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影响临床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
陈晓红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接诊的230例早孕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临床药物流产,统计早孕者药物流产的效果,并分析年龄、既往剖宫产史、体重指数、子宫位置和孕囊直径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结果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完全流产211例,药物流产失败19例,失败率为8.3%(19/230);年龄≥35岁早孕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剖宫产史早孕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剖宫产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后倾后屈者早孕者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子宫前位和水平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25 kg/m2早孕者的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25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囊直径1.5 cm≤孕囊直径≤3 cm早孕者药物失败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越小、无剖宫史、子宫前位和水平位、体重指数低且孕囊直径1.5 cm≤孕囊直径≤3 cm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好。
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在终止早期妊娠过程中,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具有很多优点,如终止妊娠方便、不良反应少等[1]。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通过服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终止妊娠,由于某些原因,部分早孕者会出现流产失败现象。本研究对影响临床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230例早孕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5岁,平均(30.2±1.0)岁。所有早孕者均停经50 d以上,并自愿接受药物流产,无药物流产禁忌证;血凝、白带Rt、血系列均正常,经B型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均无放置宫内节育器;均了解本试验的研究过程和目的。
1.2治疗方法 所有早孕者均空腹服用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930)25 mg,2次/d,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3 d;第4天清晨,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409)0.6 mg,并对其进行8 h观察。
1.3观察指标 统计早孕者药物流产的效果,并分析年龄、既往剖宫产史、体重指数、子宫位置和孕囊直径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1.4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妇产科学》流产效果评定标准[2],完全流产: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胚囊自行完整排出,如果没有完整排出,复查B型超声检查无显示妊娠图像,且出血自行停止,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显示阴性,子宫、月经均恢复正常;不完全流产:接受药物治疗后,囊胚自行排出,但出血过多或过久,需接受清宫术;药物流产失败:用药1周后未见孕囊排出,B型超声显示孕囊继续生长,仍存在心管搏动,最终通过负压吸引终止妊娠。本研究将不完全流产和药物流产失败均视为流产失败。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药物流产效果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完全流产211例,药物流产失败19例,失败率为8.3%(19/230)。
2.2年龄因素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年龄≥35岁82例,药物流产失败13例,失败率为15.9%(13/82);年龄<35岁148例,药物流产失败6例,失败率为4.1%(6/148);年龄≥35岁早孕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既往剖宫产史因素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有即往有剖宫产史73例,药物流产失败12例,失败率为16.4%(12/73);无剖宫产史157例,药物流产失败7例,失败率为4.5%(7/157);既往有剖宫产史早孕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剖宫产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子宫位置因素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子宫后倾后屈位110例,药物流产失败16例,失败率为14.5%(16/110);子宫前位和水平位120例,药物流产失败3例,失败率为2.5%(3/120);子宫后倾后屈者组早孕者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子宫前位和水平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体重指数因素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体重指数≥25 kg/m285例,药物流产失败16例,失败率为18.8%(16/85);体重指数低于25 kg/m2145例,药物流产失败3例,失败率为2.1%(3/145);体重指数≥25 kg/m2早孕者的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低于25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孕囊直径因素 230例药物流产早孕者中,孕囊直径<1.5 cm共56例,药物流产失败8例,失败率为14.3%(8/56);孕囊直径>3 cm共70例,药物流产失败9例,失败率为12.9%(9/70);1.5 cm≤孕囊直径≤3 cm共104例,药物流产失败2例,失败率为1.9%(2/104);孕囊直径1.5 cm≤孕囊直径≤3 cm早孕者药物失败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常见方法是药物流产。在药物流产中,孕酮的抵抗剂是米非司酮,其可与孕酮受体结合,并与蜕膜或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发生一定反应,最终达到蜕膜变性坏死[3-4]。早孕者接受药物流产,血管逐渐出现水肿现象,滋养细胞发生变性,最终导致孕囊病死[5]。通过服用米索前列醇,可达到收缩子宫平滑肌的效果,使妊娠物逐渐排出,同时在减少出血、促进宫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无剖宫史、子宫前位和水平位、体重指数低且孕囊直径1.5 cm≤孕囊直径≤3 cm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好。因此,可推测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年龄、剖宫史、子宫位置、体重指数、孕囊直径等相关,其原因可能为:①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存在盆腔局部炎症、内分泌失调等,且子宫纤维弹性下降、卵巢功能减退,对米非司酮敏感性下降,药物流产的失败率较高[7]。②剖宫产使子宫下段有瘢痕及粘连现象,导致宫腔形态及子宫位置发生相应变化,可影响子宫节律性收缩,阻碍孕囊顺利排出,导致药物流产失败[8]。③子宫后倾后屈位时,宫腔与子宫外口之间会产生一定角度,导致妊娠物比较困难排出,影响药物流产效果[9]。④体重指数大,早孕者体形胖,需要的药量相对较大,所以失败率会增加。⑤孕囊直径<1.5 cm时,早孕者机体内孕酮量较低,米非司酮不能起到很好的拮抗作用,药物流产失败率较高;孕囊直径>3 cm时,孕囊蜕膜增加,米非司酮拮抗作用相对减弱,常导致子宫出血过久、过多,降低了药物流产的成功率[10]。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通过子宫蜕膜及其血管系统和子宫平滑肌共同作用达到药物流产的作用;且年龄越小、无剖宫史、子宫前位和水平位、体重指数低且孕囊直径1.5 cm≤孕囊直径≤3 cm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更好。在临床工作中,医师除了掌握患者的适应证,还应结合药物流产失败的主要因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价,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药物流产,以提高成功率。同时应加强药物流产过程的观察和药物流产后的随访,对出血过多和过久的患者及时进行清宫术,以增强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1] 任淑文,田瑞云,邹春华,等.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6):374-376.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5-2591.
[3] 刘皎阳,杨玲.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5):56-57.
[4] 桑国卫,贺昌海,邵庆翔.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17 523例的大规模引入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5):323-329.
[5] 彭刚,谭玉红,王庆一.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66-667.
[6] 韩向阳,孙敬霞,韩燕燕.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种类、处理和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90-592.
[7] 何惠.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的关系[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9,16(1):28-28.
[8] 郑彧.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9-30.
[9] 李琼,李萍,刘婉书,等.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关系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6):38-39.
[10] 王英,庄亚玲,陈绣瑛,等.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1):680-682.
R719.3+1
A
1673-5846(2015)12-0041-03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鞍山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