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礼辉
(遵义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563002)
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及其蕴涵的意义探析
袁礼辉
(遵义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563002)
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规范和制约着仡佬人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行为,规范和制约着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言行。迄今为止,它仍为相当多的遵义仡佬人所遵循,是遵义仡佬人进行自我伦理道德教育的独特形式,是维护仡佬族社会安定、和谐的巨大约束力,有利于维持其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意义
遵义仡佬族跟其他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在社会生产的实践里,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出现过诸多的禁忌,规范和制约着仡佬人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行为,规范和制约着仡佬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言行,也规范和制约着仡佬人在祭拜仪式中的言行。迄今为止,遵义仡佬族禁忌作为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仍为众多仡佬人所遵循,成为其进行自我伦理道德教育的独特形式,是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巨大约束力,在当下,仍蕴涵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结果,是对人言行的避戒和约束。它产生于早期的人类社会,一直伴随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禁忌
在“禁忌”中,“禁”与“忌”是相通的。在孔颖达《周易·夬·疏》里说:“忌,禁也。”[1]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也说:“禁,吉凶之忌也。”[2]“禁”与“忌”的相通之处就在于禁、忌的原由和效果方面。然而,在“禁”、“忌”的主、客观方面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就“禁”来讲,许慎《说文解字》说:“禁,从示林声。”“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2]所以,林、示之禁,多指“禁止”的意思,且一般是指君上(社会)或神祇(宗教)的外力干预。就“忌”来说,许慎《说文解字》说:“忌,憎恶也。从心己声。心者,人心土藏在身之中。”又《广韵》说:“己者,身也。”[3]故,己、心之忌,多指“抑制”的意思,一般是指基于自我情感的避戒行为。
禁忌,作为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世界学术界统称作Tabu(或Taboo),汉语译音为“塔怖”或“塔布”,其意指禁忌、忌讳或戒律。禁忌一词,《汉书·艺文志》记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4]《后汉书·朗顗传》记载:“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5]这里的禁忌和“塔怖”的含义是一致的,是“禁止”或“抑制”的意思。禁忌是指“神圣的”或者“不洁的”、“危险的”一类事物,以及在言行上被“禁止”或者心理上被“抑制”的一类行为控制模式,两者是相通的。所以,“禁忌”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禁约力量。
(二)民间禁忌
“禁忌”建立在人们一致尊崇的共同信仰基础之上,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禁约力量,属于一种民间自然状态下的禁制形态,可称作“民间禁忌”。任骋曾说,所谓民间禁忌,主要是指一社群内共同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又是基于该社群中最广大的基本群众的。一般说来,它不包含社群中的上层文化,亦即社群中一小部分精英文化的特殊禁制。但是,这并不是说一社群中属于上层文化圈子里的人是能够被排除在民间禁忌共同信仰的的基础之外的。他们不但是基础(基数)之一(部分),而且往往也是难以完全彻底地摆脱其观念的影响的。[6]此外,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受封建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许多民间禁忌被封建统治阶级道德化、义理化,甚至是法律化、制度化之后,并将其写进了典籍之中,在为其统治服务的同时,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为。
