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进
“老漂族”问题及其社会应对
王伟进
一个群体正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其生存状况引发广泛关注和反思。他们是为帮助子女照顾第三代,而来到陌生城市与子女同住的老年群体,由于离开原住地,没有朋友,文化不适,心灵漂泊,被称为“老漂族”。
“老漂族”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重要原因。首先是当前的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大背景,它促使无数年轻人在城市成家立业,导致子辈背井离乡而父辈老人空巢留守,形成两代人间典型的居住安排。其次是传统老人帮助子女照看孙辈的家庭责任伦理,它使得父辈愿意尽最大努力减轻子辈的生活负担,哪怕自己做出牺牲。
一、“老漂族”的居住模式暗示我国家庭生命周期与代际关系的深层次变化。从表面上看,“老漂族”是两代人间居住安排由分到合、由异地到同城的变化。实际上,它反映出社会转型中深层次的家庭生命周期转型和代际关系变迁。学者潘永康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传统社会,我国家庭的生命周期特点是:年轻人婚后先与父母合住,等自己有子女后与父母分开,在子女成婚后又与父母合住,最后再分开,如此周期循环。其中,婚后与父母合住的主要考虑是住房,由于父代通常先拥有房子,合住是“子代投奔父代”的选择,体现出“父代权威”的代际关系模式,父代是家庭的投入和决策重心。而当前人口流动性增强,婚后合住的可能性变小,再次合住的重要考虑是父代帮忙抚养孙代,源于另一种客观现实需要。这里,合住是“父代投奔子代”的“子代权威”代际关系模式1,子代成为家庭投入和决策的重心。可见,“老漂族”现象真切反映了我国家庭生命周期和代际关系的微观变革。
二、“老漂族”的牺牲性付出折射出我国家庭儿童福利的相对贫乏。从家庭福利来看,一方面,为了帮助子女抚养孙辈,“老漂族”被迫在心理震荡、文化震惊和保障脱离的环境中生活,自己的生活福祉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老漂族”的辛苦付出恰恰反映了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福利的相对匮乏。当前我国的儿童福利主要针对孤残和流浪儿童,是补救性而非普惠性政策,缺乏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考量。而从许多西方国家的儿童福利实践来看,福利发放往往以儿童所在家庭为单位。儿童福利不仅仅指儿童直接享受到的福祉,也通过其父母和家庭成员间接获得,是一种整合性的儿童福利理念。具体从资金、时间、服务的分配和提供上,儿童福利体现在生育津贴、儿童津贴、家庭津贴和公共托育服务等方面。比如,在瑞典,产妇分娩前可以享有180~270天的生育津贴,产后可以享受480天产假补贴,实际上是变相的父母双方带薪假期福利,以鼓励他们照顾孩子,且承诺能重回原工作岗位或类似岗位。同时,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雇有专职儿童看护,由国家补贴,当孩子生病而家长不能亲自照顾时,可请看护帮助2。可以预期,我国如果有类似鼓励带薪休假、政府服务补贴等政策,“老漂族”现象将有所缓解。
三、“老漂族”面临的诸多问题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均等化不足。“老漂族”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集中在公共服务与保障覆盖上,反映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从制度来看,目前的相关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政策仍具有明显的户籍分割痕迹,平等服务社区内常住人口的政策理念有待进一步推进落实。具体来看,一是“老漂族”社区融入存在困难,从政府角度来看是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责任范围。 二是医疗保障难,即“老漂族”作为非户籍人口,需就医看病时,往往无法享受所在城市的医疗保障政策,而离拥有医保资格的原住地又有距离,“两不靠”的困境致使他们被迫放弃或者延误治疗,不利于身体健康。三是养老福利服务的相对缺乏,我国很多大城市在交通出行、旅游景点门票、公共设施享受、老年服务券等方面为老人提供优待福利,“老漂族”作为外来人口大多无法享受,这进一步增大了“老漂族”融入所在城市老年群体和老年文化的可能。
四、“老漂族”抚育儿童具有潜在负功能。我国传统的儿童教育确实是在多代同堂家庭中完成的,但在文化代沟拉大的今天,由“老漂族”进行隔代教育有潜在风险。一方面,父母的直接照顾被认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重要,“老漂族”长期照顾的效果未必有由父母亲自照顾好。另一方面,现实中,老年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老人伴有落后乃至不科学的文化观念,加上自身面临各种环境适应问题,对儿童的教育可能存在负面作用。因而,“老漂族”提供的隔代教育效果有待评估。
五、老来分居与未来去留的困惑:“老漂族”养老问题值得关注。因为是阶段性地与子女同住,“老漂族”的长期养老问题也暗含隐忧。第一个现实问题是:由“单漂”导致的老年群体两地分居问题,即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中的一位随子女同住,而另一位留守独居。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或者夕阳情的他们,为了子女不得不分居两地,心存牵挂。进城的一方要面临社会融入的难题,留守的一方却忍受独居的孤寂,显然有损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感。第二个现实问题是:将来“回不回去?”或者“留不留下来?”即在帮助子女完成阶段性抚养任务后,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尤其对于来自农村的“老漂族”来说,一旦离开农村,家里的田地、房屋、家畜随着荒废,随着年事增长,他们自身的照料护理问题逐渐出现,回去会有诸多现实困难;同时,留下来又继续面临文化融入、社会保障脱离、增加子女经济压力等问题。实际上,在西方社会,父代与子代分居是常态,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革,这种需求也在增长,尤其是普遍存在的婆媳关系紧张使得大量老年人选择不与子女同住。因此,进一步增加了“老漂族”去留的困惑。由此,“老漂族”未来养老去处可能是个两难选择。
