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冬香
“预习”就是指学生在课前进行的学习活动,“预习作业”就是指教师以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在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书面作业和隐性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前预习是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整个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一步:自学生字词
学生预习“贪快”是天性。很多教师要求预习第一步是默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再标注拼音。其实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很“聪明”,他们往往省略默读,直接在“我会认”“我会写”中标注拼音,就算完成。另外,低年段和中年段识字量少,很多字词都读不懂,谈何理解内容呢?根据学生特点,我设计的预习作业是:①把书本“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注上拼音,读一读(优先从课文中的标注和生字表中找,没有的查工具书),②找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写在旁边(优先课文中的词语,没有的写课外积累到的或查工具书)。这样预习的好处是,学生动口、动笔,既让学生积累到本课的生词,也提高了预习的准确率,为接下来阅读课文扫清了字词障碍。
第二步:默读课文
初读课文,我采用默读了解新课内容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二是联系上下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语句。结合这两个目的,我设计的预习作业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横线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打个问号或简单批注(书本上体现),借助工具书查看它们的意思。有时遇到特别重要的,对课文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语,我在“预习提纲”里会硬性规定学生查工具书,进行词语解释,写在预习本上。
第三步:朗读课文
俗话说:“眼过三遍。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课文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要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第二遍要了解课文概貌;第三遍要心有文章脉络,探究写作方法(低年级或不典型的篇目不作要求)。在这一步,要引导学生动口与动手相结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课外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还要标注自然段序号,划一划课文的中心句,或自然段的中心句,加深篇章结构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此时,我设计的预习作业是:①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在预习本上);② 书本中有“画线、批注、问”的痕迹。
第四步:摘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嘴过三遍,不如手写一遍”,我鼓励学生把预习中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这一步在预习作业中的设计是:在预习本上摘抄好词好句,多少不作硬性规定,视学生能力而自主完成。
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方法的步骤和要求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预习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但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
注重评价,重在激励。在预习作业批改中,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中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要给予赞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开动脑筋,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展示预习成果,把学生预习语文的兴趣在成功的愉悦中激发出来的。对于预习作业的评价,教师要对预习做得好的、能大胆质疑的同学及时加以肯定。对预习作业差的学生不应多加批评和指责,应积极鼓励,发现其闪光点。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和完善预习方法的指导,不断优化语文预习作业,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好处,那一定能提高语文预习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减负”学习的欢乐,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