遵义仡佬族是遵义的土著,最古老的民族,从古至今信奉“天地能显灵,世上有鬼神”,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特别注意“犯鬼神”或“犯忌”,在许多方面都存留着诸多的禁忌,以提醒在做事的过程中、在说话的时候要遵循禁忌规戒,做到别“犯忌”,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据悉,遵义仡佬族禁忌涉及范围较广,每逢节日、农时、婚丧以及在祭祀中有禁忌,甚至对妇女及婴儿还有特别的禁忌。
(一)节日禁忌
1.春节禁忌(春节其间):除夕夜吃年饭忌倒汤泡饭,如犯了做庄稼活、外出远行都要遭雨淋。正月初一不能说“上山”、“抬出去”、“穷”、“输了”、“亏了”、“死”、“挨刀”、“没得”及“混帐”等不吉利的话,否则,这些“破口话”要应验。忌扫地、倒污水、倒拉圾在门外,犯了就会把金银财宝倒走,影响全年收入。忌用吹火筒吹火,如犯了庄稼要被大风吹倒。忌打骂小孩,犯了会使小孩更淘气。不得下地采青,须经初三“开山祭祖”仪式的“炒糍粑”、锄地后方可下地劳动或到地里摘菜,到山上砍柴割草。初一不得生火煮饭,全部吃年三十晚煮好的饭菜,其意是“年年有余”。初一不准在家里做针线活和梳头,以防出事难疏通。正月初八不得煮饭,因当天是粮食纪念日。初一到正月十五日前不得搓麻绳,以防有事越办越长,难于了断。
2.“祭树节”禁忌:对遵义仡佬人而言,祭树就是祭祖,每年三月初三进行,通常在祭拜时,除主持人外所有在场的人不得随意说话,并且,祭拜的供品在祭拜结束时必须要在树下吃完,不得有剩余、不得带走。另外,仡佬人在这天不上山砍柴割草,否则是对山神的不敬。
3.“祭(敬)牛节”禁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即“祭(敬)牛节”,这天是牛的生日不得让牛劳作,同时要喂精饲料,可使牛力倍增。
4.“吃新节”禁忌:忌讳碰上陌生人,万一碰着,陌生人只准吃不准说话。八月十五吃新节前,祭祖食品客人不得食用,不得吃新米、小米和高梁,且新成熟的都不得拿进家,收割后只放在门外,过节后再拿进家。
(二)农时禁忌
1.打(立)春日,忌别家已婚的妇女入自家门,犯忌要扯铧毁犁影响生产。2.在立秋日,禁止农事活动,否则到地头干活会碰上邪气,粮食无收,即“一年踩秋,十年不收”。3.在春分日,忌上山砍柴。4.逢戊日忌下地干活(忌戊)。5.遇农历干支中的“牛日”(丑)、马日(午),忌插秧动土。
(三)生活禁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主培养兴趣、主动参与实践、充分运用学习时间、问题处理情况、疾病诊断及鉴别水平评分低于C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平时忌站和停在门口或坐在门坎上。2.家有远行的人,不能说不吉利的话。3.不得从野外拿火进家,视此为“鬼火”,犯者会引来不幸。4.忌别人在家里哭,否则哭神带进家里要损人丁。5.严忌夫妻在别人家里同房,有“宁可让人停丧,不可让人成双”之说,犯忌者要向主人赔礼道歉,须请道土做斋三日祈神驱邪。6.未婚男儿忌食猪蹄,说猪蹄专叉老丈人,犯了谈不成婚事。7.忌说人短处、隐私和生理缺陷,忌直呼尊长姓名,忌说有妇男子脑壳尖,请妇女拿瓢,忌说瓢(嫖)而说舀。8.逢媒人忌说媒(迷)改呼“三百杯”。9.翁媳忌耳语,兄与弟媳忌说笑,老人公在灶前忌说烧火,要改说燃火或传火。10.杀“老人猪”时,套猪绳不得顺手搓,须手反搓;杀猪须在天黑时进行,严禁旁人看见,且猪毛也要烧掉;家人吃猪肉时不准说话,三天之内不准陌生人进屋。11.请“七姊妹”活动时,不得让吃过狗肉者扮演,否则会污秽祖先;忌父母双亡者扮演,否则进入通灵状态后将会被其亡父母收留,不再回到阳间。12.他人新修房屋的正门不能与自己家房屋的正门相对。13.忌自己房后他人葬新坟,俗语叫“不怕坟前修新屋,就怕屋后葬新坟”;忌他人新坟在视线范围内正对自己的房屋。14.忌砍“风水林”;忌他人在自家堂屋门前栽种树木;“神树“下不得大小便,犯了就会生疮。15.屋内不准打伞戴笠;忌试穿别人新衣服,民间有“试了新、恨断根”之说;男人忌摸头,女人忌摸腰。16.办喜事忌吃羊肉和磨芋豆腐,因它们是短命菜;乘车忌说翻;过渡忌说翻、沉、落;煮酒熬糖忌说酸;烧砖瓦忌说红。17.手艺人忌坐在晒晾的裤下,俗言“裤无洁处”,“裤下一蹲,邪缠终身”。18.养蜂人家请吃蜂糖忌言“多谢”、“走了”、“再见”等,犯忌后蜜蜂要高飞远走。19.在祭山神、祭树等仪式中,只能讲仡佬语不得讲汉语,如不慎说上一句汉语,法事不灵,仪式须重做,且所需费用全由语误者承担。20.在神龛上不得摆放辣椒,放了后会头痛;不得放狗肉,放了会瞎眼;不得放剩下的食物,放了就乱嘴舌。21.产妇或孝子不得入屋内,命运不济的妇女以及婴儿不得进堂屋(产妇产后满30天、婴儿满33天之后方能走过神台)。22.吃狗肉、鸡肉后不得摸石磨、簸箕、舂米碓、筛筛子、囤谷箩等,摸后会“犯祖先”。23.在敬祭神明时,不准小孩吹嘘打哨,大人也不准高声喧哗。额头发际低矮(俗称花星子低)的人晚上应少出门,否则易见鬼。
(四)结婚禁忌
1.婚前禁忌。凿齿习俗是仡佬先民的遗俗。据《说蛮》载,仡佬族女嫁必折二齿,否则恐妨夫家。俗称之为打牙仡佬。清人田雯在《黔书》中说:“(找牙仡佬)女子将嫁。必折其两齿,恐妨害夫家也。”2.结婚忌新娘在月经期,有“骑马拜堂,家破人亡”之说。3.结婚时,送亲客离开男家归回时,忌言“二回再来”,送亲客听了认为是在挖苦他们,会发生吵骂。4.儿子结婚拜堂时忌父母在屋,父母必须远离躲在山上,待拜堂完才能回家,以求其后家庭和睦。
