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课程的教学匹配

2015-01-30 18:16冒兵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历史学生

在历史课程学习和复习时间相对减少的同时,高考的能力要求和试题难度均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完成历史复习任务并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基础知识,能否理解重点、难点?学生能否掌握一种便捷、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繁琐的记忆和较多的练习,会不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为了切实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历史课程的高考复习应该重视并把握好教与学的匹配。①教师通过简洁、理性的方式处理复习内容,使主干知识更通俗、知识体系更科学。学生在适应性练习和反思式感悟中把握便捷的解题方法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进而保持学习心向,真正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唯有做好教与学在认知、方法和情感这三个方面的匹配,才能实现高考复习的效益最大化,促进学生多方面成长。

一、认知匹配——学生“学会”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学生能够而且确实经常使用他们获得的信息去建构意义,而他们建构的意义往往与事实的真相或该信息公认的、规范的概念不相符。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向可信的、规范的概念,这些概念体现了在学科领域内被广泛接受的、当今最好的知识和思维。②奥苏贝尔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如果学习内容过于分散,迫使学生强行记忆,则无法真正理解知识之间的组织和关系。③因此,核心概念和知识体系成为认知领域历史课程高考复习的关键环节。

例如: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

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这道材料选择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自然

经济”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尽管选项中出现了“山货外销”“生产自给”和“手工制造”等干扰因素,但学生只要紧紧扣住“自然经济”的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那么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便是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生产不再只是普遍意义上的满足家庭消费之需。

同样,关于《历史》模块(Ⅱ)经济史的学习。新航路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商品销售市场;当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和掠夺、工场手工业已经提供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这些必要条件时,一切都因为18世纪中期的英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水到渠成:工业革命发生了。而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商品化,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在这里,“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原材料等,无疑成为经济史学习中起固定作用的核心概念。

再如,2014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试卷第37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这道材料解析题横向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政治上的郡县制度、思想上的尊儒制度、选官上的科举制度和经济上的国有专营制度,一改过去总是纵向(中央集权或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个知识体系。近年历史高考偏重于用材料解析题来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注重知识体系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固定基本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编码、保持、提取和迁移。

历史事件、知识体系是否为学生所认知,首先取决于其本身以何种方式来呈现。虽然不是所有的历史教材都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样通俗、鲜活,虽然不是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像纪连海先生那样睿智、幽默,虽然不是所有的历史课堂都像“百家讲坛”那样经典、广博,但是,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的内容,的确需要用一种理性、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布鲁纳认为,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维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所以,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①这里所谓的“某种形式”就是指适合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课程基本结构、概念或原理。教学内容只有适合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能力结构,才能够被学生较快接受并掌握,这就是认知匹配。如果将《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认知内容比作管道施工中的6分管,学生的认知水平比作4分管,那么认知匹配策略的实施基本类似于安装4-6分管转接头(见图2)。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管径的差异绝不意味着学生囿于自身认知水平而掌握不了规定性的认知内容,而是强调认知内容的教学与复习必须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学习。由于经济危机的成因复杂,以致只有“大象版”高中实验

教材完整采用了《资本论》的理论表述,其他教材多是罗列经济危机前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如果试图用凯恩斯的“边际效应理论”、哈耶克的“货币、商业周期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或奥康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来解释经济危机的成因,教师自己能否理解已是存疑,学生多会因为根本听不懂而陷入沉寂。其实,教师完全不必纠结于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因为关于经济危机的成因向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表现为“生产相对(于消费、销售)过剩”,更能够从根本上清楚地解释: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扭转社会化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通过国家投资兴办公共工程来提供工人就业机会、刺激生产资料的生产,抓住生产和消费这对矛盾,抓实发展和民生两大要务,最终得以缓解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教师通过对复杂问题深入浅出的处理,具有初步政治经济学基础的高中学生能够理解得清楚且深刻。

