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研究

2015-01-30 04:29李灵燕石高宏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 李灵燕 石高宏

一、引 言

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建立在马克思的资本积聚和集中理论的基础上。在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恩格斯、拉法格、希法亭、布哈林和列宁等正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起源、运行规律和后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们把垄断当作竞争资本主义固有的资本积聚和集中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克服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从而不能避免必然灭亡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命运。[1]

在列宁的《论帝国主义》[2]出版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出现了中断,停止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之发展变化的分析和解释。

当代对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重要发展是由美国每月评论学派做出的。该学派产生于20 世纪40年代,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斯威齐、巴兰、马格多夫、布雷弗曼和福斯特等。自成立以来,该学派持续对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和批判。巴兰和斯威齐于1966年出版的著作《垄断资本》[3]是该学派的理论基石。

尽管每月评论学派宣称在立场上忠于马克思和列宁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支持社会主义,并认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秩序和历史演化过程来看待的方法对于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病非常有效,但是,该学派却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做出了自伯恩斯坦以来最重大的修正。[4](PP500-505)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它用“停滞论”取代了马克思的“崩溃论”。经济“停滞”不同于“崩溃”,它是一种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和产能过剩的状态,可以作为一种常态无限期地延续下去。该学派认为,停滞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并解释了为什么在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里经济能持续扩张,又为什么不能阻止经济走向停滞的强大趋势。[5]每月评论学派显然认为,马克思在19 世纪构建的资本理论已不适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因而需要发展新的理论框架以解释资本主义新阶段如何摆脱了马克思所发现的经济规律。问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使得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不再成立?每月评论学派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如何发生改变的论述具有坚实的基础吗?

本文通过对每月评论学派发展的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梳理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分析方法、概念框架和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检验其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间的一致性,分析其主要缺陷,探讨如何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批判建立在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上。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最全面和彻底的分析和批判。他分析了在竞争和赢利法则主导下,资本积累过程相互矛盾的动力。资本家为了追求资本增殖,将利润投资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扩张导致工资率的上升,相应地降低利润率。面对利润率下降,资本家会减少利润再投资,削减产量,使工资率恢复到均衡水平。或者,资本家会进行生产方式变革,更多地购买和使用能节约劳动力价值(人工成本)的机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两方面的后果:第一,使利润率趋于下降,从而资本积累率趋于下降;第二,工人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趋于下降,失业率趋于上升,从而工人的有效需求增长落后于潜在生产能力的增长。这二者都会导致资本积累率的下降,从而减缓生产的扩张,导致经济的衰退和危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阻碍是资本本身”。

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积累过程必然产生的资本积聚和集中趋势。由于更大的资本能组织更大规模的生产,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更大的资本不断地吞并更小的资本,导致资本积聚和集中程度的不断上升。而银行和股份制度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资本集中程度的上升。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也会进一步加剧资本集中的程度,进一步扩大社会的两极分化,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体制的灭亡,并被社会主义生产体制所取代。[6]

从19 世纪70年代国际性工业萧条开始,德国和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的大发展。不仅生产集中程度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比如,美国工业产值的一半掌握在258 个工业部门的3000家大型企业手中(列宁,1916)),并且,同一工业部门或不同工业部门大型企业间还通过卡特尔、辛迪加或托拉斯等形式结成联盟,以试图共同控制产量和产品价格,为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从而赚取稳定的高利润率。至19 世纪90年代末期,垄断联盟已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在该时期,恩格斯、拉法格、希法亭、布哈林和列宁等正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起源、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他们把垄断当作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一般和基本的规律”(列宁,1916)。他们认为,垄断组织并不能改变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积累过程的规律和趋势。其原因在于:第一,虽然联合大企业加强了生产的计划和社会化管理因素,但并不能改变整个工业体系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第二,联合大企业加重了对劳动者的剥削,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第三,虽然联合大企业限制了竞争,但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组织内部寡头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期,寡头间的联合往往会瓦解,其享有的超额利润也会趋于下降;第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潜在竞争也会使垄断组织享有的超额利润趋于减少甚至消失,这是因为,虽然巨额初始资本支出使新企业进入变得困难,但是,某一产业部门所享有的超额利润越高,联合许多资本创办新企业的诱因就越大,通过开发新技术来超越现有企业技术水平的诱因也越大。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这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预测了一国的整个产业体系演变为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的前景,并认为其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创造了技术和组织条件,也创造了阶级斗争条件。