(五)丧葬禁忌
1.在外凶死者,其尸体只能在屋外搭棚停留待选日出山;戴孝期间不得参加婚喜或满月酒,以免办喜事家不高兴;死人实行一次葬,如葬二次会影响下一代子孙的兴旺;埋葬时剩下的木料等物不能拿来重复使用。2.办丧事忌食海椒(即辣椒),海椒红色主喜,若犯忌后代会出红眼病;丧家忌贴红对子,亡人的阴魂见门上现红,不敢到佛堂受供。3.出丧忌丢“买路钱”,仡佬人居住的土地是其祖先“开荒辟草”得来的,如丢“买路钱”就否定了祖先最早开拓这片土地的功绩。4.丧家忌推磨,给死者穿洗忌洗背,着孝帕忌入他人宅。5.父母临终忌妇女在身旁,父母亡故安葬时不许妇女靠近墓坑,安葬后送葬人忌走原路。6.丧事中开灵的十二坛法事必须在一晚上做完,严禁至天亮后接着做,否则法事无效。7.妇女产中死者,忌从有门的地方出丧,必须打破墙壁抬出,否则侮辱门神会遭不幸。9.老人亡故称过逝,孩子死了应说“丢了”,忌说“死”字,以示对死者及其家属的尊重。
(六)妇女及婴儿禁忌
1.新媳妇吃饭不得早于公婆,儿媳和弟媳不得与公爹、伯伯同桌吃饭。2.新婚成礼时忌孕妇在堂;新婚洞房中的床铺忌孕妇触接,犯了影响新媳妇的生育;忌未婚姑娘在新娘的床上坐(新娘未坐前不能坐),犯了会影响新婚夫妇的关系。3.儿媳不能上楼睡觉,不得从公公和丈夫、哥的面前经过。4.忌女儿回娘家分娩;家有孕妇忌砍门槛,不能到井边挑水,忌随意钉铁钉、忌堵塞耗子洞和搬动物件,否则会钉伤胎儿;堵塞耗子洞生下的孩子大小便不通;搬动东西绊动了“占方”,孩子生后五官不全。5.产妇未满月忌跨大门槛、忌串户、忌向别人借物;妻孕夫忌打蛇和抬丧;头年瓜果忌孕妇采摘。6.妇女怀孕期内忌吃猪羊肉和鱼,认为吃猪肉者生婴儿会患母猪疯,吃羊肉生下的婴儿会得羊癫疯,吃鱼婴儿口中会常吐泡沫。7.孕妇忌吃母猪肉和水牛肉,吃了母猪肉生下的孩子要害母猪疯,吃了水牛肉生下的孩子鼻子“瓮”(说话不清)。8.妇女生小孩,四十天内忌有身孕之妇女进产房,否则会带走婴儿“口粮”。9.四月逢虎、逢猴日,男子赶牛到田里,犁地三转即收工回家途中忌遇见妇女。10.男人谈话时女人不能从中间穿插而过,男客人进门时妇女就必须离开(老年人除外)。11.祭祀祖先和财神时禁止妇女参加,否则是不礼貌的。12.婴儿在三岁前不得出远门,非出不可的要事先选好日子,并在孩子的上衣或帽子上用红线穿针别上,背带挂一把剪刀和在额头正中用锅底墨划“十”字符号以避邪。
(一)有利于遵义仡佬人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是其长期经验的积累及世代相传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遵义仡佬族的文化面貌、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发展轨迹。作为一种自发的、非理性的又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所具有的实在的体验性不仅使同一时代的遵义仡佬人对禁忌中的文化传统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还使下一代人的子女在禁忌文化现象的影响下,从小耳濡目染,成人继承发扬,世代相传,永不间断。如,在“丧葬禁忌”中遵义仡佬人一直忌丢“买路钱”,其意是指仡佬人居住的土地是其祖先“开荒辟草”得来的,是对其祖先最早开拓这片土地功绩的肯定。
(二)有利于指导遵义仡佬人的生产和生活
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在其产生、发展的初期,源于遵义仡佬人对自然界的恐怖以及对自身诸多情况的无知,它含有迷信的成份,可更多地包含着仡佬先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在生产、生活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自然界及其自身生命朴素的解读及初步感性的认识,是仡佬人非理性思维的结果,有利于指导遵义仡佬人的生产和生活。在今天我们看来,尽管这些经验和认识显得有些幼稚甚至也很可笑,可在当时对于仡佬族先民来说,是其认识大自然的最好的也是无法替代的方式,对于维持其生存、生活以及发展生产、繁衍后代都至关重要,是十分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有利于遵义仡佬人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遵义仡佬人民间禁忌中,常被告知或提醒“别这样做,或别这样说,以免发生什么事。”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样做”与“什么事”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但经过遵义仡佬人世代相承,它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制约或左右甚至规范着人们的言行,这就是遵义仡佬人民间禁忌所起的作用。出于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各种禁忌也就应运而生,遵义仡佬族先民率先垂范,仡佬人人人遵守且代代延续、相传,这样,就建构起了遵义仡佬族和睦的人际关系及和谐的社会秩序。
(四)有利于遵义仡佬人避险、避祸从而实现自我保护
