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岗”施教的《煤矿地质与矿图》课程改革研究

2015-01-30 01:34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煤矿岗位情境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岳 亮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加快高等职业学校改革步伐,深化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模式的改革,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真实应用推动教学改革。

“煤矿地质与矿图”是矿井建设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基础地质知识和煤矿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各种地质资料、绘制各类地质图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煤矿的建设、生产、开发等阶段服务,并为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奠定相关的地质知识。在依托与中煤建设集团合办的中煤建设学院平台上,充分发挥企业角色的能动性,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真实的案例、真实技术和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一、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1.理论为主,实践为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教师讲授、解词答疑、强调重点、布置作业、批阅解答等。这种方法仍是以理论为主,如流水线式的填鸭教学,难以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加上少量的实践,也仅是验证书本上可能老旧的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扼杀学生可能的学习兴趣,忽视地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内涵。

2.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习惯性的依照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的去理解或者验证,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喋喋不休、内容繁多,学生记忆疲劳而困于其中,丧失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能力,从而导致课堂知识传授效果较差,达不到教学目标。

3.教材为主,案例为辅。目前,国内相关高校出版了大量煤矿地质与矿图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但是这些教材对多数专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经实际教学检验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且教材知识普遍老旧同质化又脱离岗位实践,不利于专科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教材中的案例量少、单一且重复,缺乏从企业和现场而来的新颖、合适的案例。

二、基于因“岗”施教的课程改革

1.企业和岗位的深入调研。经过对中煤建设集团、神华集团、大屯煤电公司、江苏矿业集团等煤矿相关企业的项目部及一线现场的调研和走访,充分并深入搜集整理了矿井建设及相关专业学生对应的矿建技术员、地质技术员、通风技术员等岗位的岗位工作能力,并从中提取出适应教学需要的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定位,融合到煤矿地质与矿图的课程教学中,把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使这三个方面融为一体,充实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构建课程体系及内容。依据前期的成果和学科知识的要求,将煤矿地质与矿图课程分为三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主要突出能力目标(图1)。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定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可以细分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两种。单项能力又可以理解为单项技能,可以放在课程中的实验实训或者作业,而综合能力不等于单项能力的总和,应该是解决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能力一般放在工作情景中来进行训练和掌握。

图1 构建课程内容流程图

3.因“岗”施教

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传授学生解决任务的思路方法和操作技巧,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岗位技术要求为考核标准。课程中的课堂活动、案例和实训,都要紧密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此改革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岗位工作为依据”。

煤矿地质与矿图这门课程共有80 个学时,可划分为3 个情境,8 个项目,22 个任务。其中课堂活动占35 个学时,实训操作占45 个学时。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由3 个代表岗位技术任务的情境贯穿,每个情境中所涉及的地质知识分解成单个项目及其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实训。

教学过程中是以各项任务为支撑,首先要确定任务的目标,实施过程中以理论为先导方法为引导,展现的是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技巧,而不是纯粹的概念或定义。根据任务的不同,酌情设置独立完成或团队完成。整个过程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只是配合,规范学生专业素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创新。

4.教学过程及考核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导入的是教学情境,在每一个情境中学生要角色扮演并完成设计好的技术工作。完成数个任务后达到项目要求,完成数个项目后要符合工作情境的技术标准。例如进入情境1,安排学生下井(模拟)搜集工作面资料,到达工作面(校内的地层露头剖面)后,识别描述岩石类型,描述地层概况,测量产状,识别描述其它地质现象等。教师在相应的理论教学后,布置岗位工作后全程监督学生独自学习并完成技术任务,随时解惑答疑;同时教师需要考核每一个学生,根据他的工作表现和结果来评定分数。在考核方法上,脱离传统的理论考试,以现场操作、技术测试、任务成果和团队配合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主要目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并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经过实践,基于岗位任务的教学应用于“煤矿地质与矿图”课程是行之有效的,深化了项目教学方法,升华了工学结合的内涵。不再是普通的课程内容和简单的项目操作,而是知识与实践的客观阐释。将学生由课堂到岗位,实现了教学与工作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概况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我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实行因“岗”施教的课程教学方法,是“煤矿地质与矿图”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一种尝试,希望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培养更好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1]傅新民.“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释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6

[2]齐武福,李 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和出路[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舒良树,解国爱,王 博等.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

猜你喜欢
煤矿岗位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护患情境会话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