再如,“宋明理学”基本算得上是《历史》模块(Ⅲ)“思想文化史”中最难把握的章节之一。如何厘清理学与心学的基本思想内容?如何划分理学和心学的哲学属性?理学与心学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即便不是初学而是高考复习,学生仍然多感困惑。其实,对于这一难点的高考复习,结合史料对知识点逐个深入讲解不如使用表格对知识体系进行整体理解(见表1),因为通过比照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①宋明理学在借鉴、吸纳佛教和道教形而上思想的基础上,开始建构研究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本体论,从而推动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化、思辨化和体系化。 ②在认识论上,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即对外探究,格物穷理,终日勤修苦行,以图厚积薄发;而心学要求“反省内心”,即向内体察,心外无理,一朝醍醐灌顶,便是柳暗花明。两者的区别类似于唐代佛教禅修的“北渐南顿”。③在伦理观上,二程认为人伦是天理,“礼即是天理”;朱熹明确提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并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极端的伦理观推动“克己复礼”思想走向狭隘,从根本上背离了孔子“仁”的本真,这也正为明清之际儒学大家所诟病。④理学和心学都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所以本质上都归属于唯心主义思想;而正因为同属唯心主义,两者都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当然,心学倾向于顺从自然、自我发现,因而也更有利于尊重个体、张扬个性。⑤理学实际上是通过抽象思维把一般概念——“理”绝对化,升华为脱离人脑、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并使之神化、偶像化,类似于世界三大宗教,是为客观唯心主义;而心学则是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心”看做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万事万物都是由“心”派生的,类似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为主观唯心主义。⑥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成为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也为集大成者;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宋明理学本身就是对汉唐以来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此可见,高考复习时知识体系整体上的理解能够避免“支离”,使基本知识内容的保持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教师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①历史教师实施认知匹配策略,正是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尽可能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表征系统,学生最终能够“学会”。

二、方法匹配——学生“会学”

在皮亚杰看来,通过练习,也许可以教给学生某种知识,但这种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除非学生能够理解它,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所以,当皮亚杰派学者在研究学习时,他们常常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不是:“你知道吗?”②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不能够解释他是怎么知道的,就说明他并不会学。由此,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被认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事情。

例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第13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对于中国的称谓“China”,一种说法认为源自中国精美的“瓷”,皆因两汉时中国瓷器外销,影响深远;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秦”的音变,皆因秦朝完成大一统,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有影响力的国家。当然,还有学者认为,“China”是东汉后兴起的制瓷名镇“昌南”(即后来北宋的景德镇)的谐音。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究竟孰是孰非,其实涉及的是史学研究方法——考证孰先孰后。

再如,2014年广东省高考文综试卷第39题: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历史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时应该抓住关键词,并随手标记。当学生注意到材料中出现的“智慧”“教育”“科学”“知识”和“思想”等名词时,可以发现孔多塞所持有的文明史观、社会史观或现代化史观,因此答题时就能从“文明进步”或“社会进化”方面去考虑。学生从历史观入手,基本摸清孔多塞观察问题的视角,就打开了答题的思路,然后从全球史观、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等角度去回答问题。

学生的历史学习是要借助历史教师的适当帮助,尽量规避或排除人类认识史上那些偶然性的曲折和谬误,通过体验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把握和形成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本质上和逻辑上与史学认识过程趋于一致,进而反思自我、学会学习,为学生自己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③这就是方法匹配。方法匹配策略就是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和适应性练习,反思犯错的原因,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摸清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并且举一反三,逐步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和高难度的考试。如果将学生正在形成或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比作管道施工中的4分管,而学生在学习或考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作不同口径的管道,那么方法匹配策略的实施基本类似于安装“三通”或“四通”管件(见图3)。

例如,复习《历史》模块(Ⅲ)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教师可以联系模块(Ⅰ)中的“推恩令”和模块(Ⅱ)中的“盐铁官营”指导学生反思、探究。同样是为了统一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世斥为暴政;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通过怀柔的手段达到目的,而且还加强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同样是为了解决地方割据势力,汉景帝“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明初建文帝和清初康熙帝的“削藩”,也分别导致了“靖难之变”和“三藩之乱”),究其根源在于分封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通过对王国进行再分封以削弱其实力,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盐铁官营”则是汉武帝任用桑弘羊理财,把地方王国曾经拥有的“煮海水为盐”“开铜山铸钱”的权力收归中央,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也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实力。通过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复习,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一方面,同一种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可能有高下之分——汉武帝和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和汉景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结果截然不同;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同一问题——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最终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由此可见,读史能明智,学史知方法,历史学习远不止是记忆,更不单是考试。

