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研究

2015-01-31 10:31王立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交叉学术

王立峰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高校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研究

王立峰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交叉学科虽然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但其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科硬性交叉、长效机制匮乏、专业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不规范,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交叉学科的目标。完善现有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提升交叉专业设置级别、建立交叉学科教学梯队、重点培育“复合型人才”。提升高校交叉学科学术创新能力需要搭建交叉学科平台、注重学术团队建设、改革传统学科评价机制。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学术创新

教育部在《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研评价改革试点,持续推进科教结合。实施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前沿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立若干交叉学科研究中心。[1]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都可以在每个一级学科下归属于“相关其他学科”之中找到相应位置。每年的教育部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都为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席之地。可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交叉学科已经纳入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之中,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对交叉学科愈发重视。从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角度来看,检索中国知网(CNKI.NET),以“交叉学科”为主题搜索,从2000年至今共发现429篇学术论文。此外,交叉学科的专著近些年来也呈现井喷之势。各级高校也大都开设各种形式的交叉学科专业,使得交叉学科建设成为当下高校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特色经验。

抛开表面的光鲜与热闹,高校交叉学科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高校科研人员对此进行深入地剖析。

一、高校交叉学科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硬性交叉,“两张皮”问题显著。

学科能否交叉?是否有必要交叉?这需要科学地考虑学科发展的情况,学科整合后的目标是什么。很多高校的学科建设本身的基础和平台就不是非常牢固,学科建设和发展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盲目求创新。在师资力量、学术积累、科研资源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就大张旗鼓地发展交叉学科。这不仅是一种学术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反而减损了自身的学科优势,学科硬性整合之后,不会出现1+1﹥2的效果,而是“两张皮”,结果1+1﹤2。

(二)学科建设和发展长效机制匮乏,“短平快”式的跟风。

“交叉学科”并不一定就是前沿,并不一定就是创新,而是在既有学科资源基础上实现有目的的整合,发挥不同学科的协同作用,以解决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为旨向。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度稳固、人员梯队、资源投入的长效,不能仅仅考虑为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而刻意为之的功课。许多高校的交叉学科缺乏长远规划,盲目设计许多貌似前沿的专业,但忽略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导致因人设专业、因市场设专业、因招生设专业,导致专业两三年即昙花一现,后续发展难以为继。

(三)交叉学科认识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校很多交叉学科设置在本科专业,在招生时就强调为跨院系培养,并标注为双学位,标榜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综观这几年本科生就业状况,这种“复合型人才”并未受到社会的青睐,在用人单位看来,这类人才的专业基础不牢固,专业方向不明,“样样通、样样松”,基本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状态。从高校交叉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师资情况来看,往往并未实现真正的学科整合,往往是本专业课程与所交叉专业课程配比为1:1或2:1,教师只负责各自课程,难易程度自行把握,并非真正引导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的发散思维。从学生自身来看,这种“复合型”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总是产生一种被边缘的心态,面对传统专业的“正规军”,总感觉自己是“后娘养的孩子”,进而产生学业和就业方面的迷茫。

(四)专业评价机制不规范,交叉学科边缘化。

交叉学科往往属于热点、前沿或冷僻等领域,不具有多学科理论积淀并形成多元的思维是很难介入这一领域的,这就导致交叉学科往往曲高和寡,真正读懂交叉研究价值的知音太难寻觅了。交叉学科如何评价?传统学科的评价标准和机制确实很难对其给予真正客观、科学的界定。但在现实情况中,交叉学科确实处于所交叉的学科缝隙之间,左右徘徊,加之传统学科本身的历史地位,交叉学科边缘化在所难免。真正在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往往先前已经在传统学科中确立了自己的权威。真正处于尴尬地位的是那些初出茅庐,且有志于交叉专业研究并想要有所建树的学者,其背后所承受的默默无闻、孤军奋战的境况是常人无法体验的。

二、重新定位交叉学科的目标

如何完善高校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有必要先清醒一下头脑,追溯交叉学科自身的来龙去脉,客观地分析交叉学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才能把握脚下道路真正的方向。

什么是学科?有两种释义,即“一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一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2]学科存在的目的也就为两种,一为学术研究的需要;二为课程教学的需要。在西方中世纪,大学里面只开设了医学、神学、法学与艺术四门专业课程,相互之间界限很模糊。只有到19世纪晚期,大学逐渐进行世俗化改革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开始分门别类,颇具现代大学专业的雏形。据统计,至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学科在中观层次上已经发展出5000多种,许多交叉性学科不断丰富着传统学科的内容,衍生出各类子学科分支流派。可见,学科从其产生,就不断经历着分立、交叉、整合的一系列生成、发展、衰落、重生的发展轨迹。学科为什么分立或交叉,无外乎满足于学术与教学这两方面的现实要求。学术创新就是突破传统思想或理论的框架束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一学科领域的发展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其他学科连锁的创新。如“系统论”和“混沌理论”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即可见一斑。

近年来,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的成就大都建构在交叉学科领域[3]。而高校发展交叉学科,设置交叉专业,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显然还有另外一层目的,即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但现实情况中,对于高校的“一厢情愿”,社会显然并不买帐。更何况高校在设置交叉学科时,往往并未认真区分这类学科设置的目标是“学术创新”还是“培养复合人才”,总想“鱼和熊掌兼得”,最终哪项工作也都没有达到目的。就“学术创新”而言,必须要求学者打好本专业基础,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有对本学科通观把握之后,才能从容地跳出本学科,针对本学科的不足借鉴外来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交叉整合,其最终目的还是对原来的学科进行丰富和完善。这种学术创新的要求显然不能应用于处于本科和硕士学习的学生,而应针对于博士研究阶段或更高的层次,否则无异于“揠苗助长”。

