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199预测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化疗的效果

2015-12-08 03:33:04白秀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癌胚抗原吉西抗原

白秀峰

癌胚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199预测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化疗的效果

白秀峰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以及肿瘤相关抗原199(CA-199)对于预测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资料43例,化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其动态水平变化以及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CEA和A-199的基线水平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化疗后血清CEA以及CA-199下降≥25%者相比于血清CEA和CA-199无下降以及下降<25%者,其总生存时间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对其血清CEA和CA-199进行检测,可以预测其总生存时间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

乳腺癌;吉西他滨;癌胚抗原;肿瘤相关抗原199

乳腺癌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20万的新发乳腺癌患者。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乳腺癌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手术联合化疗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式[1]。吉西他滨是理想的一线化疗药物,而癌胚抗原(CEA)以及肿瘤相关抗原199(CA-199)为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肿瘤标志物,本研究对两者的动态变化以及吉西他滨的治疗效果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资料43例,均在化疗前接受手术治疗,其年龄35~67岁,平均(53±3)岁,卡氏功能量表(KBS)评分均≥70分。

1.2 化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后均进行全面的体检,测量病灶大小并做好记录。化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2次。第1、8天应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每21天为1周期。常规给予止吐、保护胃黏膜、保肝等支持治疗。

1.3 血清CEA以及CA-199测定 采用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CEA以及CA-199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道奇生物有限公司,严格根据说明书操作。所有患者在化疗前1周检测,化疗后每3~4周监测1次。每次化疗前测定患者的血清CEA及CA-199水平,根据其下降25%为临界点[血清CEA、CA-199下降率=(化疗前首次测量值-化疗后最低测量值)/化疗前首次测量值×100%]。

1.4 疗效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OS为患者开始接受治疗直至病死的时间[2]。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43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CEA以及CA-199水平比较(月,±s)

表1 43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CEA以及CA-199水平比较(月,±s)

指标 正常 升高 t值 P值 正常 升高 t值 P值OS PFS CEA 26.4±3.5 28.6±2.9 1.035 >0.05 11.7±1.3 12.6±1.2 1.285 >0.05 CA-199 26.8±2.4 28.8±3.1 1.192 >0.05 11.2±1.1 12.9±1.1 1.537 >0.05

表2 43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EA以及CA-199水平比较(月,±s)

表2 43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EA以及CA-199水平比较(月,±s)

指标 下降率>25% 无下降或下降<25% t值 P值 下降率>25% 无下降或下降<25% t值 P值OS PFS CEA 33.3±2.2 25.3±2.1 6.387 <0.05 19.4±1.2 8.4±0.9 5.284 <0.05 CA-199 34.8±3.2 25.5±3.8 7.204 <0.05 18.7±2.0 9.2±1.0 6.391 <0.05

2 结果

2.1 化疗前血清CEA以及CA-199水平变化对患者的OS及PFS的影响 截至2014年1月20日共有38例患者病死,5例患者生存。化疗前1周检测患者的CEA以及CA-199基线水平,血清CEA有5例(11.6%)在正常范围内,38例(88.4%)升高,CA-199有8例(18.6%)在正常范围内,35例(81.4%)升高。化疗前正常与升高患者的OS和PFS的CEA以及 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化疗后血清CEA以及CA-199水平变化对患者的OS及PFS的影响 结果显示,血清CEA、CA-199下降率>25%患者OS以及PFS明显长于CEA、CA-199无下降以及下降<25%患者;血清CEA下降率>25%的患者11例(25.6%),CEA无下降或下降<25%的患者32例(74.4%);CA-199下降率>25%的患者10例(23.3%),CA-199无下降或下降<25%患者有 33例(76.7%)。化疗后正常与升高患者的OS和PFS的CEA以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乳腺癌,特别是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化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选用一个合适的指标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判断肿瘤是否有存在进展,以及根据监测结果改变治疗方案[3]。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组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相关基因以及产物异常表达的抗原相关物质,广泛存在于肿瘤组织、体液以及排泄物中,其在血清中的变化远早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变化[4],对于评估肿瘤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临床疗效有积极的意义。目前,CEA和CA-199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较多。临床指出,对于乳腺癌患者中CEA以及CA-199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而对于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鲜有报道。

吉西他滨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一线药物,其在体内可以转化成氟尿嘧啶,能够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美国2010年非营利性组织协会指南中将其推荐为乳腺癌化疗用药[5],其对于阿霉素以及紫杉醇治疗无效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为20%,中位缓解时间为 8.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9个月。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血清CEA以及CA-199化疗后明显下降(≥25%)相比于无下降或下降<25%者,其OS和PFS明显延长,而化疗前CEA以及CA-199水平对乳腺癌患者的OS和PFS并无明显影响。同时,在本研究发现,有5例患者的血清CEA下降率最终超过 25%,但是在早期的化疗过程中CEA水平出现了一过性升高的情况,这也是对化疗应答较好的表现,既往有研究报道[6];7例乳腺癌患者因早期化疗后 CEA水平的短暂升高被误诊为疾病进展,从而改变了治疗方案。所以,不能单纯根据血清 CEA水平的短暂升高判断肿瘤进展而改变治疗方案或终止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监测其CEA以及CA-199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OS和PFS,但本研究的病例较少,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

[1] 张会强,江泽飞.乳腺癌分类治疗时代化疗的地位和优化[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6):2001-2003.

[2] 师丙帅,王文胜,赵爱国,等.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3):2154-2156.

[3] 毛艳,陈小松,高卫奇,等.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及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5):366-371.

[4] 王深明,王文见.基于乳腺癌干细胞的治疗策略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5):927-928.

[5] 李瑞霞,张彦芳.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4,54(13):36-37.

[6] 周金妹,江泽飞.液体肿瘤生物指标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8):636-640.

R737.9

A

1673-5846(2015)09-0188-02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癌胚抗原吉西抗原
体检查出癌胚抗原偏高如何处置
人人健康(2024年1期)2024-03-19 08:35:38
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及癌胚抗原预测术后复发与转移
薛定谔的 猫与肿瘤标志物
保健医苑(2019年9期)2019-09-14 08:38:38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癌胚抗原变化趋势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1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