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其分析

2015-12-08 03:33:02何敬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何敬远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其分析

何敬远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指标以及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100例,对患者红细胞6项指标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进行检测。结果 在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RBC、MCH、RDW、HCT、MCV、MCHC指标的异常率明均显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体检健康者,RBC-ICR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红细胞系统异常,免疫黏附功能明显改变,其指标的变化对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

国内外研究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并与患者病情变化存在一定关系[1]。本研究通过对红细胞 6项指标以及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进行检测,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6项指标的异常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其中男20例,女80例,年龄26~67岁,平均(53.2±2.5)岁,其中急性肝炎24例,轻度慢性肝炎35例,重度慢性肝炎27例,肝硬化l4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4例,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20~64岁,平均(41.8±2.6)岁。

1.2 方法

1.2.1 红细胞6项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1.0~1.5 ml,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并摇匀,采用Sysmex-K-4500血液分析议检测患者的红细胞 6项异常情况,包括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情况进行检测[2]。

1.2.2 免疫学检查 采用按郭峰改良法检测 RBCC3bRR及RBC-ICR[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红细胞6项指标比较 红细胞6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34例体检健康者无1例异常;在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RBC、MCH、RDW、HCT、MCV、MCHC异常率明均显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6项指标异常情况[例(%)]

2.2 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比较 急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RBC-ICR与体检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体检健康者,RBC-ICR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4例健康体验者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比较(±s)

表2 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4例健康体验者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比较(±s)

类型例数RBC-C3bRRRBC-ICR体检健康者3425±45.0±1.1急性肝炎2421±35.1±1.1轻度慢性肝炎3523±45.3±1.3重度慢性肝炎2715±46.8±1.4肝硬化1418±47.8±2.1

3 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肝脏与造血功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与体检健康者红细胞检测指标比较发现,对于出现肝脏系统疾病的患者其红细胞也有明显异常,但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针对这一问题临床上需给予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促进肝脏系统功能的改善。从病理学研究来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红细胞指标异常的原因复杂,其中主要受造血因子的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造血因子缺乏,进而导致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同时溶血、失血以及血浆容量增多,这些因素同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4]。当患者出现进一步肝脏病变时,常导致脾功能亢进,或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进而诱发溶血性贫血。

本研究中,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RBC、MCH、RDW以及HCT、MCV、MCHC指标出现明显异常。表明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对红细胞6项指标的影响较大,轻度慢性肝炎对其影响较小,说明肝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与病程、肝病病理特性有一定相关性对此临床上需引起重视[5-6]。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红细胞具有呼吸换气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有效识别或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减少病理性损伤,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从免疫作用机制来看,红细胞的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红细胞膜上的C3b受体与补体C3b特异性免疫黏附作用来实现[7]。研究发现,C3b受体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在对CIC进行清除时,其可通过自身免疫黏附功能而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当患者出现肝脏系统异常时,红细胞黏附CIC在肝脏中的解离出现障碍,进而导致红细胞不能与解离子作用,最终影响其清除能力,使大量CIC沉积于患者体内。因此,C3b受体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在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RBC-C3bRR、RBC-ICR检测结果显示,肝硬化、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与体检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红细胞在清除CIC中出现障碍和功能减弱。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来说,因其机体内病毒抗原的刺激,病情反复,易引起免疫功能紊乱,最终导致肝星状细胞清除力下降,使患者体内病毒不能有效清除,最终出现CIC增加和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还可能导致其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出现损伤,患者体内RBC-C3bRR降低,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干细胞损伤,对其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研究显示,当红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下降时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两者有密切联系[8]。

总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并发症或病情反复与免疫力下降相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可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从而有效维持红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防治肝脏系统的损伤。

[1] 梁扩寰.肝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13.

[2] 刘晓平,贺明其,马文祖,等.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癌红细胞免疫功能初步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1l(1):54-55.

[3] 蔡望喜,胡传芳,乐惠荣,等.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9(1): 38-38.

[4] 张晓岚,李永军,王丽芳,等.肝硬化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1,17(4):235-235.

[5] 王长嘉,韩伟,刘宇琼,等.慢性乙肝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6(5):144-145.

[6] 李红兵.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细胞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5,11(8):679-681.

[7] 欧强,陈良,孙洪清,等.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4):277-278.

[8] 王平.红细胞免疫系统与慢性肝病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9(2):64-64.

R512.6+2

A

1673-5846(2015)09-0186-03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

何敬远(1979.1-),主管检验技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免疫学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湖南饲料(2021年4期)2021-10-13 07:32:40
世界肝炎日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1:58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