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东 冯 帆
全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李继东 冯 帆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及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3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患者于术后10 h出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1例患者出现手足麻木感,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应衡量手术风险以及术者技术水平,既要遵循肿瘤手术的彻底性原则,又要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部分甲状腺癌,只有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1],但全甲状腺切除术因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本研究对我院全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经验、手术适应证以及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操作要点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资料13例,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26~69岁,平均(47.6±2.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滤泡状癌1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前患者均需做甲状腺彩色 B型超声,对血钙、磷、甲状腺功能等进行测定,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颈部行CT检查。选用气管插管对所有患者施行全身麻醉,于胸骨上窝一横指处沿皮纹方向做一横弧形切口,沿颈阔肌深面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上缘,下至胸骨上窝,两侧超过胸锁乳突肌。正中切开颈白线,将颈前肌肉向两侧牵开。根据术中暴露情况决定是否切断肌肉,暴露甲状腺后结扎,切断甲状腺中静脉,离断甲状腺悬韧带后完全游离于甲状腺上级并结扎,暴露并远离下极,同时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及静脉,并向内部上方牵引,切断下极血管分支,喉返神经经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支出,将喉返神经全程暴露至甲状入股下角入喉处。仔细辨认甲状旁腺并加以保护,发现甲状旁腺后将其精细于甲状腺固有包膜分离,注意保护甲状旁腺的血供。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可用纱布压迫,待喉返神经完整暴露、腺叶完全切除后再进行止血。切除腺叶常规快速冰冻送病理检查。根据病检结果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上下界分别为舌骨下缘和胸骨上缘,其两侧范围为颈总动脉。
患者术后均口服甲状腺素片,剂量需根据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行调整。
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同时伴有声音嘶哑等症状,术后3个月恢复;1例患者于术后10 h出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急诊再次手术止血后康复出院;1例患者出现手足麻木感,给予补钙处理,15 d后好转。
3.1 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目前对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仍有不同意见。欧美指南中全甲状腺切除术已成为甲状腺癌的主流术式,但国内对此仍有争论。全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点:①有利于甲状腺癌多发癌的切除,因甲状腺癌多灶发生率达42.4%~65.0%,患侧全切后,对侧可能存在隐匿癌灶存在[2]。②避免残余腺体癌变复发,尽量减少因甲状腺癌局部复发再次手术,由于再次手术,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概率明显增加。③对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灶的治疗更加方便,同时也方便对灶行放射性碘消融的转移治疗。④全甲状腺切除术有利于术后甲状腺球蛋白的检测,可及时发现甲状腺癌的复发与转移。⑤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口服甲状腺素片,经济、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对全甲状腺切除术不支持者认为,其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残性的手术,永久性剥夺了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不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3],是一种高风险手术。虽然采用甲状腺激素可替代治疗,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且药物剂量难以控制,必须终身服用。这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是不必要的。因此,应权衡全甲状腺切除术的利弊,评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后再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双侧多灶性甲状腺癌,Ⅲ、Ⅳ期甲状腺癌(高危组),术后复发癌是全甲状腺切除术的适应证,而对于低危组甲状腺癌应采用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对于微小癌对侧腺叶正常的患者,可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3.2 全甲状腺切除术操作要点 随着外科医师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改进,使开展精细的无血甲状腺切除术成为可能,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将不断降低[4]。
3.2.1 喉返神经的保护 患者在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时,喉返神经极容易受到损伤,因此保护喉返神经尤为重要。识别并保护喉返神经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安全且有效方法。临床医师在术中快速定位并识别喉返神经,使其损伤降低至最低水平,近年来成为术中识别喉返神经的重要辅助手段[5],但因其高昂的费用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因此,全甲状腺切除术仍要求通过术中仔细止血,精细解剖来保护喉返神经。大多数全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的保护难点位于Berry韧带区,解剖此处应十分小心,充分暴露,避免过度牵拉Berry韧带,防止盲目钳夹及电凝止血,以保证喉返神经视觉连续性及功能完整性。
3.2.2 甲状旁腺的保护 通常认为4个甲状旁腺只要保留2个,便可维持甲状旁腺的功能。但切不可认为甲状旁腺有4个,损伤1个无关紧要。术中需按解剖层次精细解剖,紧贴甲状腺固有被膜,实行囊内切除原则,对甲状腺背侧部分进行分离时,要仔细辨认,防止误切甲状旁腺的发生。对甲状腺下动脉进行处理时,需注意保护甲状旁腺血供,避免出现大块结扎现象,以保证甲状旁腺正常血供,术后维持甲状旁腺的正常功能。标本切除后应对甲状腺背侧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其是否附带甲状旁腺,若疑似其已切除,应立即切取标本组织,确认其为甲状旁腺后,需立即将甲状旁腺组织切成碎块,种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行自体移植。术后3 d内检测血钙水平,若血钙水平偏低,应补钙至血钙水平大于2.0 mmol/L。预防性补钙可有效缓解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状,能够促进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康复。
3.2.3 术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一旦出现可引起严重后果。出血原因包括血管结扎线脱落、甲状腺残面渗血等,临床表现为切口张力增加,颈部皮下出现肿胀现象,患者出现烦躁甚至意识障碍。术中应轻柔操作及术后拔管时要平稳,避免患者出现呕吐、血压过高等,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引流液状况,当引流液很少时,要注意排除引流管移位或被血块堵塞,早期发现是避免出血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若明确为术后出血,应及时再次手术止血。本研究中,1例患者术后10 h频繁呕吐后,出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再次行急诊手术,其为甲状腺残面电凝止血处焦痂脱落出血,行创面缝扎止血后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应衡量手术风险以及术者技术水平,既要遵循肿瘤手术的彻底性原则,又要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 Pacini F,Schlumberger M,Dralle H,et al.European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of the fol-licular epithelium[J].Eur J Endocrinol,2006,154(6):787-803.
[2] Efremidou EI,Papageorgiou MS,Liratzopoulos N,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otal thyroid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thyroid disease:a review of 932 cases[J].Can J Surg,2009,52(1):39-44.
[3] Vaiman M,Nagibin A,Hagag P,et al.Subtotal and near total versus total thyroidec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multi nodular goiter[J].World J Surg,2008,32(7):1546-1551.
[4] Lee YS,Nam KH,Chung WY,et al.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cancer in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J Korean Med Sci, 2010,25(4):541-545.
[5] 孙辉,刘晓莉,张大奇.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及监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8):768-771.
R654.7
A
1673-5846(2015)09-0124-02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 45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