再如,2014年江苏卷第16题: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学生在通读材料选择题的基础上,细看题目选项,但选项D中的“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这句话不易理解。因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以及翻译的缘故,世界史的材料有时不一定比中国古代史的材料更容易读懂。解题时应该紧紧抓住材料中“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来解读“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这句话的含义:没有纯粹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自由必须不受物质匮乏的威胁,经济上没有保障的自由必将毫无意义;国家干预经济保证公民的基本物质生活,从而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如果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理解怎么办?那还是需要静下心来读题。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放弃完全的市场经济,因此不完全是“为私营企业”的自由而服务,选项A错误;新政作为“一种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本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统治,不可能服务于以“均贫富”为基础“社会化的自由”,选项B错误;“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在题目中没有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或者也不能够推理出这样的结论——不是“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而是“政府保证经济安全”从而维护政治自由,选项C错误。学生通过认真阅读题目,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其实,凡是难度较大的选择题,都可以而且应该使用排除法来解决。

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利用历史教材或历史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并掌握原理和规律。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地认识和总结出原理、规律,那么对学生而言,这仍然是一种“发现”(准确地说是一种“再发现”)。①由此,在高考复习中,历史教师的作用仍然是要建构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高考复习显然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教条式的记忆和无休止的训练,方法匹配策略就是学生能够把握历史考点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从而使自己的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真正实现“会学”。

三、情感匹配——学生“乐学”

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估计,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学习各科目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也许只需要目前所花时间的1/3,甚至只要1/5的时间就够了。②而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的认知内容、学习方法感到满足是调节学习心向的前提。只有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和情感表现出固着性和排他性,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聚焦,从而确立和强化对历史学习目标的追求。当学生已经把个人、家族命运的改变与社会兴旺、民族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时,眼前的考试挫折、学习困难便如过眼云烟。

例如,2014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第10题: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宗教改革”归类为“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主要就在于“因信称义”思想——只要信仰上帝,并不需要假手他人即可自赎原罪,从而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凸显出人性的伟大。高中历史教材中,路德的“因信称义”、王阳明的“致良知”和李贽的离经叛道,都有益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再如,2014年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第40题: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考查当年“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的同时,这道材料解析题还渗透了这样的信息:一·二八事变和民族工业内迁折射出日本侵华对中国经济摧毁性的破坏;从内迁武汉、再内迁西南和西北,不难看到中国民族工业经历的苦难与曲折;从民族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可以想象中国抗战的艰巨性……对于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来说,教学、复习当然应该能够激起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否则学习和高考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

一种编制合理、使用恰当的程序性训练,可以有助于学生直接体验到满足感、掌握知识内容、理解学习过程,以及增强自信心,感到任何内容都是可以学会的。在罗杰斯看来,强调即时强化和奖励,而不是惩罚和评价,这是程序教学的有利因素。③毫无疑问,历史高考复习离不开体验式学习和适应性练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像一个简单层次的科学家通过适合于自己的方

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才能真切品尝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愉悦,最终带着快乐的情绪学习,这就是情感匹配。在这里,学生不仅是即时表现出学习意愿,而且会因为累积效应理解后续学习活动的意义,从根本上对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产生积极意愿,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甚至还能够发散、漫延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复习中。如果将学生在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中产生的积极学习心理比作淋浴房中的热水出口,那么情感匹配策略的实施基本类似于安装洗澡时使用的“花洒淋浴喷头”(见图4)。那种因积极情感而带来的微兴奋会像潺潺细水一样,弥散性地淋湿全身并浸润到每个毛孔,进而影响有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并表现出相应的外显行为。

例如,复习“经济政策的调整”时,教师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精心选题并组织编写脚本,学生为此阅读了较多的相关材料。师生共同设计一个穿越时空的场景,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把学过的经济政策串联起来,演绎一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思想家的隔空对话:

亚当·斯密:政府不能也没有资格干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经济发展必须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各经济主体应该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马克思:企业间自由竞争的压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促使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在相对狭窄的市场中终难获得价值实现。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严重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凯恩斯:我部分支持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危机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我反对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因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不能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应该像罗斯福新政那样,由政府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