布哈林和列宁还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输出、殖民、战争和军备竞赛之间的关系。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集团为了克服国内需求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利润率下降趋势,必然要向非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本,并通过殖民统治等手段廉价获得非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并占有其产品市场。各国的垄断资本集团还利用其所控制的国家政权,通过战争和军备竞赛等手段,争夺对非资本主义国家廉价资源和产品市场的控制权。根据马克思的辩证法,列宁(1916)预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会遇到非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有力的反抗,资本主义在吞没非资本主义世界之前就将寿终正寝。

三、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概念框架

20 世纪40年代,由于对美国社会现状不满,尤其是不满于美国的军事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以及国内存在的贫困和种族歧视问题,而主流经济学又无助于理解当代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发展趋势,斯威齐转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寻找理解美国当代社会问题的体制根源的锁钥。斯威齐于1949年创办《每月评论》杂志,之后又于1952年创办每月评论出版社,作为北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维系并团结着一个严肃认真的美国马克思主义激进左翼学派,被称作每月评论学派、垄断资本学派或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每月评论》与任何党派路线都保持距离,长期坚持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赞同社会主义,发表了大量揭露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文章和专著。

巴兰和斯威齐于1966年出版的专著《垄断资本》成为每月评论学派的理论基石,也是1968年成立的激进政治经济学联盟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在该书中,巴兰和斯威齐提出,二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已进入成熟时期,因此,有必要将垄断作为一种中心力量引入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的一般框架中。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垄断资本》发展出新的概念框架,对垄断如何改变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7]

(一)关于垄断

巴兰和斯威齐所分析的美国二战后的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列宁等所预测的由一个中心控制的大股份公司的情形。事实上,从形式上看,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相比,二战后美国大公司控制的范围变小了。这是因为,经济控制权的高度集中所造成的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对政府的过度影响引起了民众广泛的抗议运动,使得美国社会开始通过法律限制和规范大公司的权力。比如,《反托拉斯法》打击了大公司联合控制市场价格和限制贸易的行为,维持了寡头市场结构。

巴兰和斯威齐所研究的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其典型的经济单位是“生产一个行业、甚或若干行业的大量产品份额,并且能控制其价格、生产总量以及投资的种类和数量的大型企业”。可见,他们所说的垄断仅仅指的是单个产业内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甚至不涉及希法亭等所考察的寡头间公开的联盟,那么,他们依据什么将这种市场结构视为类似于独家垄断的“严格垄断”呢?他们给出的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二战后美国的大多数产业已呈现出稳定的寡头市场结构。具体来说,这些产业的典型特征是,某一产业的大部分投资和产量被控制在三四家大企业手中,并且市场需求已饱和,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已超过其可充分利用的程度,这使得新企业进入变得非常困难。

第二,产业内的寡头企业间通过长期博弈学会了协同行动,不再进行价格竞争。正如斯威齐提出的“拐折的需求曲线”所表明的,寡头通过长期的定价博弈发现,如果自己降价,其他寡头也会跟着降价,而如果自己提价,则其他寡头不会跟着提价,因此,不改变价格成为每个寡头的最优策略。这样,通过非公开勾结的协同行动,寡头成为市场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产品不再按生产成本进行定价,而是按垄断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定价。甚至在面临需求下降时,寡头也不会降低价格,而是倾向于减少产量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闲置水平,以保护其利润空间。

