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1-30 17:23:25张文琪李宗玉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企业管理

张文琪 李宗玉

摘   要: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运用横向对比方法对当前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财务预算编制战略导向性不足、财务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管、财务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当前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三大问题。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特征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实施战略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建立全面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三大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预算;战略预算;激励约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企业想要在经济浪潮中得到发展,引入全面预算是其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全面预算管理有“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发动机”之称,它是企业方针的具体化,包括投财务预算、头筹资预算等方面,而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管理模式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应从战略的角度来构建企业的财务预算,这样才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一、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编制战略导向性不足。目前,不少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考虑的财务面并不全,缺乏战略的导向性。第一,企业多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难免会出现短期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目标与管理者的考核相挂钩,从而时有管理者在任期内突击追求利润,不利于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近年来,企业为了尽快达到上市条件,预算指标多采用财务指标,且财务指标的设计也只是停留在部门的层面上,与业务、投资、人力、科研等方面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上下贯通的财务预算体系。第三,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上多采取固定预算,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不强,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财务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要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财务预算以外,还需要加强执行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保障财务预算的执行,否则会导致财务预算成为一纸空文。目前,尽管很多企业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并且初步建立预算管理机制,但对财务预算大多没有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多看重结果,缺乏对预算的执行过程的严格监管,对于贷款是否及时入账、费用支出是否存在虚列、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是否混同列支等现象发现不及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整改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3.财务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进行考核并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可以促进预算的有效落实,但在现实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往往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考核方常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去评价被考核方,使得考核结果不够公平公正;其次,在失误面前被考核方着重强调客观原因,而在成功面前则强调个人原因的行为,对考核的正确性形成了干扰;再次,考核结束后,相应的奖惩措施不完善,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财务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的缺失将大大影响预算工作的执行性,导致预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完善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1.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实施战略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脱离企业战略的财务预算行为是不明智的,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回报,但在长期难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价值的最大化。所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只有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实施,才能有效的发挥其职能。一方面,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之前,应先明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内容,以此作为预算编制合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明确方向;另一方面,在更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对企业的资源和经营特点、市场的环境和需求进行考察分析,从而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条件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财务预算管理措施,并根据企业和市场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预算指标,减少预算措施的盲目性,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

2.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力。财务预算管理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和预算的控制力,才能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对于预算编制的程序要严格执行,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和合并”的程序,层层把关,有秩序的进行编制工作。其次,在預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经费审批制度,强化提高物资的开支的计划性,确保依据预算来开展经济活动。最后,加强监督是提高预算管理控制力的有效措施,企业应从分析、反馈、考核等多环节进行监管,从监察、审计、业务等多部门进行监督,使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水平得到提升。

3.建立全面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考核与激励是不考缺少的一部分。为保证预算目标的达成,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考核,并采取公正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能动性,促进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说来,可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的节约、超支差异数据进行汇总,结合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将预算的执行结果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预算管理的工作有依据地进行合理改进,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效力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02).

[2]李国忠.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及其选择[J].会计研究,2005,(04).

[3]刘轶,黄嬿.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2014,(32).

作者简介:张文琪(1995-  ),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2级本科生,会计专业;李宗玉(1994-  ),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2级本科生,会计专业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企业管理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3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9:09
基于技术经济变化视角下企业管理特征变迁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6:19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1:35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7:21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59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