列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绝好机会。

罗斯福:不可能!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斯大林:在对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上,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都没有深究根源,而是纠缠于经济危机形成的具体因素,终究是牺牲科学性和抽象性以增强实用性——在经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优越性,在意识形态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只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也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

吉登斯:你们的观点我都不同意!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肯定引起经济危机,国家统制的计划经济必然导致经济僵化。我主张非左非右、即左即右的“第三条道路”,发展私企和国企同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混合经济”。

邓小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不过是经济手段,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孔子:过犹不及,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两者都是相当理想化的经济观念。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追求经济自由,然而自由从来都不是无限制的,完全的市场经济容易迷失微观经济的宏观方向,结果只能是极度混乱和深度萧条。当然,国家干预也绝不是直接插手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活动,应该依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实行必要的规范和适当的调控,极端的国家干预忽视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最终只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僵化甚至倒退。“宏观调控+微观市场”才是经济发展的“中庸之道”啊!

学生就穿越情景剧中的角色模拟展开热烈讨论:“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个角色、哪种观点?为什么?”“你对你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剧中人’,你会选择如何去做?”教师参与讨论并适时答疑、指导。学生只有在深

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掌握和运用知识,也才能体验到情景剧中当事人的阶级立场和细腻心态,从而在纷繁芜杂的经济观念中寻找到合乎经济规律的发展路径。由于个体对自己通过努力付出后获取的认知和情感具有偏向性喜好,学生在生生互动的角色模拟中花费的精力越多、投入的情感越深,趋于积极情感的效果就越明显。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历史学习,推动情感发展。

再如,2014年海南省卷第9题: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这道题除了选项C可以较为轻松地判断为“不正确”之外,其余几个选项对于学生来说都有选择的可能:选项A如果表述为“借鉴了希腊的司法制度”,则迷惑性更强;关于选项B,命题者可能觉得“索贿罪陪审团”只是“‘体现’罗马法律日趋完备”,而不是标志性事件,但实际上,索贿罪刑事法庭上出现的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裁判被控告者是否有罪的陪审团。①这样的题目区分度较小,学生“有理由”做错,但只要不是选项C,教师都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但同时应该把各选项表述上的细微差异逐个说明。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学习本就是一种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改革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教师应该宽容地理解学生,教育过程更多时候是一个积极等待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相对简单的,方法的掌握和形成是比较缓慢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确立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这个过程更需精心培育和耐心等待。③情感匹配策略借助于教学活动和高考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乐于接受、勇于探索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能,实现有效学习的终极目的——自主“乐学”。

历史教学当然要着眼于长远:为了孩子的一生;历史复习也要着眼于一时:为了孩子的高考。这两者并不矛盾,应该可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统一,在教学匹配策略的实施中得到融合。教学匹配策略意在打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历史现象、问题,通过符合学生年龄、思维和阅历的教学匹配,促成认知、方法和情感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感悟学习的乐趣。这种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充分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毕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应是学会、会学和乐学的统一,这样的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④

【作者简介】冒兵,男,1971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

【责任编辑:王雅贞】

① “匹配”原是一个理科术语,较多地运用在物理、数学和计算机领域。其本意指通过安放一个装置使两个物体在某方面相互协调、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② L·W·安德生:《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③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35页。

① 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邵瑞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8页。

② 参见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①②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第221、192页。

③ 冒兵:《学习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

①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②③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第407、419页。

① 在索贿罪刑事诉讼中,陪审员只证实是否存在犯罪,以便决定是判罚还是开释,而不用操心具体的制裁,因为设立刑事法庭的法律对犯罪的罪状作出了具体描述并且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有关刑罚。西塞罗说:“陪审员的任务是定罪,刑罚则由法律确定。”对刑罚的适用后来属于执法官的权力。由此表明,在古罗马索贿罪刑事诉讼中,陪审制度开始进入刑事诉讼普通程序,具备查证事实并确定被控告者是否有罪的职能。参见《罗马法史》(G·格罗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73页)。

②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③ 冒兵:《教师的“三心二意”》,《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④ 余文森:《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历史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特意和故意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