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构建与科学方法

2015-01-30 00:28宋周尧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文明生态

宋周尧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理论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22)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构建与科学方法

宋周尧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理论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2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基础理论作了新的阐发和科学的构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这些重要论述中,习近平十分重视科学方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理论;方法;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具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这些重要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基础理论作了新的科学阐发,同时,蕴含和显现着科学方法的运用。认真解读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理论构建和科学方法,对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构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基础理论作了新的阐发和科学的构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地阐述了生态与文明的关系

在深入思考和分析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关系演变历史的基础上,习近平作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的科学判断,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客观的历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就呈现出交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基石。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又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然生态环境的样态和演变趋向。考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区域文明的衰竭和消失,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状态和演变紧密相连。

众所周知,原始人类是由生活在食物丰美的非洲大草原的古猿进化而来的。原始人类的产生,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开启,因此,可以说,原始人类文明的出现,正是得益于非洲大草原温润的气候和丰厚的植物等。人类古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华夏文明、古印度和古希腊文明。古代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植物茂密、食物丰厚、雨水充沛、交通便利,为人类古文明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古文明在后来的演变中走向衰败和没落而没有延续至今,与自然环境的深刻变迁相关联。古巴比伦文明的消逝、玛雅文明的衰亡、楼兰古国的消失,等等,与这些地方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相关。伴随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这些地方的森林植被和水系被破坏,气候日益恶化,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耕地丧失,食物匮乏,人类失去了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根基,导致文明走向没落和衰亡。恩格斯曾经对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作了深入分析。他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2]随着这些地方自然生态被破坏,区域人类文明受到了毁损。

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的兴衰之间之所以呈现出高度的关联互动性,就在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构成一种交互性和耦合性的系统整体。在这一系统整体里,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物质、精神、制度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3]“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或者说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而,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发展程度。”[4]也就是说,人依赖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生态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同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密切联系,从人的本质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程度中,可以看出人类文明的程度。显然,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人与自然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失衡,那么,人类文明的演进将受到阻滞,人与自然的对峙与分离,将导致人类文明的衰亡。总之,生态的兴衰与文明的兴衰具有内在的、客观的、不可移易的联动性。

(二)深刻地阐述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产力的内涵作了新的科学阐释。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基础。应该看到,传统的观点只是把生态环境看成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一个被动的要素,即看成是劳动的对象和客体,仅仅是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过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对象。由此,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呈现出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改造与被改造的线性关系。这种理念和行为否决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力互动关联共生一体的本真关系,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

实际上,生态环境绝非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被动因素和任人盘剥的对象,生态环境的样态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作用和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说,它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即人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形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强大的主体力量。毫无疑问,劣质的生态环境会加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金成本,损害社会生产力发展主体,即人的身心健康。这种以污染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主体基础为代价的做法,必然造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走向衰竭,也难以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发展社会生产力过程中,不断毁损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理念和行为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这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习近平关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改善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理论,那种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客体性、被动性和被征服性要素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我们不仅要认清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还要充分认清社会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良性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一体共生对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对生产力形态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传统的理论观点没有能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对生产力的形态问题做出系统科学的研究,从而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存在理论和认识上的误区,以及行动上的偏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改善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科学地阐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应该说,传统的对生产力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的自然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因此,不可能提出和认可自然生产力的思想理念,不可能科学地阐述生产力的存在形态。其实,从生产力的形态看,生产力可分为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

实际上,在分析资本的生产时,马克思已作了初步的划分。“如果资本不把它所用劳动的生产力(自然的和社会的),当作它自有的生产力来占有,那么,劳动的这种已经提高的生产力,就根本不会转化为剩余价值。”[6]这里,马克思已经明确地将生产力分为自然与社会两种类型。马克思所指的自然形态的生产力,也就是今天一些观点所提出的生态生产力。马克思既把经过人的“劳动过滤”的自然形态的自然物看作是自然形态的生产力。例如,经过人的劳动过滤,即人工养护的水体、湿地、森林等等,就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生产力;又把没有经过人的劳动过滤的原生的自然物,也看作是自然形态的生产力,例如,马克思就把瀑布看作是“劳动的某种较大的自然生产力。”[7]所以,生产力既表现为人们吃穿住行所需的劳动产品,又表现为诸如湿地、瀑布等自然物,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性。