六、“老漂族”的社会应对:一个代际学习和公共政策的框架。针对“老漂族”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认为关键的社会应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提倡代际学习,减少文化代沟。文化代沟是经典的社会学议题,它源于两代人间不同的时空生活环境和生命历程体验,体现为代际间的文化隔阂。由于每个人都会扮演代际关系中的双重角色(父母与子女),因而,要提倡代际学习,学习对方的文化,从文化结构上减少代际鸿沟,加深理解。在信息化与城镇化飞进的当代中国,尤其需要父代向子代、老年人向年轻人的学习,它同时代表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学习,村落文化向都市文化的学习,人伦情义文化向个体竞争文化的学习。应该理解这种学习对于老年群体的难度,因而,子代要具备应有的耐心,主动提供帮助,积极进行“文化反哺”,只有这样,积极老龄化才能建立在代际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以社区为单元的包容性、均等化基本服务建设。社区是基本公共服务和设施提供的主要载体,是“老漂族”最可及的地方。笔者主张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社区出发,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直接纳入社区建设规划中。基本服务均等化的灵魂是包容,即既服务户籍人口,也不排斥其他常住人口,让“老漂族”感觉到社区包括医疗、照料、文娱等在内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对他们是开放包容的。硬件的包容能够带来文化的交融,即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开放能够促进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融入和交往,真正解决“老漂族”的心理震荡和文化融入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二条要求,“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同等优待”。包容性基本服务建设要有政策措施保障,即在医疗保障、养老护理等方面从政策层面给予常住人口相对均等的配置安排,或者促使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的跨区域联网互通,从而解决包括“老漂族”在内的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推进居住证登记制度,放开或简化直系父母的落户政策。我国的户籍政策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相关细节需要完善。在应对养老问题上,应该基于自愿原则,允许和鼓励老年人随子女迁移落户,而不是“漂城”进户,配套提供社会保障的转介承接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其社会保障制度“两不靠”的漏洞,也鼓励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要求,“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移提供条件”,第五十四条进一步指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办理涉及老年人户口迁移等事宜时,“应依法优先办理”。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得到推进,不仅“老漂族”的各种难题得到解决,人口规模更大的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将得到部分化解。
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福利供给制度。即围绕儿童福祉,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相关福利政策,从而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造福儿童成长。亲子关系是我国社会结构基本三角中最重要的一环,子孙延续与成才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最重要的期许,30多年来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儿童成为家庭规划与决策的重心。除个别领域外(如义务教育),我国尚缺乏一般意义的普惠性儿童福利政策,家庭成为儿童福利的主要责任担纲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福利理念与国际接轨,针对儿童的福利政策体系也应更加完善。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相关儿童福利政策,发展生育津贴、产假补贴、儿童津贴、儿童教育服务、父母带薪休假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公共托育服务政策等,鼓励父母直接照顾儿童,或者通过政府补助购买社会服务,从而减轻由老年人抚养孙子女带来的压力和避免负面影响。
发展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老龄化催生大量个体性的老年人困难,“老漂族”则同时面临环境适应、文化调适、心理震荡、社会融入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科学干预。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大分支,其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工作方法在应对老年问题上有独到的专业优势。有效应对“老漂族”相关潜在的社会风险和问题,应大力加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通过政策引导、服务采购、资金资助等方式引导其服务“老漂族”。
(作者系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1.毕宏音.“老漂族”: 中国式家庭生命周期历程中的特殊群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3-13.
2.何玲.瑞典儿童福利模式及发展趋势研议.中国青年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