不仅如此,巴兰和斯威齐还把单个产业在决定产量、投资和价格方面的均衡结果当个整个产业体系的均衡结果,其理由是,二战后美国的大多数产业已趋向成熟和垄断。这就将产业间的竞争和相互作用(尤其是熊彼特所强调的新兴产业对成熟产业的“创造性摧毁”作用)排除在其分析框架之外。

(二)关于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概念是巴兰和斯威齐的垄断资本理论的中心范畴。正如他们所指出的,整个垄断资本理论“围绕着一个中心论题来组织并获得本质上的统一: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经济剩余”概念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概念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与其分析的目的不同有关。

首先,经典马克思主义使用“剩余价值”概念的中心目的是揭示对劳动的剥削。马克思解释道,在所有形式的阶级社会,剩余产品都代表实际生产者贡献给统治阶级的无酬劳动,只不过剩余产品在不同形式的阶级社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力是自由的,对工人的劳动按时间支付报酬,这就容易给人一种假象,似乎工人付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劳动。新古典经济学的整个收入分配理论就是为了证明这种假象: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按其边际贡献支付报酬。而马克思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尽管表面看起来资本家足额支付了工人提供的全部劳动,但实际上工人是在饥饿的威胁下被迫为资本家阶级付出了大量无酬劳动。的确,与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相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增长,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可能大大上升。

巴兰和斯威齐提出的“经济剩余”概念没有剥削层面的含义。“经济剩余”概念最简洁也是最一般性的定义是,一个社会的产出与生产成本之差。经济剩余的大小代表一个社会的生产率,并随着技术进步而上升。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经济剩余的大小和构成都非常重要,因为“剩余的多少衡量一个社会实现其自身设定的任何目标的自由程度,而剩余的构成显示该社会是如何使用该自由的”。

在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分析中,“经济剩余”概念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主义价格理论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经济剩余概念是针对完全竞争模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分析现实的资本主义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合理问题。垄断资本理论首先假设,竞争资本主义(抽象为完全竞争模型)能合理地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这是一种典型的工具主义假设。方法论上的工具主义认为,在建立理论方面,理论家可以为了理论预测方面的有用性而自由地选择假定,而不用考虑其是否与历史事实相一致。显然,这种分析方法在科学性方面存在缺陷。作为完美竞争理论的继承者,不完美竞争理论的可信性依赖于完美竞争理论,因而神圣化竞争标准,具形而上学性质。[8](PP415-438)

在完全竞争模型中,当经济系统达到均衡状态,任一生产要素在任何一家企业都获得相同的报酬,任何企业的全部销售收入都分配给其使用的生产要素,任何企业都没有经济剩余。与此相对,在垄断条件下,大公司拥有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价的能力,从而能获得正经济利润。并且,垄断程度越高,经济利润率就越高。这样,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就不会转化为消费者福利的提高和生产要素收入的提高,而是扩大公司利润边际,归公司股东享有。可见,在垄断资本理论中,大公司获得的经济剩余就来自于垄断或不完全竞争,而不是对劳动的剥削。

垄断资本理论关注完全竞争模型所忽视的问题:作为技术进步成果的经济剩余如何在社会成员中分配?该理论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是高度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分配由大公司的活动决定。经济剩余的大部分以利润的形式被大公司的资本提供者获得,使得大多数社会成员几乎和过去一样贫困。

其次,垄断资本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将经济剩余概念用于分析资本主义体制的运行规律,包括周期性波动和长期趋势。在该层面,这两种理论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重大区别。巴兰和斯威齐将所有产业的总利润等同于经济剩余,推出垄断资本主义定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发展,经济剩余总额趋于上升,经济剩余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也趋于上升。这是巴兰和斯威齐对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运行规律(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所做出的最重大的修正,也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引起最多争议的一个理论预测。如果用“剩余上升趋势”取代“利润率下降趋势”,那么,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阻碍就不取决于积累基金的不足,而取决于资本积累过程的其他方面,如垄断和剩余吸收等。

