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探究

2015-01-31 10:31邱秀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专业化国际化

邱秀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探究

邱秀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医学教师专业成长有赖于有效机制的构建。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包括五方面内容: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强调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化方向;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创设医学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机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调,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医学教师管理机制;以教学团队为基点,构建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机制;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标杆,构建医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国际化;医学;教师专业化;机制

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两大命题,其宗旨均为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人才国际竞争力。目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各医科院校的高度重视。然而,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的安排和反思性参与与评价的引导、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参差不齐、教师群体学习氛围分布不匀,等等。究其原因,虽有多种影响因素,但构建有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国际化背景下促进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并形成有效机制,更有效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抛砖引玉,以期指正。

一、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强调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化方向

(一)先进教育理念反映教育规律,赋予医学教师专业成长更大空间。

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规律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也随之变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规律发展的彰显。在当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中,业界崇尚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成果导向的教育(OBE)、以小班教学为主以及以启发式和互动式为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重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力求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等等。而医学教师是医学教育的实践者,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通过医学教师的内化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受益于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促使教师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主动地投入各类前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获得站得高看得远的利好条件和实际效果,进而得到更广泛更高端的教师专业成长空间,最终受益于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国际化反映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赋予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好平台。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1],包括本土教学国际化、跨境教学国际化、本土科研国际化、跨境科研国际化和社会服务国际化[2]。毋庸置疑,教育国际化能促进医学教师更新思想观念、拓展创新思维、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习得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借鉴先进的质量和效率的评估标准。这极有利于医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教育国际化也意味着要求医学教育规范化和高层次化,这同样给医学教师专业成长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在为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专业成长的压力和动力。这恰恰能更有效地促进医学教师专业成长。因此,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必要强调国际化方向。

二、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创设医学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机制

(一)面对职业发展和教育生态的特殊性,个性化和多样化是医学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必然选择。

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其独特情形。首先,医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是关乎医生职业和教师职业的双轨制方式,其职业生涯发展要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繁重的工作任务致其精力和时间难以从容分配,教师专业成长因此常常勉为其难,缺少规划发展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其次,从教学生态视角来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外环境也不容乐观,譬如,其内部生态环境呈现出知识结构合理性和均衡性不足、教学运作的适应性和有序性不足的境况,其外部生态环境又有来自社会氛围、法制建设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压力[3]。如此种种特殊困境,决定了必须以人为本地赋予医学教师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唯有给予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才能真正有力有效地促进医学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机构。

发端于美国20世纪中期的教师成长中心被引入我国之后,被广泛称之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它专注于教师职业生涯中全面、系统、综合的持续性发展,旨在提高教师在科研、教学、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技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4]可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理应是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机构。在医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大有可为,包括协助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并实施发展计划和英语提升计划、适时地“量身定做”地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为医学教师提供培训、与教师讨论如何提高授课效果并进行教学评价以及撰写SCI,等等。

三、以积极心理学为基调,构建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医学教师管理机制

(一)积极心理学折射出和谐、创新和向上的价值观,能激发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积极的情绪体验、认知过程和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5]。在社会群体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更容易激发人们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快乐愉悦的情绪,有利于相处融洽和活跃思维。因此,在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过程中,可巧妙运用积极心理学折射出来的和谐、创新和向上的价值观激发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诉求和自我发展的原动力。

(二)积极心理学有利于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是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润滑剂。

积极心理学不仅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与肯定,而且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即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做到有效地预防,同时也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影响[6]。可见,积极心理学赋予更多理性和智慧。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为指导,既讲究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又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专业发展和个人志趣,这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使医学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机会,值得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广泛倡导。

综上所述,坚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构建一个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的医学教师管理机制,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仅可以发挥更好的积极引导作用,而且在调配资源和制定政策导向等管理层面同样能发挥积极作用。毋庸讳言,在当前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医学教师专业发展内外环境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更迫切需要这种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以彰显对教师的尊重和呵护,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及其自主发展的诉求,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四、以教学团队为基点,构建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机制

(一)教学团队是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型组织。

教师教学团队是具备共生关系的学习主体。身处其中的教师,有着深度合作与知识共享的各种机会,这既有利于激发和强化教师发展的主体意愿,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形成更适宜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又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营造教师合作文化,形成教师专业成长良好的生态环境[7]。可见,通过教学团队,构建共同愿景,建立伙伴关系,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这有利于教师养成尊重、创新、负责、奉献、理性以及团队合作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获得教学和学术上的长进,从根本上推动了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以教学团队为基点,构建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机制。

