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5-01-31 05:04:45刘丽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肝性果糖病患者

刘丽杰

31例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刘丽杰

【摘要】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 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肝性脑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肝性脑病患者恢复良好,2例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性脑病的治疗重在消除诱因,应用综合治疗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肝性脑病;临床治疗

作者单位: 151500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人民医院

肝性脑病(HE)也称之为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是肝病晚期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肝性脑病患者,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0~68岁;其中肝硬化12例,重症肝炎19例;患者均神志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吐字不清,少数嗜睡,行为失常等症状。

1.2方法

1.2.1一般治疗 进食应以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主,保证足够热量的摄取,以糖类为主要食物并给予丰富维生素,蛋白质应该以植物蛋白为主,这类蛋白含支链氨基酸较多,能增加粪氮排泄。避免粗糙的食物,防止食管以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少进食或不进食动物蛋白,脂肪也应该尽量不食用,注意保持排便通畅。

1.2.2消除诱因 肝硬化时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大脑对药物的敏感性就会增加,经常不能耐受以下药物,麻醉类、止痛类、催眠镇静类,容易诱发肝昏迷[1]。当患者有躁狂不安或者是抽搐的时侯,禁止使用吗啡、哌替啶、水合氯醛及速效巴比妥类药物,可以减量使用地西泮,或者是苯海拉明、异丙嗪等镇静的药物。积极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控制感染,避免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度的失调,不使用含氮和对肝有损伤的药物。

1.2.3减少肠内有毒物质的生成和吸收

1.2.3.1 灌肠或导泻 清除肠内的积食积血等或者是其他含有氮的物质,通常用食醋50 ml中加入200 ml生理盐水来清洁灌肠,切忌使用碱性肥皂水灌肠,也可以选择用乳果糖500 ml保留灌肠。口服或者是鼻饲25%硫酸镁30~60 ml来导泻。

1.2.3.2 抑制肠内细菌 减少氨的形成新霉素是被最常应用的,可每日2~4 g分次给予口服,但不应超过1个月。其他药物例如甲硝唑200 mg,可每日4次,其疗效与新霉素相似,也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氨苄西林也可选用,其他对抗肠内细菌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乳果糖:口服后经结肠被细菌分解呈为乳酸以及醋酸,使得肠内呈酸性状态,这样即可减少氨的形成还有吸收,并且还有轻度的导泻作用,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切忌使用新霉素者或者是需要长期治疗者尤其注意,一般可每日45~60 g,分次服用,以每日排2次软便适宜;但是此药物的缺点就是肠内产气,易发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2)乳山梨醇:是与乳果糖类似的双糖,容易保存,其疗效也与乳果糖相似,每日剂量30 g,分3次口服。

1.2.4降低血氨 常用的降低血氨类药物有以下几类:(1)谷氨酸钾(每支6.30 ml,含钾量34 mmol/L)、谷氨酸钠(每支20 ml,含钠量34 mmol/L),每次40~80 ml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根据血钾以及血钠调整两种药物的比例;在尿少的时侯需慎用钾剂。(2)精氨酸,此物为酸性,每日10~20 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可以促进氨合成尿素,降低血氨。(3)鸟氨酸与门冬氨酸复合制剂,有显著降氨作用,有助于肝性脑病的恢复,每日静脉注射20 g。

1.2.5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静脉或者是口服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液,用以纠正氨基酸代谢的失衡,通常的用法是支链氨基酸每日500~1 500 ml,缓慢静脉滴注。

1.2.6减少假性神经递质 左旋多巴和溴隐亭,理论上可减少脑内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实际效果不肯定,可试用。

1.2.7其他对症治疗 包括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呼吸道通畅,保持脑细胞功能,防治脑水肿,控制细菌感染等综合治疗。

2 结果

29例肝性脑病患者恢复良好,2例出现并发症,随访半年~3年,取回病例27份。

3 讨论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为止尚未完全明了,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肝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侧支循环或手术分流,致使各种肠道毒性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3]。大多数的肝性脑病都是由各种类型的肝硬化所引起的,而其中病毒性肝炎以后肝硬化最常见;其次为重症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引起的爆发性肝功能的衰竭;很少数的病因包含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的脂肪肝、门体分流术后等。大多数患者都有很明显的诱因,例如上消化道出血、放腹水、摄入蛋白质过多、便秘、感染等。急性肝衰竭所导致的肝性脑病患者的脑部通常没有明显的解剖异常,脑水肿是本症的继发性改变。慢性肝性脑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大脑、小脑、灰质以及皮质下组织的原浆性星形细胞肥大还有增多。病程较长的患者大脑皮质会变薄,神经元以及神经纤维消失皮质深部有片状的坏死,甚至会累及小脑以及基底部。要积极防治肝病,避免能诱发肝性脑病的所有因素[4]。严密观察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前驱期和昏迷期的表现,尽早进行有效的对因、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盛吉芳. 肝性脑病的治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2(5):306-307.

[2] 李睿,郭绿云,余利荣,等. 乳果糖及微生态制剂对轻微肝性脑病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1):14-15.

[3] 邱玉琴. 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 1368-1369.

[4] 黄芸,谢德芬,田茂容. 两种不同剂量灌肠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08,29(11):951-952.

Experience Clinical Treatment of 31 Case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LIU Lijie Lanxi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ihua 151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ethods Selected 31 case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ata from Octo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29 case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good recovery, 2 cases of complications and no death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focuses eliminate incentives ,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was applied .

[Key words]Hepatic encephalopathy, Clinical treatmen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3.116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3-013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75

猜你喜欢
肝性果糖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14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9:12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食品界(2019年8期)2019-10-07 12:27:36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3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6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0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6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