第三,经济剩余的构成被用于揭示在给定剩余大小的条件下,一个社会如何使用其自由。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该层面在巴兰和斯威齐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中占据更为中心的位置。垄断资本理论的中心主题是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非理性(而不是剥削),而这一结论主要是通过分析垄断资本主义在剩余吸收方面的困难和浪费得出的。这一批判重心的转移也使得工人阶级不再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力量。[9](PP149-150)

(三)关于经济停滞

垄断资本理论认为,由于二战后美国大多数产业资本的集中化和中心化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也由于大多数产业趋向成熟,这些产业形成了稳定的寡头市场结构,并且由于寡头学会了采取协同行动,它们不会通过降价竞争来提高销售量,即使在面对社会需求缩减时。上文论述了希法亭等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把垄断和垄断利润当作暂时的和相对的,且由于社会需求的减少和技术革新等因素会被削减。与此相对,巴兰和斯威齐认为,二战后美国大多数产业形成了严格的垄断条件:新企业进入不再成为可能;技术革新已成为大公司的协同行动,不会威胁到其基础和生命力,甚至不会威胁到其边际利润;即使在社会需求饱和甚至呈现下降趋势、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情况下,大公司也不会通过降价来刺激需求,而是通过削减产量、降低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来尽可能保持现有的价格和利润率。

垄断资本理论还把大公司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经营活动都当作其提高和巩固垄断地位以提高垄断利润的非生产性活动,即“寻租”活动。此类活动的范围非常宽广,既包括研发、营销、管理层激励和杠杆收购,也包括政治捐献、雇佣律师以避税和劳工关系等。这些活动既扩大了大公司的利润边际,又提高了产品成本。对整个社会来说,这些活动浪费社会资源,降低消费者福利。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巴兰和斯威齐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积累过程的主要内在矛盾是:经济剩余日益上升的趋势和剩余吸收日益困难间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大公司削减成本的技术革新、协同定价行为和寻租活动,其利润边际不断扩大,使得更高的资本积累率成为可能。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公司为了维持高利润率,提高生产能力的闲置水平,而不愿进行扩大生产能力的新投资。因此,垄断阻碍了利润的再投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造成了资本过度积累的问题,使经济实际增长率低于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障碍是资本自身”,而垄断资本理论论证了,垄断的广泛发展提高了生产扩张的障碍。巴兰和斯威齐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但不总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试图重提20 世纪末期受到普遍关注的美国经济内在停滞的问题。

当美国发生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言经济会自动复苏。然而,到1937年时,经济不仅没复苏,失业率还上升到了19%,这触发了关于经济停滞原因的大讨论。被称作“美国凯恩斯”的汉森(1938)提出“长期停滞理论”,认为20 世纪初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处于长期停滞的阶段。由于新投资利润下降的趋势,资本主义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越来越小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具有陷入低增长和就业不足的趋势。这是经济的常态,可能长期保持,既没有明显复苏的趋势,也没有完全崩溃的趋势。解决办法是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有效地克服“停滞”,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10]

巴兰和斯威齐认为,二战后美国经济仍然存在强大的停滞趋势。翻译成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语言就是,垄断的后果是体制的储蓄潜力不断上升,而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不断减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垄断资本主义的收入和就业水平低于更具竞争性的经济体。巴兰和斯威齐认为,他们发展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既能解释20 世纪30年代的经济长时间停滞,也能解释20 世纪70年代以及2008年后经济停滞的重新出现。他们还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未能对20 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史日益严重的停滞现象提供满意的解释,因此,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对增进对于停滞问题的理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11]

四、对二战后美国经济扩张史的理论解释

每月评论学派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不仅论证了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强大的停滞趋势,还解释为什么现实经济在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里仍然能持续扩张。这是通过寻找外生力量对经济扩张的刺激作用来加以解释的。该学派还分析了为什么外生的刺激力量不能阻止经济走向停滞的强大趋势。

