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课

2015-01-30 18:16严龙梅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造字本义甲骨文

高中历史的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很简单,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教学过程与方法上能不能有新突破呢?每次第一节课我都会介绍“历史”甲骨文二字导入新课,所以能不能根据围绕《甲骨文小字典》做个全新的教学设计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1.通过甲骨文“历史”导入新课。

2.通过甲骨文“夏、商、周”了解先秦王朝的更迭概况;通过甲骨文“燕、鲁、齐、卫、晋、楚、陈、宋、”和“嫡、庶”来渲染气氛,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通过甲骨文“王、占、贞”介绍分析,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本课运用的甲骨文字边讲解边书写。

课堂教学呈现与分析

(一):新课导入

呈现:甲骨文“历史”二字。

师:习主席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今天和大家第一次见面,我想让自己的历史课给在座的各位留一个独特的印象,也想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所以我们首先先探讨这两个字:。

生:哇!甲骨文!什么字呀!(学生惊呼一片)

师:第一个字上部像什么?(生:木!)不是,跟木相关,只不过头太重,上部有沉甸甸的穗状物,是什么字?(生:禾!)下面是,它像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生:像脚?)上部两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表示脚步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表达的意思是经过每一块庄稼田。引申意是什么?

生:引申意为经过、经历,所以第一个字是“历”!第二个字我猜是“史”!

师:对!第二个字《说文解字》中称“从又持中,中,正也。记事者也”。甲骨文=(中,即“仲”的本字,仲裁决断)+(又,手,持笔记述),表示仲裁并记述。造字本义是在星象观测、凶吉卜筮等重大活动中做出论断并记录在册。我个人认为也可看成是一人执刻刀在秉“笔”直书呢!所以“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也可以引申为: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师:“历史”两字合为一词出现较晚,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高中历史学科我们学什么呢?主要学三本书,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这三本书分别呈现古今中外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为了让大家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为了提高大家学习历

史的热情,我们最近的古代史学习,会适当放慢步伐,为激发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每天都会从当天学习内容中来探讨几个相关的甲骨文字!好不好?!

【设计意图】甲骨文是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东西。说熟悉是因为它的大名如雷贯耳,说陌生是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去讲解甲骨文的字形及造字法。而学生对“老祖宗”传下来的甲骨文必定是心驰神往,有一种本能地好奇和一探虚实的求知欲望。所以从甲骨文“历史”一词导入新课,必定是一种很新颖的手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唤醒他们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这才能引导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二):先秦时期王朝的变迁

呈现:在黑板上写下 三个字。

师:先于秦朝的历史,大致包括哪些呢?

生:夏商周呗!

师:基本正确,但不够严谨。先秦时期大体应分为三块内容:远古(公元前2070年以前)、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也可称为东周)。高中阶段根据国家颁布的课标,我们重点学习先秦时期的夏商周时代!先看这几个字能猜到是什么字吧?

生:中间的字,很像现在的“商”字,应该是夏商周!

师:好眼力,大家猜得不错!下面我来分析这三个字的造字法,请同学们看看从这三个字中能推断出这三朝分别有什么特点?

师:“夏”的甲骨文像一个赤着脚的人手持尖嘴锄下地劳动,字形突出了人的头部、两手、脚(趾)和劳动工具。造字本义:手持刀,脚踩耒,观测天象,应季农忙。说明夏人的特点是比较早建立了农业制度。

师:商字(有争议)甲骨文=(辛,刑具)+(穴,地牢)+(口,讨论或无),表示讨论施刑。造字本义:论罪量刑。或=(工具)+(货架),造字本义:出售货物。货架上放置着货物。这说明?

生:会做买卖。这与商族人开创经商先河的历史相符。

师:周字的甲骨文字形像种满了庄稼的田园,表示筑埂划界,圈地而种。造字本义:封地而建、划界而种的围墙。与本节的分封制、宗法制吻合,这说明了周朝统治有个突出特点是什么?

生:最早的统治模式、方法的探索。

【设计意图】根据甲骨文的字形了解先秦时期王朝的变迁的三个重要王朝——夏商周。从甲骨文的造字法中牢牢掌握夏商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突出贡献。再辅以王朝概况,了解先秦时期王朝的变迁这一知识目标很易达成。

(三)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呈现:西周分封形势图,在各分封国名称旁边讲解边写下甲骨文字。

师:燕——召公的封国,都于蓟(今北京),燕的甲骨文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的候鸟。这说明燕国?

生:从“燕”可看出此处民居较多,可见该地区气候适宜,利于人居。是个好地方。

师:鲁——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都于奄(今山东曲阜),周初奄地曾追随武庚叛周。这一地区反周势力较大,周王室对此地十分重视。鲁的甲骨文=(鱼)+(口,嘴巴),表示为品味有骨刺的鱼。造字本义:小心吃鱼,默不做声。从中可看出鲁国?

生:可看出鲁国物产丰富,产鱼较多。

师:齐——吕尚的封国,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吕尚出自姜姓,姜姓部落与周人联盟关系由来已久,世代通婚,互为姻亲。营丘一带原为殷商盟邦,周初曾追随武庚叛乱,周公东征将其剿灭,并封吕尚于此,显然是利用其威势有效控制东方,齐的甲骨文像三(大量)颗种子同时发芽。有的甲骨文像三(大量)颗刚冒出地面的胚芽。造字本义:所有种子同时破土萌芽。

生:齐国土地真肥沃。

师: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于朝歌(今河南汲县北)。这里原是商王朝的中心地区,又是周初东方叛乱的策源地,殷商残余势力很

大。康叔封于此主要是为统治殷遗民,保障政局稳定。卫的甲骨文中间是城邑“囗”;三面有警哨巡逻,表示三面围绕城邑巡逻严守。造字本义:围绕城邑巡逻守护。由此可见,卫国地区是?