同样,“培养复合性人才”也必须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之后,才能考虑个体情况适当地补充其他学科的养分,而不是现实的培养方式——多专业课程“填鸭式”灌输,这种培养模式只能导致学生对所交叉的专业都是“半掉子”水平。比如,很多高校设置的“生物化学”专业,招生时生源成绩就比其他专业高,还有的学校许诺保研和双学位,但四年培养下来,这类学生总体表现为“生物”专业不突出,“化学”专业也不突出,学业和就业前景都不甚乐观。

因此,高校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必须重新明确专业的目标,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是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做到有的放矢。更重要一点,不管如何实现学科交叉,必须要立足自己的老本行专业,只有首先学好、学精本专业,才能突破本专业框架,实现外部拓展,这才是交叉学科人才的优势所在。

三、完善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途径

(一)夯实专业学生基础,提升交叉专业设置级别。

所谓“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某一专业领域出类拔萃,但又同时知晓其他领域,满足“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求。很多高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就设置许多交叉学科专业,希望四年学习之后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做法初衷很好,但不太现实。学生四年时间修习两门专业,在有限时间里很多学生只能勉勉强强学完所有课程,但就培养效果来看,很多学生在本专业学习方面并没有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能有少数优秀学生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但大多数学生并不适合这种专业学习模式,最终学业与就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应设置在研究生阶段,并建议实施硕博连读,5至6年以上的交叉学科培养才能达到实现专业间的有效交叉和整合。

(二)建立交叉学科教学梯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交叉学科课题或论坛。

交叉学科教学的难度在于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全才,其可能在某一领域或研究方向上有所建树,但不可能通晓多学科领域。因此,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必须推行“双导师或多导师”制度,以主导师和辅助导师组成教学梯队,各导师也要突破学科界限,搭建跨学院的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此外,积极引导学生主持和参与由导师牵头的交叉学科课题或论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交叉学科专业的选拔机制,重点培育“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属于人才队伍中的佼佼者,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只有经过精挑细选、精心培养的少数学生才能达到交叉专业的要求。但现实中,很多高校把“交叉专业”、“复合型人才”作为大规模招生的宣传口号,把许多并不需要设置交叉专业的学科都硬性地整合,大规模招生后就是“放羊式培养”,长久以往,“交叉学科”这一招牌必然垮掉,交叉专业的学生必然不会受到社会重视。重塑“交叉学科”的声誉,必须重点选才、精心培养,实现“少而精”,提升交叉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四、提升高校交叉学科学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交叉学科的“学术创新”不同于“人才培养”,这是两个概念,也是不同的两个路径,高校交叉学科或专业设置一定要考虑本身最终实现的目的。比较而言,“学术创新”更难实现一些,是很难通过高校的量化指标、精心管理实现的,更多需要教师或学者本身的知识积淀、智慧头脑及有时的灵光一现,高校所能提供的应是一种宽松、自由的 学术环境。

(一)搭建交叉学科平台,加强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

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应发展交叉学科或专业,那样的话,只会导致交叉学科发展的泛化。交叉学科不是“边缘学科”而是强势资源的汇聚,综合型大学能够提供一定的科研创新条件,有门类齐全的多学科、有各种研究基地、有渠道多源的资金、有不同领域的学者。高校应尽可能设置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平台,为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开展交叉研究的契机,比如交叉学科论坛、交叉学科培育中心、交叉学科课题、交叉学科研究会等。

(二)注重学术团队建设,组建多学科领域的创新队伍。

众人拾薪火焰高,交叉学科真正发展,不能再实行以往那种“单枪匹马”或“散兵游伍”的状态,而应组建起正式的交叉学科或专业的学术团队。学术团队的组建应以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或专项项目为目标,由首席专家召集项目研究所涉及的各个学科的学者,并注重学术团队的年龄结构,“以老带新”。高校应给予学术团队以资金、管理、设施等方面的外部扶持。只有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化,才真正有利于交叉学科实现有机的协同与整合。

(三)改革传统学科评价机制,设置交叉研究学术委员会。

高校传统的学科评价方式人为地形成了学科间的壁垒,使学科间的鸿沟不断拉大,并逐渐使学术评价“山头化”,即专业间互不认同,相互贬低,但凡涉及其他学科的学术评价,“外行”与“内行”泾渭分明。现实中,交叉学科研究很尴尬地处于各专业传统阵地之间,“里外不是人”,长久以往,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学者必然要抛弃原有理想和研究旨趣。如何改变交叉学科评价这一困境,需要高校重新规划和设计学科管理和评价机制,专门成立交叉学科学术委员会,就交叉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召集各领域专家共同商榷。委员会在评价交叉研究成果时,应抛弃本学科的学术标准,从该项交叉研究所达到研究目标和价值角度给出客观的评估。

[1]教育部.教育部 2013年工作要点.[EB/OL].(2013-01-23)[2014-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 s5987/201301/t20130123_147136.html.

[2]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29.

[3]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55-59.

G649.21

A

1002-1701(2015)07-0001-03

2014-06

王立峰,男,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法政治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4JL012);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编号:2014LZY018)。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01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交叉学术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