(一)对20 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理论解释

上文已作分析,垄断资本理论认为,垄断阻碍了利润的再投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造成了资本过度积累问题,使经济实际增长率低于充分就业的增长率。但是,在巴兰和斯威齐写作《垄断资本》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维持了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对此该如何解释呢?巴兰和斯威齐通过寻找外生的剩余吸收装置来加以解释。主要的剩余吸收装置包括政府庞大的军事支出、划时代的发明产生的创新浪潮和帝国主义。他们认为,所有这些剩余吸收装置都不能阻止经济停滞的强大趋势,它们要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要么为垄断资本主义的运行增添了新的矛盾。

巴兰和斯威齐并不像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那样,认为政府干预能解决经济停滞的问题。为克服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本积累产生的内在矛盾,需要政府对经济越来越大地刺激。但是,由于体制的局限,政府不可能长期维持刺激经济高增长所必需的庞大支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模式阻止政府这样做。寡头不顾强大的社会需要,限制公共住房和教育等政府民用支出,因为这种支出会减少私人部门的利润,或妨碍寡头享有的特权。他们认为,美国在20 世纪40年代—60年代所获得的持续繁荣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热战和冷战所产生的庞大的军事支出,以及战争时期被压抑的民用需求在战后的释放,吸收了体制产生的大量剩余。可见,在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下,真正有助于解决民众贫困问题、从而能刺激需求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政府民用支出受到限制,而无助于满足人类真正需要、浪费社会资源的政府军事支出却因能增加垄断资本的利润,而达到每年百亿美元以上的惊人水平。

同样,巴兰和斯威齐把帝国主义解释为美国国内过剩资本在第三世界国家寻找投资出路,以追求更高的边际利润率和减轻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他们认为,资本输出并不能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反而因减少了国内投资而减缓了国内经济增长,使得国内的失业和民众贫困问题更加严重。并且,对外投资使越来越多的剩余流回美国国内,进一步恶化了资本积累过程的矛盾。

巴兰和斯威齐也把划时代的发明(外生的偶然力量的产物)引发的创新和投资浪潮当作剩余吸收的工具。他们不像熊彼特那样认为创新浪潮对寡头垄断企业具有创造性摧毁作用。他们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下,创新已成为大公司的协同行动,不会威胁到其基础和生命力,甚至不会威胁到其边际利润。相反,技术创新只会保持和巩固大公司的垄断地位,增加公司获得的边际利润,而不会提高消费者和劳动者福利。因此,像20 世纪50年代出现的汽车化创新浪潮虽然能提供大量有利可图的投资出路,但只能帮助经济暂时摆脱停滞,而另一个同样规模的划时代创新浪潮的出现取决于历史因素,不能指望其在经济扩张需要时出现,从而不能阻止经济长期停滞的趋势。

(二)对20 世纪80年代后经济扩张的理论解释

垄断资本理论认为,停滞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常态。一旦外部刺激力量减弱,经济就会陷入以缓慢增长、失业率上升和产能闲置为特征的停滞状态。因此,该理论把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停滞、全球化和金融化现象解释为垄断条件下资本积累过程的内在矛盾导致的积累率降低的结果。

有趣的是,尽管垄断资本理论假设竞争资本主义能合理地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但是却没有提出通过恢复竞争来克服经济停滞、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主张。自20 世纪80年代初起,美国实施了激进的体制变革,转向以放松政府管制和开放市场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垄断资本理论认为,新自由主义并不能通过促进竞争来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垄断的强化和资本的金融化。斯威齐、马格多夫和福斯特等每月评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垄断资本》的概念框架基础上,发展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理论来解释20 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近30年时间里美国经济扩张的真实原因,并解释美国经济为何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再次陷入长期停滞。