生:是块战略要地,军事重镇。

师:晋——成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晋的甲骨文,(两个至,万物生长)+(日,太阳),造字本义:亮光出现在大地,万物生发长进。这里曾是夏的中心地区,历来为天下重地。从地图及造字上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从地图上能看出河流交错,从造字上看出土地肥沃,是块好地盘。

师:①楚——甲骨文+(荆丛)+(足,脚),造字本义:穿行于荆棘丛生的林莽之中。②陈——金文=(阜,山地)+(土,旷野)+(,是“”的误写,以战车代部队),表示部队在野外布阵。造字本义:部队在山林、旷野行军作战时的阵形。③宋,甲骨文=(入,表示室内)+(木,神树),表示种在室内的树。造字本义:古代在天井中央、象征家道兴旺的神树。看图并结合刚才分析的几个国家,四人小组探讨一下,从这几个国家名称的甲骨文字能揣测出什么?

生:给颛顼后代封“楚”地,看出是脚印穿行于荆棘丛生的林莽之中,可见是蛮荒之地,人烟稀少。“陈”地封给了舜的后代,“陈”是部队在山林、旷野行军作战时的阵形,可见陈地也是空旷之地。宋地应该是依树而建的房屋,可能还是树屋呢,所以也很穷!

师:《荀子·儒效》中讲“封建亲戚,以番屏周,兼制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我们罗列了以上较重要的八个封国,能分析出有哪几种对象?

生: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师:各诸侯国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同时必须承认周王权威,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等。从这些分封对象中我们可概括出什么特点?

生:分封对象多元化。

师:从刚才分析的八国,从“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他们所占地盘对比又能得出什么?

生:姬姓贵族为主,且姬姓贵族占据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和燕、鲁、卫、晋、齐、楚、陈、宋几个代表性国家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类、综合、比较和简单概括,初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姬姓贵族分封国家地理位置、甲骨文造字本义分析,激发学生对古人造字的历史想象能力,并引导学生将三类封地作对比,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古人统治策略和艺术。

(四)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探究

呈现:大宗、小宗枝干示意图,辅以《公羊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师:商代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兄终弟及,直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传兄之子或传弟之子均可,似无定制,这种制度不确定因素太多,有一定随意性,易导致争夺王位的现象。商代王室内部曾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王国政局混乱,王权一度中衰。后来商代传子制取代兄终弟及,巩固了商王至尊地位。正如《殷商制度论》所讲,“夫舍弟而传子,所以息争也”。

师:父死子继被周人采纳,可周王的儿子也很多,这时由谁来继承图中所示周天子主干地位呢?看图和两个甲骨文字会告诉我们答案!

师:,金文字形写作“啻”=(帝,最高权威)+

二类:嫡子和庶子。什么叫“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生:嫡子,也就是大老婆生的儿子。庶,在家里开灶煮,引申为要干粗活的小老婆,那庶子就是小老婆生的孩子。庶子和嫡子之间选嫡子,嫡子中选老大,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才有继承权。

师:对,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有什么好处?

生: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和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制度探讨古人的智慧;通过“嫡庶”造字本义让学生了解西周宗法制的最本质特征,看到周人的独特创造、鲜明特色。

(五)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呈现:几片较著名的甲骨文字图片。

师:从宗法制我们得出,早期政治制度是以何为基础的?

生:以血缘宗族为基础。

师:从分封制的诸侯有世袭统治权我们知道最高执政集团有没有实现高度中央集权?

生:没有。

师:还有个重要特点需要我们从这几片甲骨文中求索。请圈出这几个字、和。

师:①像带手柄的宽刃巨斧,造字本义: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 是“王”字。②=(骨块)+(卜,魔杖,降神道具)+(口,巫师的解说),造字本义:巫师卜问,解说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是“占”字。③(鼎,祭祀的神器),表示用神鼎占卜。造字本义: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 是“贞”字。近现代学者根据殷墟中甲骨文卜辞考证,殷统治者很迷信,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对商王的许多决策起实际参谋作用,这些对周代也有深刻的影响,“占、贞”表明他们崇尚什么?

生:这些代表神的意志,是神权。

师:卜辞中经常可见“王占曰”,它体现将哪两样相结合?

生:王是王权,“王占曰”体现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这么多甲骨文的探究、学习,学生定会对甲骨文由最初的积极性情感逐步演变为一种积极的态度。态度是指人对某事物或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接近或背离、拥护或反对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它包括人对该对象的某种情感体验,对该对象与自己需要的关系和社会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态度产生常导致某种与之相符合的行动。通过三片甲骨文图片和“王、占、贞”甲骨文的识别书写,调动学生对殷商文化的肯定、接近、崇敬的积极态度,让学生在惊叹之余对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动,从而产生相应的“我要学历史”的行动。何乐而不为?

【作者简介】严龙梅,女,江苏镇江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口,说话),表示最高话语权。嫡,篆文=(女)+(,最高话语权),造字本义:在大家庭的妻妾群中地位最高的合法妻子。庶:甲骨文=(宀,房屋)+(石,指石垒的灶)+(火,炊火),造字本义:在家里开灶煮饭。

师:从这两个字推知,武王的儿子们可分为

猜你喜欢
造字本义甲骨文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隋文帝造字
韩嚼牙
咱们最初是啥样
图说汉字
咱们最初是啥样
图说汉字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