(三)深入地阐明了生态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也往往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8]要通过切实的具体措施,“让生产者自觉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9]这里,明确提出了内含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产方式。

1.要构建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要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思考、分析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和演变。众所周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贯通。显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良性关系的生成构建,一方面,依赖于社会条件和人自身的作为。另一方面,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马克思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10]习近平指出:“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11]

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的根基的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构和特质,必然最终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状况。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必然导致自然环境被污染和破坏,造成人的环境权益受损,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解。人的物质需要和利益多样性以及可持续性满足的基石,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依赖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劣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必然导致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减少,就会造成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2.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产关系良性运作和演进的基础。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从社会再生产的层面,将生产关系分解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基本环节,这也正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涵。客观地说,生产关系四个基本环节的连续良性运行,是人类生活有序有效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它的实现又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显而易见,社会的生产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12]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以自然界的再生产为前提。可以说,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再生产无以实现;没有生产的可持续,社会的分配、交换、消费的可续性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就会陷入困境。可见,实现自然界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人类的生产必须遵从合理的尺度,就是要做到:既遵从符合主体需要的尺度,又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分配、交换、消费环节,不仅要通过交换对劳动者的生产支出做出合理补偿,而且,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给出成本支付,并且确立合理的消费观。

基于此,必须构建生态型生产关系。过去,我们分析研究生产关系时,视野局限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被描述成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闭环系统。事实上,这一观点和做法是片面的。必须充分确认,生产关系是一个开放系统。为此,我们要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可持续性视角,分析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和运行,构建生态型生产关系。生态型生产关系,既满足和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又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进化作为基本的功能。在生态型生产关系中,既可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特质,又可看出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态度和情感。

3.要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与自然的结合方式和人与人的结合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必须使绿色成为人与人的结合方式的特质之一,核心是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政策及规范应具有绿色取向。同时,必须使人与自然的结合方式,即劳动主体、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者之间的结合绿色化。第一,就劳动主体而言,必须牢固确立科学的自然生态系统价值观,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第二,就如何对待劳动对象来说,必须自觉消除那种将劳动对象,即自然界看作是纯粹的价值客体和财富源泉的观念,确立对劳动对象节约利用、循环利用、清洁利用的观念,做到在对劳动对象的养护中进行利用,在善待中实现物质变换。第三,就劳动手段的选用和再造来说,要注重选用和发展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开发和运用效能技术、自然资源养护技术、废弃物和污染物净化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等,切实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能,实现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的统一。

(四)科学地阐发了良好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

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显然,这一科学论断对人民群众利益概念的内涵作了新的阐释。

1.环境权益和生态福祉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益的满足,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4]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5]可以说,今天,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既包含人们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又包含人们的生态利益。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建设”,“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生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6]这一论述拓展和丰富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观的创新发展。毫无疑问,将生态利益和生态福祉纳入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范畴,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必须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取生态利益,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第一,政府要大力提供生态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它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需求,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即人人都可以享用和消费。应该确认,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固然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清洁的空气、水体、食品、环境等也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生态治理应是政府进行公共治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17]第二,在生态环境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把生态治理和生态产品的供给放在重要位置。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彻底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重点加强对空气、水体、土壤、林地、食品污染等的综合治理,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的理念。

