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对于美国(如自由女神像、民主制度、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独立宣言》的内容却所知甚少,对其与美国历史的联系也缺乏认识。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教学资源,结合相关史料进行分析,探讨《独立宣言》的核心理念,揭示《独立宣言》与美国社会发展的联系。
《独立宣言》是美国历史上一份重要的文献,它揭示了天赋人权、反抗暴政的基本原则。对于这样一份历史文献,如果单纯从文字角度进行解读,对于初二的学生显得过于枯燥,以简单“三段论”为工具将《独立宣言》文本背后隐含的逻辑显性化,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独立宣言》道出了北美人民的共同心声,激励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它的基本理念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不朽基石,为此本设计将《独立宣言》置于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辅以生动的故事细节与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独立宣言》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独立宣言》文本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其主要内容,知道《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从观察历史图片的形式,尝试运用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取有效信息进而提炼主题的读图方法,并培养学生基于史实进行合理想象的意识;运用多种史料,理解《独
【收稿日期】2014-12-01
立宣言》对北美独立战争的重大作用和对美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也是本课要掌握的。根据以上分析,大致形式如下教学思路:
第一,多维度看历史。从《独立宣言》的核心理念,及其对于美国民众、独立战争和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分析《独立宣言》,将一个立体和丰满的《独立宣言》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历史、客观地评价《独立宣言》。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于《独立宣言》的文本,教师提供一个三段论的分析示例,然后让学生模仿示例去分析;其二,对于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视角(由近及远、从上往下)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进而提炼出图片主题;其三,指导学生基于相关史实,对历史展开合理的想象,加深对所学历史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教学过程
这就是《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56
位来自北美13块殖民地的代表一一在上面签字,他们中有律师、法官、医生、商人,还有音乐家和诗人。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他们签署的是一份怎样的文件呢。让我们来共同分析《独立宣言》的内容。
我们来看一句英文(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译成中文就是“人生而平等”。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出生”这个词的英文是Bear,而《独立宣言》用的是Create,创造。二者有区别吗?Bear是妈妈把孩子生下来。Create是上帝造人。也就是说,人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是不平等的,有的人健壮,有的人瘦弱;有的人长得好看,有的人相貌一般。但是,当上帝造人时,人是没有差别的,都被赋予了平等的权利。
这句话的上下文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注意到这段话的一些关键词,人人、权利,等等。概括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神圣权利。
《独立宣言》为什么要在开篇阐释这个道理呢?顾名思义,《独立宣言》就是要向世人说明北美独立的理由。所以,《独立宣言》非常讲究论证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西方人非常熟悉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大前提讲的是普遍条件,小前提讲的是具体条件。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则结论正确。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神圣权利,这就是大前提。小前提是什么呢?北美殖民地人民是人,同人生而平等一样,这也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北美人也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独立宣言》中的其他内容。
大家先概括这两段材料的意思。
材料1: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权利(生命、自由、追求幸福)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材料2:他(英王)拒绝批准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未经我们同意便向我们强行征税。他在我们的海域大肆掠夺,蹂躏我们沿海地区,焚烧我们的城镇,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
第一则材料讲的是政府、人民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若政府损害人民的权利,则人民有权更换政府。
第二则材料讲的是以英王为代表的政府与北美人民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以英王为代表的政府损害北美人的权利。
现在请大家仿照刚才的范例,将对应的语句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哪个是大前提,哪个是小前提?“若政府损害人民的权利,则人民有权更换政府”是大前提,“以英王为代表的政府损害北美人的权利”是小前提。
根据这两个前提,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北美人有权脱离英王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府。
《独立宣言》就是用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严密规整的逻辑,向全世界宣告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正当性。我们刚才引用的几段材料,也是《独立宣言》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即自由平等、反抗暴政。《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人权的郑重宣示。
了解《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后,回过头再看这幅油画,我们对画中人物的神情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签字现场,罗德岛代表威廉·艾勒里特意观察了与会者在签名时的面部表情。从所有人的脸上,他都看到了“坚不可摧的信念”。
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特意用大大的黑体字签名,他说这样英王就是不用眼镜也能看清他的名字。本杰明·富兰克林则幽默地说:要是能一起被吊死就好了,否则单独去见死神未免太孤单。
他们绝非危言耸听,当时战争局势不明,敌人又如此强大,一旦他们失败了,所有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都会被绞死。
他们后来的命运如何呢?56位代表中有4位在战争期间牺牲,5位被俘,有几位妻离子散,还有9位倾家荡产。由此可见,这些会议代表,真的是用“生命、财产和神圣的名誉”来签署这份宣言。
当然,他们也不是在孤军奋战。
《独立宣言》刚刚印好,还带着热气,就被迅速送往十三个殖民地。7月19日,《独立宣言》到达波士顿,发生了一件事情,地点就在波士顿的马萨诸塞议会大厦。当时没有摄影摄像设备,人们用画笔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瞬间(见图1)。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由近及远地来观察这张图片。在近处,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在广场上,有矜持的绅士、女士,有往前奔跑的小孩。人们三五成群,在议论着什么。在人们的前方,是一栋房子,这就是马萨诸塞议会大厦。在二楼的阳台上,有几个人。其中一个人穿着白衣服,他在当众大声朗读《独立宣言》。他是谁呢?是议长吗?是议员吗?还是一位行政长官或地方乡绅?都不是,他叫汤姆·克拉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匠。由此可见,《独立宣言》道出了像他这样的普通人的心声,激发了他作为一个美国人的主人翁的意识。
再往上看,在大厦的屋顶站着个人,他正在用斧头砍砸英国王权的象征——狮子像,这一举动有何寓意?对,意味着北美人民对英王统治的反抗。
通过这幅画作,我们能形象感受到《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人民的共同心声,在美国社会各个阶层中引起了层层波澜。
图片里也有和同学们年龄相似的孩子,他们也能理解大人们所做的事情吗?
