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南南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新形势下,为提高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改进高校人才培养形式,深化高等教育培养内涵,需要创造更多的时间与机会激励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同时利用任课教师大多具有留学背景,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在学生工作者难以发挥作用的环节和领域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拓展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竞争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师更多地参与解决本科生的思想、学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学生培养与教学管理于一体,坚持育人在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拓展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学院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相对固定的、连续性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教书育人的新平台。
首先,导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
其次,导师要指导学生的阶段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考研、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
再次,导师对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指导要有所区别,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低年级学生重点在于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专业基础的学习;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于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以及为学生提供就业、考研等方面的指导。
最后,导师要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导师还要与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秘书加强联系,配合做好相关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从实践情况来看,全程导师制对于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大学一年级,大学生要打下良好的学习生活基础,全程导师制遵循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启蒙教育,帮助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最初阶段就树立正确观念,夯实专业基础,塑造健全人格。
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将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辅导融为一体,使大学生从以“管”为主转变到以“导”为主,导师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并结合辅导员工作,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完善学生管理体制。
推进全程导师制必须有一支思想高尚、学识渊博、乐于奉献、勤于管理的骨干队伍作保障,导师团队大多由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师承担部分育人工作,不仅可以建立更加完整的育人工作机制,还可以发挥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学识经验,让学生受益更多。
创新形式是新时期开展全员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学院选聘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担任全程导师制的导师,扩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开展全程导师制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进学校的各项事务当中,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平台。
授课教师工作在教学前线,面对面与学生接触;导师尽管了解讲课内容,但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致力于解决莘莘学子在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涌现的问题。
班导师与导师的工作范畴不同,在指导学生的人数方面,班导师掌握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关注学习动态,触及面广;而导师只负责指导少数几个学生,更具有针对性。
辅导员侧重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兼顾行政管理及业务学习的引导;导师则侧重于引导业务学习和陶冶学术情操,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推进全员育人,开展全程导师制工作,有了政策上的支持,辅导员在从事繁琐的学生工作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全程导师制度是构建学校培育与家庭培育和社会培育之间的桥梁纽带,支撑着创建一体化的育人格局,肩负着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新形势下的学生培养模式,全程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切实发挥导师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我院自2011年开始实施全程导师制,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需要继续调整和完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对学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学生不够认真,学生认为教师不够主动。参与调研的教师中,认为学生参与“全程导师制”活动的态度,非常积极占10%,比较积极占40%,不积极占28%,无所谓占22%,其中以比较积极所占比例最高;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其导师平均一个学期见学生的次数,1次占 37%,2-5次占32%,5次以上占12%,一般不见占19%,其中以1次所占比例最高。试想如果老师想对学生各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但学生从来不找老师,老师就会认为学生不需要自己的帮助和指导,也不能及时进行帮扶;如果学生不喜欢认可自己的导师,那么导师就会渐渐的疏远学生,对学生的投入逐渐减少。
部分老师对自身的定位不是很明确,需要在哪些方面指导学生,是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科研、竞赛活动更重要,还是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更重要?同样,学生对老师的职责范围也不是很明确,不清楚遇到哪些困惑可以去找老师,该不该去找老师寻求帮助以及何时去找老师?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院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全体老师的解释和培训,覆盖面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师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个别老师理解出现偏差,导致辅导学生效率低,盲目跟从,不能真正起到帮扶作用。
学院拟定的“全程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师生双方双向选择、指导过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缺乏监督机制,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导致老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老师误解成指导学生多或少一个标准,这样在从事高强度的教学科研压力下,比较倾向于少指导几个学生来给自己减轻压力。学生也有类似的问题,个别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认为导师的作用不大,去联系导师还费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奖励措施,所以不愿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目前高校存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这一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导师能顶住压力认真负责的为学生答疑解惑,力争辅导好自己负责的每一个学生。有的导师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学术水平也有限,导致辅导学生的效果不理想,对所负责的学生也不公平,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师德问题,所谓的时间不够、工作量大等等都是借口。
学院施行“全程导师制”旨在增进双方交流,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帮助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从对学院的调研结果显示:有54%的学生完全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34%的学生看具体情况;10%的学生听听了事,2%的学生置之不理。有的学生询问导师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将不会的问题和生活琐事全都依赖导师;更有的学生找各种理由很少甚至拒绝与导师联系,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受益程度和能力提高存在差异。
实施全程导师制,其落脚点是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全程导师制对其个性发展、学业指导、科研实践、生涯规划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能够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其进行引导。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新媒体”对全程导师制的宣传引导作用势在必行。
导师的作用一个是在学习上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个性健康发展以及专业素养培养进行塑造。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平台、APPS手机软件等新媒体形式,拓展信息渗透能力,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宣传力度,让老师和学生都更多地了解彼此的情况,阐释导师制的实施细则,使双方明确导师制的目的和意图,明确各自的职能、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具体落实中实现更默契的配合和互动。学生要把握好限度,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导师也要细心热诚地对待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授之以渔。
近几年,随着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量也随之增多,势必会出现每个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存在差异的问题。每个导师应该带多少学生,才能既不影响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又能不影响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需要调研解决的问题。
导师要充分利用“四个结合”来实现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广泛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规范管理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在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导师做好活动安排,制定工作计划,每次进行指导活动,无论是个别指导还是集体指导,导师都要记好活动记录,在学期末及时进行活动总结。
高校教师的各项职能中,教书育人虽是核心任务,但在实际情况下,高校教师有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往往不能专心投入到全程导师制的工作中,这一现象成为全程导师制推行的现实壁垒。
薪酬激励是实现绩效奖惩制度的有效途径,这关系到专业教师的实际效益,一个合格的导师是需要付出较多的劳动,对于这部分劳动,高校应该给予报酬或者激励。可以依据导师的工作总结与学生评价,计算导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综合评定,做出考核结果,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以及表彰,在年度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倾斜于成绩突出的导师。
同时,学生的表现也要与第二课堂学分、荣誉称号评定、推优入党等挂钩,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借助“挑战杯”、企业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形成“三层次”的较为完善的创新训练体系。
以初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积极性为目的,针对新入校学生开展的“甜点大赛”活动为基础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创意食品;以借助教师的科研优势,开展针对较高年级学生的多个校企合作创新大赛为应用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比如:丹尼斯克学生创意大赛、美国大杏仁创意大赛、耐特食品创新大赛等等;以“挑战杯”学术科技创新竞赛为龙头,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以“挑战杯”学术科技创新比赛为主的各类大型比赛为提高层,与各地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场竞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发掘自身潜能、开阔眼界。
通过阶梯式、不断深入的指导模式,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全程指导,打造学院创新实训平台,以竞赛带学,以学促竞赛的模式凸显全程导师制的实际效用。
总之,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全程导师制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需求和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同时教师通过育人过程能够增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交流和完善,不断促进“导”的水平,达到教学相长。
[1]李鹏.关于在食品专业本科生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4(1).
[2]周爱前,黄素梅.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基于江苏科技大学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
[3]陈世永.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J].学理论,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