为了达到避开危险和祸患的目的,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在许多场合、时候会营造出各种神秘的气氛,使各种各样的禁忌事项呈现出危险的状态,提醒人们在婚嫁、生育、丧葬、祭祀等仪式中或在接触某事物时必须谨小慎微、小心行事,否则,犯忌者将受到惩罚或遭致不幸。这样,在生产生活中,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便具有了自我保护的作用,有利于遵义仡佬人避险和避祸。
(五)有利于遵义仡佬人社会的整合
为了保护人与社会的和谐性,就需要有一定的秩序来制约或规范个体或族群的言行,而禁忌就是维护这种秩序的有效手段。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早已是约定俗成、妇孺皆知,无论是“婚姻禁忌”、“丧葬禁忌”,还是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禁忌,遵义仡佬人大都知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都晓得哪些应该说、哪些不该说,明白犯忌后带来的后果。由此看出,遵义仡佬人民间禁忌有利于调整遵义仡佬社会人和人的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秩序,有利于遵义仡佬人社会的整合。
总之,遵义仡佬族民间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遵义仡佬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它是遵义仡佬人时间与经验的积累,它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有着鲜明的黔北地域特征以及民族文化特征。它规范和制约着遵义仡佬人的言行,有利于维持其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不过,其中带有的一些神秘、迷信的成份及性别歧视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遵义仡佬人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增加,以及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保留和传承其禁忌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之外,其不合理的因素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随之逐渐消失。
[1](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3](北宋)陈彭年,等编修,周祖谟(校本).广韵[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4](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南朝)范晔编撰.后汉书·朗顗传[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
[6]任聘.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徐国红)
An Exploration of the Folk Taboo and Its connotation of Gelao Nationality in Zunyi
YUAN Li-hui
(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the folk taboo of Gelao nationality in Zunyi has become a kind of restriction of Gelaoers on tapping nature and on Gelaoers’production and life.To date,as a unique form for Gelaoers to conduct moral education,it is still followed by them;besides,it can exert great functions of keeping the society of Gelao in good order and maintaining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traditions.In short,it contains many realistic meanings.
Gelao nationality in Zunyi;folk taboo;meaning
G127
A
1009-3583(2015)-0079-04
2014-12-06
2014年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JD2013214);遵义师范学院2013年度“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科研基金项目(WJ2013028)
袁礼辉,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仡佬族文化,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