诚然,教师的精神成长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机组成。而教师群体的文化建设,有助于促使教师关注内在情感、认同和态度,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获得教师职业认同,增强使命感,从而实现教师精神成长。不仅如此,一旦形成教师的文化自觉,教师将更加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从而产生更强的使命感和发展的动力[8]。因此,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建设并形成有效机制非常重要。显而易见,借助教师教学团队特有的品质并以其为基点,从课堂授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切入,组建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有助于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氛围。

五、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标杆,构建医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一)教师专业标准是衡量师资水平能否确保教学质量的标杆。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地位的彰显,反映教师质量的内涵,是规范教师质量的逻辑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9],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能、职业道德、研究思维和合作意识等方面内容。虽然我国目前高校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和推行还处于早期阶段,然而业界已经取得共识,认为高校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和推行有助于激励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目标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主动地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因此,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标杆,以此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然而,具体到医学教师群体时,鉴于医生和教师双重身份造成的医学教师群体特殊性,包括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性以及教育生态状况的现实局限性等因素,则有必要适当调整当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以保护更多医学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力所能及的同时又有适当的发展空间以激发潜能。

(二)构建基于医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评价不仅是一种绩效评估,更应成为一种激励措施。从此角度看,教师发展性评价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是依据一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由主评与被评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运用评价面谈和发展性评价技术等方法,对被评的素质发展、工作职责和工作绩效进行价值判断,使被评在发展性教育评估活动中能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促进其专业发展,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10]。可见,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综上所述,构建基于医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践显示,构建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使医学教师专业成长受益匪浅。以笔者所在医学院为例,自学院2009年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之后,学院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的策略,着手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以其为依托,不断深入地全方位拓展所有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逐步形成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如,教师成长中心(CFD)发展迅速,坚持“量身定做”式地服务教师,及时根据教师所需开展各类培训,包括“一对一”培训、日常化制度化地举办教师沙龙和工作坊、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承办国内外教师发展论坛、鼓励教师参与成果导向教育等国内外医学教育研讨会。据统计,在2013-2014学年度中,除每周一次到各直属附属医院对有需求的临床教师展开“一对一”的个性化培训之外,CFD一共举办了67项专题培训项目,共86场次1689人次,其中有17场工作坊。本学年度中平均每位教师接受CFD培训约4.6次。此外,学院不仅设立教师境外交流学习制度,而且鼓励一线教师参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并蔚然成风,最终受益于学生。目前学院有多个学科和课程模块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并申报质量工程立项。经过几年努力,学院教师自我成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尤其是青年教师和临床教师,不仅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而且更加注重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重视先进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的应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我授课质量,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也更加积极和主动。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较大成效。

当然,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机制由初步形成到发展成熟还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这有赖于各方高度关注并投入更多物力财力和精力,促成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机制不断完善,最终受益于教师和学生,同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1]邱秀华.以国际化为依托,切实提高医学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7-8.

[2]舒 俊,李碧虹.大学教师参与国际化程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4所重点大学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4(5):37-41.

[3]邱秀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49-50.

[4]邱秀华.教师成长中心建设中应处理的问题[J].高教探索,2013 (4):147-149.

[5][6]龚光军.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 (9):72-78.

[7]陈雅玲.教师团队合作学习:生态取向的教师发展机制[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26-29.

[8]徐 莉.论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9-71.

[9]罗立祝.建立中国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102-105.

[10]崔玉平,危力军.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5(5):3-5.

Teachers’professional in the setting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Qiu Xiuhua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ial College,Shantou 515041,Guangdong,China)

Medial faculty development relies on effective long-term mechanism.For medical faculty development in the setting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ive components should be included:1.Advanced education philosophy as a guide,while keeping up with the world;2.Constructing individualized and multiple training mechanism depending on 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CFD);3.Constructing medical faculty management mechanism with scientific and humanity principles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4.Constructing faculty development culture based on Teaching team;5.Constructing faculty development assessment based on professional criteria.

Internationalization;Medial;Faculty development;Mechanism

G451

A

1002-1701(2015)07-0021-03

2015-03

邱秀华,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和医学人文素养培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AZH074)。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10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专业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