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丽水发展新常态

2015-01-30 13:37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邝平正
浙江经济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丽水市丽水先行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邝平正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丽水发展新常态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邝平正

丽水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新常态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系统化研究和整体化推进,加快丽水生态文明由全国先行区向示范区转变,努力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全国样板

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丽水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丽水市进一步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新常态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系统化研究和整体化推进,加快丽水生态文明由全国先行区向示范区转变。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绿色”:

在发展战略上坚持“绿色导向”。丽水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脉络是:2007年,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整体战略构想并开展课题研究;2008年,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和《考核办法》;2013年,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定为全市唯一的战略指导思想;2014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由此,逐步建立了从“战略构想—纲要实施—评估考核—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系。

在制度建设上推进“绿色创新”。丽水市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出的制度创新两项重点任务,开展先行先试。一是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去年以来,针对省委不考核丽水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实际,丽水市进一步调整考核“指挥棒”,制定了分类考核办法,将9县(市、区)分为“城市核心区”、“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区”三类,突出考核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幸福“三大指数”,生态文明建设占党政绩效考核的比重达到37.4%。二是探索健全自然资源产权、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丽水的“三权改革”(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土地流转经营权)走在全国前列,逐步实现“生态变资本、青山变银行”。截至今年5月,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45.8亿元,占全国近10%,居全省首位;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3亿元,农房抵押贷款余额20.5亿元,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二位。

在发展空间上强化“绿色布局”。丽水作为浙江生态屏障,一直坚守“生态良好”的“第一底线”,高度重视生态空间管治,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新《环境功能区划》中,自然生态红线区与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保障区,面积占比达到95.9%,人居环境保障区与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面积仅占4.1%。通过“点状”的集聚开发促进“面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并全面落实管控措施、理清负面清单。

在产业培育上加快“绿色转型”。丽水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生态农业方面:累计获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1024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近50%。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市有1000多种农产品上网销售,“遂昌赶街模式”成为全国农村电商的样板。生态工业方面:加快传统工业生态化改造,仅2014年就淘汰“黑色”工业产值130亿元,把绿色能源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来培育,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高于全省平均20个百分点。丽水经济开发区列入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成为全国25个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之一。生态养生旅游业方面:确立生态旅游业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着力推动省级生态旅游全市域综合改革试点。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三。全市谋划建设特色小镇39个,古堰画乡风情小镇等4个特色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

在提升环境质量上共享“绿色福利”。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六大类项目”建设,63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265亿元,创建期(2013—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1600亿元。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今年全市已淘汰燃煤锅炉398台,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90%。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1年保持全国前列、全省首位,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7年全省第一。全市50%以上的地表水可饮用,县市际交接断面水质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9县(市、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都在95%以上,年PM2.5浓度均值为优。

生态文明建设上再谋新篇

今年是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10周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习总书记这次在浙江考察时又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条路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丽水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再谋新篇,努力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全国样板。概括起来,重点做好五个“新”:

思想认识要有新提高。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和工作层次的跃升。对丽水来说,生态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靓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要将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持治水、治气、治山、治土“四治”一起抓,把丽水这片真山真水保护好,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但不能下降,还要稳步提升。

发展规划要有新定位。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时,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以加强生态空间“红线管治”为前提,探索生态、产业、空间、城镇、交通等规划“多规融合”。找准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平衡点,走好平衡木。不仅要守住生态保护“第一底线”,还要守住生态经济发展“第一底速”,奋力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用足用好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实现“绿富美”。

试点示范要有新抓手。重点围绕今年6月李强省长在丽水调研时提出的“五个题目”(①丽水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彰显生态经济?②丽水如何集聚人才,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化?③丽水如何在制度供给上先人一步?④丽水老百姓如何持续增收?⑤丽水如何在浙闽皖赣国家级生态旅游试验区的整合过程中当主角?),分析新情况,研究新举措,重点抓好一批新“国字号”试点示范,努力在要素保障、制度供给上先人一步。突出抓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等一批试点创建。积极争取“全国农村电子商务试点”,通过先行先试,打造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先行示范区。积极争取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在浙闽皖赣国家级生态旅游试验区整合中争当主角。

制度供给要有新突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可靠保障。进一步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导向,把全市上下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逐步健全自然资源产权、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研究制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离任审计试点,探索建立水资源、旅游资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研究出台《丽水市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以责任追究倒逼生态保护。加快进行立法探索,在国家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的背景下,把生态法治作为我市行使地方立法权的“第一切入点”。通过法制化、制度化,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绿水青山永续保持下去。

民生改善要有新进展。“十二五”期末,全省实现全面小康任务最艰巨的是丽水。丽水要成为“两山”理论的全国样板,就必须更大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创业富农,指导农民既要用好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等“老三宝”,又要用好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新三宝”,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化改革助农,重点是联动推进农村“三权”改革和户籍制度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宅基地空间置换,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精准扶贫,通过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综合用力、精准发力,全面消除家庭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

虽然生态文明建设上再谋新篇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但与省里的要求和兄弟市还有差距,下步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力度。

猜你喜欢
丽水市丽水先行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