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莎 孟娇 杨扬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到来,我国银行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成为了银行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升银行经营效率成为银行在竞争中的脱颖而出关键所在。
一、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银行业的重点问题。刘信群、刘江涛(2013)利用权益净利率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DemirgueKunt and HusZsnga(2000)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80多个国家的银行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银行绩效有着显著影响。随着商业银行经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现有文献建立的经营绩效衡量体系未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只分析了单个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资产利润率、流动比率、资本充足率等8项因子中提取的公因子,能够作为评价经营绩效的直观指标;将银行规模、资本结构、创新能力、货币政策等因素引入研究模型将使经营绩效影响指标的研究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建模依据与模型设计
1.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从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未来增长潜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取总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净利率衡量其盈利性;选取存贷比率和流动资产比率作为流动性指标;以不良贷款率和资产充足率作为银行安全性的衡量指标;将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另一个衡量成长性的指标。
2.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依据其特性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考虑各种因素对经营绩效影响的重要性,本文从银行经营规模、股权结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外部因素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监管两个方面。这两个因素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系统性风险,是银行所不能控制的外部变量。
3.模型构建
本文是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银行规模、资本结构、创新能力、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面板数据模型建立以下的式子进行分析:
三、实证研究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4年-2013年间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作为样本,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2.指标构建
(1)被解释变量
本文构建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与成长性四个方面,该指标数值越大,经营效率越高。依该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营绩效=0.3553*总资产收益率+0.2340*存贷比+0.0525*流动比率-0.0793*不良贷款率-0.0773*资本充足率+0.0700*资本充足率+0.2242*非利息收入占比+0.1387*存款增长率
(2)解释变量
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存款占总负债比例、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外部影响因素包括GDP增长率、CPI、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利率。
3.检验结果
将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带入回归模型得到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实证研究回归结果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与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银行股权越集中于少数几个股东手中,越有利于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
第二,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正效应。金融创新能力越强,银行经营绩效越高。
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上市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实现的。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对商业银行提升经营绩效提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权制衡。商业银行应当继续完善股权结构,适度增加法人股股东、外资股股东的比例,优化银行股权主体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提高银行经营能力。
第二,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应加大综合性零售业务的开展,将服务主体“平民化”;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科技化经营方式;积极开展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业务,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为先进的国际银行。
第三,建立货币政策应对机制,实施动态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对政策的研究与判断,针对不同政策采取不同经营方案,实施动态管理,从而带来经营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仲常,刘佳,林川.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工程.
[2]虞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王清照.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刘信群、刘江涛.杠杆率、流动性与经营绩效——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1年面板数据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5]John P. Bonin, IftekharHasan, PaulWachte.iBank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05(29).
作者简介:林莎(1990- ),女,汉,福建福州,金融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孟娇(1990- ),女,汉,辽宁营口,金融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杨揚(1990- ),女,汉,陕西西安 ,精算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精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