图2是独立战争期间一个来自北卡罗来纳的小姑娘亲手绘制的笔记本封面。按照我们刚刚学习的读图方法,从上往下看,同学们能读到哪些信息?首先,Martha Ryan’s book,玛塔·赖安笔记本。左侧有一面旗帜,有同学说这旗子不是美国国旗,其实在1777年确定13颗星的星条旗(图片)前,曾经出现过几种不同的国旗方案,玛塔画的就是其中一种。往下看,看到这些帆船和房屋,大家会想到什么呢?这个同学说:画的是赖安自己的祖先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在北美安家了。有同学不同意,认为这些船也许代表着一百多年间陆续乘船来到北美的人们,这些房子可能就是他们到达美洲后建立的家园。老师认为,同学们的推测非常有道理。此外,老师注意到你们用了“也许”和“可能”两个词,看来你已经意识到我们只是基于史实的合理想象。最下方,大家认识这两个英文单词吧?自由和死亡。中间的or,可译为“或者”,连在一起就是“要么自由,要么死亡”。“不自由,毋宁死”,这是当时在北美殖民地流传最广泛的口号。我们不知道赖安是在什么情形下对自己的笔记本做这样装饰的。也许英国的军队攻打到北卡罗来纳,在家中或者学校的书桌旁学习的赖安能清晰地听到两方交战的枪炮声;也许由于战事正紧,她的父亲正作为民兵抵抗英军的进攻;也许她已经见过不少人为了保卫家园失去了生命……
当我们再凝视这幅图片,200多年前一个同龄人用自己的笔记录了她眼中的世界。也许战事正酣,她却用了许多的花朵来装饰她的笔记
本。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玛塔,这样一个非常爱美的小女孩,也许还有许多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些美丽的花中呢。
美好的希望是需要通过艰苦的斗争去争取的。据统计,独立战争参战人数最多时有25万人,这意味着北美殖民地每2~3个白人男子中就有一个要走上战场。这是一份士兵名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仅有11岁。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有农民、有木匠、有皮匠、有理发匠还有作家。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美国当时实行的志愿兵制,他们不是被抓过来当兵的。虽然他们具体的动机存在差异,许多人是因为生活所迫才参兵入伍,但是他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独立宣言》所揭示的自由平等的原则。为了这个目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民走到了一起。因此,是《独立宣言》吹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号角。
二百年多后,一位混血黑人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奥巴马。他在写给女儿的信中写道:
那时的我和你们差不多大,当你们的祖母指着《独立宣言》一字一句读给我听时,她告诉我,我们的战士之所以勇敢地踏上追求自由平等的征程,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的祖先在200年前写在纸上的这些文字,一定有着深刻的内涵。
《独立宣言》不是完美的,在它颁布之初,只有白人男子获得自由平等权。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社会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都从“人人生而平等”中获得了启示,进而去争取自己的权利。美国社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奥巴马当上总统就是美国社会进步历程的一个缩影。因此,可以讲,《独立宣言》是美国社会不断往前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
《独立宣言》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高举人权的旗帜,是第一份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道出了北美人民的心声,鼓舞着他们为自由而战,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为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不朽的基石。它早已超越了一个国家的界限,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当人们站在哈德逊河口仰望自由女神像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自由女神手中牢牢握住的《独立宣言》。在学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对《独立宣言》又怀有何种感想呢?
【作者简介】梁爽,女,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第七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