3.要构建科学的生态产品生产和消费机制。生态产品需求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大力推进生态产品的生产,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生产的机制。第一,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生态产品生产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开发地区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造成了更多的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地区付出了更多的保护成本,生产生态产品的企业比生产一般产品的企业付出的生产成本更多。因此,要鼓励和推进生态产品的生产,就要积极用计划、法规、市场等有效手段,对生产生态产品的地区和企业给予足够的补偿。第二,要注重构建合理的生态产品消费机制。现实的情况是,富裕人群消费了更多的生态产品,低收入人群购买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因此,要通过合理的政策,促进生态产品消费的公正性。习近平指出:“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付费和环境税收政策,让高收入阶层拿出更多的钱改善环境,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环境权益。”[18]从而使生态产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五)深刻论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9]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保护生态环境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今天,生态环境愈来愈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综合国力强大的重要标示。

1.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资源和资产,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是资源,是资产,是潜在的发展优势和效益。”[20]良好的生态环境,既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生态服务。它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维护服务,等等,又能够吸引和积聚生产力发展中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从而形成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势能和效益。也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哪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1]作为生产力要素的良好的生态资源,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等,从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习近平指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2]当今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高度关注生态安全,把它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出口贸易面临“绿色壁垒”的挑战。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科学方法

在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凸显出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一)系统思维方法

1.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整体中。习近平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23]就是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孤立进行,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例如,在经济建设中,要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法则;在政治建设中,要注重绿色政府的构建;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在社会建设中,要注重绿色社区等方面的建设。

2.要树立系统整体的自然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4]这就是说,大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整体,大自然中所有的存在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大自然本身的系统整体性,要求人类确立系统整体的自然观,基于系统整体的自然观,人类才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3.要有科学和系统的视野。习近平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25]这就是说,在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方法,种树、治水、护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如果分散而为,各行其是,会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和平衡,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推而言之,人类对大自然系统中的任何存在物的维护和修复,都要自觉尊重和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运行的法则。

4.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要“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6]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在下述重点方面统筹决策和整体推进。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守的基本理念。第二,要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第三,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也就是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27]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发挥市场、企业、政府的作用。第四,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28]为此,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加强推进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建设。

(二)辩证思维方法

1.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29]在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中,只注重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索取资源,必然会造成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分离对峙。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认识的深化,人对自然的利用能够迈向更高的境界,人们会“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30]所以,只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从而“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31]

2.发展循环经济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有生命力。”[32]发展循环经济,第一,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在项目选择、资本集聚、人力资源配置、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功能。第二,要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和制度安排,依法对企业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干预,推动企业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3.既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又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要对那些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盲目决策、乱作为,产生严重后果的决策人,实行终身责任追究。第二,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4.要统筹好国内积极建设与国际合作交流。第一,既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时,要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第二,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决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全体公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第三,要明确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共同应对挑战,共建地球美丽家园。

(三)社会结构分析方法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33]众所周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34]人在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在于把自然存在物“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和“人的精神的无机界。”[35]就是说,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丰足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如果自然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变换,就不可能顺畅实现,甚至会中断,人类最终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以,良好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并且,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根本特征的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即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要重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制度和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6]第一,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习近平提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37]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是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第二,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习近平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38]“要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效能和效率的环境管理方式。”[39]“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40]第三,要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此,习近平提出:全社会公民要“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41]要促进人们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思想观念上,“必须科学认识和切实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42]要确立绿色生活方式,“在消费领域,要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43]

3.实行最严格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习近平指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使用、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44]要“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45]习近平的上述重要论述,科学地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中其它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作用。

[1][5][8][9][11][16][18][19][20][21][22][27][29][30][31][32][38][39][40][41][42][43][44][4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86、186、190、195、190、186—187、195、187、190、190—191、187、195、198、198、189、196、

194、202、192、186、190、191、192、19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8.

[3][4][3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52、76、53.

[6][7][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29、729、5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13]人民日报,2013-4-1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5][23][26][28][33][36][3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8、211—212、209、209—210、209、210、210.

[17][24]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光明日报,2015—03—10.

[25]人民日报,2013—11—16.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91.

责任编辑:许如江

F205

A

1671-2994(2015)06-0019-06

2015-11-09

宋周尧(1962-),男,安徽太湖人,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所长,编审, 《理论建设》主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环境伦理学,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本文系2015年度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中的理论构建与科学方法硏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