源促进发展,提升竞争力。
(四)注重特色发展。
从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杜威的“生活教育”、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与发现式学习”,到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斯滕伯格的“教师成长阶段论”等观点,都是大视野纵观教育[3]。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到底如何发展?其一,强化法治思维,树立规则意识,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其二,坚持理性定位,结合发展实际,密切地方经济社会、医疗卫生建设,合理定位办学类型、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面向等。只有定位准确,思路才能清晰,特色方能彰显,社会职能方可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事业发展的环境才会更好。
正视面临困境,积极寻求突破,是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从全新的角度和视野出发,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一定会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教育部.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3-5-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22/201305/151636.html
[2]林爱华,尹 梅,纪泽泉.浅析独立设置的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困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096-1098.
[3]宋文生,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困境与突破[J].华章,2011 (10):121.
[4]阮绪芝,地方医学院校科研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3,32(5):453-456.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Local Medical Colleges and solutions
Wang Youtao,Li Tao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HuBei,China)
Barriers of setting up local medical schools include policy,finance,faculties,and resources.The solutions include facing realities,seizing opportunities,reinforcing foundation.
founding an independent school,medical school,development dilemma,solution
G647
A
1002-1701(2015)07-0026-02
2014-09
王有涛,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