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例小儿尿崩症的治疗

2015-01-31 04:31:39张玉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尿崩症加压素药品

张玉芹

浅谈20例小儿尿崩症的治疗

张玉芹

目的 对小儿尿崩症及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患有小儿尿崩症的患儿26例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26例患儿均可痊愈。结论 小儿尿崩症经过治疗,可以取得明显有效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采取因病治疗与药物治疗等方法。

小儿尿崩症;临床治疗

尿崩症是由于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液浓缩功能导致的表现为多饮、多尿、尿比重低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小儿尿崩症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患有小儿尿崩症的患儿26例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男患儿17例,女患者9例,年龄范围为13个月~15岁。平均年龄为6岁。26例患儿均因多饮多尿等临床表现就诊。

1.2方法

1.2.1针对病因治疗 当患者存在原发病灶时,一定要针对其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患儿是因颅内生长肿瘤所致CDI,要考虑进行切除手术。当患者确定患有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后,要对其是否缺乏其他垂体激素进行仔细的观察。若患儿渴感正常,则应保证其充分饮水,但是一旦发现患儿表现出脱水、高钠血症等表现时,要进行缓慢给水,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1.2.2药物治疗 鞣酸加压素:又称长效尿崩停,药品呈混悬液,使用前要对药品轻微加热,均匀摇晃后对患者进行深部肌肉注射给药治疗,建议剂量,使用初期0.1~0.2 ml,药品作用可持续3~7天,一般情况下再次进行给药要在患儿的病症重复出现之后[1]。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调整用药剂量,同时注意对患儿的饮水量进行控制,以免水中毒情况的发生。1-脱氨-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此类药物为经过人工合成的AVP类似物。该药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较弱,药效一般持续8~24小时左右。鼻喷剂类药物浓度为100 µg/ml,建议使用剂量为每天5~15 µg,每日经鼻腔滴入1~2次即可,需注意用药前要对鼻腔进行清洁,再次给药要等到患儿病症再次出现时,逐渐增加药量,直至达到一定满意效果后,减少使用仅作为维持用药即可。也可选择肌内注射进行治疗,药品制剂每毫升4 µg,建议每日给药1~2次,每次0.2~1 µg。口服片剂,常用药品为醋酸去氨加压素,每次50~100 µg,每日2次。 上述药品中DDAVP的副作用较小,但偶尔也有患者表现头痛或腹部的不适。

1.2.3其他药物治疗(1)氯磺丙脲:该药的主要作用为对肾脏髓质腺苷酸环化酶对AVP的反应的增强。建议用量为每日150 mg/m2,一次性口服给药,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白细胞减少、损害肝功能、出现低血钠或水中毒症状等。(2)氯贝丁酯(clofibrate,安妥明):主要作用为增加AVP的分泌及加强AVP的作用。建议规格为每千克体重每日给药15~25 mg,分次进行口服,该药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及肝功能的受损等;(3)噻嗪类利尿剂:常用药物为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建议每日按体重每千克3~4 mg给药,分3次顿服。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要做到限钠补钾,该药品对轻型或者部分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若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肾小管的浓缩功能进行伤害。(4)卡马西平:具有使AVP释放的作用,建议用药规格每日按每kg给药10~15 mg进行,但此药有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乏累、眩晕、肠胃反应及肝损害与白细胞减低等。

2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26例患儿均可痊愈,患儿尿量恢复到了正常范围内,临床症状消失,并取得了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临床上本病可在任何年龄段进行发病,发病率男孩高于女孩。大部分发病急。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和多尿等症状,且尿液为较固定的低比重尿。有些重症CDI患儿每日的饮水量甚至达到每千克300~400 ml,统计发现患儿尿量与饮水量趋于一致。有时还会出现夜尿频多症状,甚至遗尿,婴幼儿患者烦渴时常常哭闹不止,不肯吃奶,给水后慢慢安静[2]。对于小儿尿崩症的诊断可凭借临床上患儿烦渴、多饮和多尿症状,还有血、尿渗透压的测定、禁水和加压素试验及血浆AVP定量等辅助检查来进行确诊。在临床上还要和其他临床表现也为多尿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高渗性利尿比如糖尿病、肾小管酸中毒等病,可以凭借两者的尿比重、尿渗透压、尿酸碱值等以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高钙血症,常多见于维生素D中毒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低钾血症,主要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腹泻,Bartter综合征等。继发性肾性多尿,一般表现在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发生时,使慢性肾功能减弱从而导致症状的发生。原发性肾性尿崩症是X连锁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相关基因(AVPR2和APQ2)突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体对AVP的作用不再敏感所引起的。发病年龄和症状表现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患病严重者在出生不久就会出现疾病症状,常表现为多尿、脱水、体重不增、发于迟缓、发热、末梢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患病程度轻者一般发病也较晚,对患儿施行禁饮时,可有高热、末梢循环衰竭、体重迅速下降等明显表现症状,进行禁水、加压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均不会对尿渗透压进行提高。精神性烦渴症也称为精神性多饮。此病较少见于儿童,其发病常有精神因素的存在。大多数起病呈渐进性,多饮多尿等临床症状都为逐渐加重,但患儿较少进行夜间饮水,且不会发生因烦渴出现的清醒症状,有时会出现缓解。患儿血清钠和渗透压均处于正常低限,由于患儿分泌AVP能力正常[3]。

[1] 范朝瑜,向承发. 小儿中枢性尿崩症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5):401-402.

[2] 柳岚,雷闽湘,黄卓,等. 尿崩症159例临床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5):612-613.

[3] 洪茜萍. 中枢性尿崩症50例病因及治疗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4):257-258.

On the Treatment of 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es Insipidus

ZHANG Yuqin, Mul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aerbin 151900, China

Objective Its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sipidus in children are discussed. Methods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treated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26 cases of pediatric diabetes insipidus in children explore analysis. Results After clinical treatment, 26 cases of children can be cured. Conclusion Pediatric diabetes insipidus after treatment,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ten take treatment of illness and drug treatment methods in clinical practice.

Diabetes insipidus, Pediatric clinical treatment

R720.5

B

1674-9308(2015)09-003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9.032

151900 哈尔滨市木兰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尿崩症加压素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突然尿量异常增多,可能是尿崩症
家庭医药(2021年15期)2021-12-01 22:46:06
突然尿量异常增多,可能是尿崩症
家庭医药(2021年8期)2021-07-28 23:18:42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特点及诊断工作探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
多喝水也能防治糖尿病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2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6
感染性休克后期血管加压素分泌调节异常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