1、关于垄断的强化

垄断资本理论认为,自20 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美国经济中的垄断权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是因为:第一,虽然任何一家美国大公司在美国国内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并不太高,但是,大公司通过跨国扩张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和产值,“富可敌国”;第二,尽管看起来美国公司受到日本和西德公司的竞争挑战,但是,美国大公司可以通过国外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来增加边际利润;第三,美国大公司通过大规模购并(包括跨国购并)和知识产权等途径来强化其垄断权力。

垄断资本理论依据的经验证据是,自20 世纪80年代初以来,无论从单个产业、一国经济还是国际经济范围来看,资本集中度都在持续上升,而不是下降。第一,从以前4 家大公司市场占有率之和超过50%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来衡量,美国几乎所有的产业(不仅制造业,还包括零售业、金融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都呈现出寡头垄断特征。第二,整个产业体系的集聚度也非常高,美国最大的200 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从1950年的21%上升到2008年的约30%,其利润占总利润的百分比从1950年的13%上升到2007年的30%。第三,世界500 强企业的年收入占世界总收入的比例在2006年达到35%;就汽车业而言,五大跨国公司现在几乎占据世界汽车生产份额的一半,而十大企业的生产份额占全球汽车生产的70%。[12](福斯特,2011)

2、关于资本积累的金融化

垄断资本理论把20 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和全球化解释为垄断资本为回应国际竞争的挑战,扩大利润边际的对策。作为对经济停滞的回应,新自由主义政策对所有限制资本的形式进行打击,包括福利国家、产业管制、承认工会、反托拉斯和对外投资的限制等。该政策的后果是:大公司通过大规模购并使资本集中化和中心化程度急剧上升,并逐渐将生产外包以削弱工会和降低成本,依托更广泛的全球资源输入、利用边缘国家的低工资,来扩大利润边际。

垄断资本理论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激化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剩余上升的趋势和剩余吸收日益困难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垄断资本理论还分析了该时期大规模吸收剩余的新装置:金融大扩张。

垄断资本理论指出,在主流经济学和传统马克思经济学中,都把资本积累视作对现有的资本存量的增添,而未考虑到积累也是对金融资产存量的增添。而一旦考虑到后者,就能解释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大扩张和实体经济的新关联。

首先,垄断资本理论把金融大扩张当作经济停滞的结果,而不是由创新和投资浪潮引发的。亦即,由于找不到有利可图的真实投资的出路,大公司将获得的巨额利润大规模转向金融领域以赚取投机利润。

其次,关于金融大扩张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垄断资本理论认为,虽然金融市场的繁荣为公司低成本、大规模地融资提供了便利,却未能促进真实投资的增长,而只是导致大规模的兼并、收购,进一步强化大公司的垄断权力从而进一步阻碍真实投资的增长。因此,金融大扩张并不能克服真实资本积累率的下降。

3、关于金融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垄断资本理论解释了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大扩张与经济持续增长间的关系,也解释了这种经济扩张方式的局限性和危机。

金融大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是:越来越多的剩余资本流入金融领域,会提高金融部门的就业和产值;投机繁荣也会通过财富效应刺激资本家阶级消费支出(尤其是奢侈消费)的增加,从而能间接刺激生产的扩张;宽松的信贷政策也促进了低收入家庭借贷消费的增长,从而也能间接刺激生产的扩张。

垄断资本理论认为,金融化作为一种经济趋势可能持续几十年,因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体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陷入停滞以来,似乎除了金融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这也解释了美国为什么要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不干预金融领域的创新、投机和大扩张,还通过救市等政策维系金融市场的繁荣。

但是,通过金融扩张来促进经济增长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危机。因为在停滞基础上发生的金融扩张并不能促进真实投资的增长,而由泡沫和宽松信贷刺激的消费都是不可持续的。一旦金融市场崩溃,经济必然会陷入更深的停滞。[13]

五、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主要缺陷及其改进方向

垄断资本理论看似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史做出了逻辑连贯的解释,但是,其解释却并不令人信服。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更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都对垄断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诸多质疑。

(一)关于垄断资本理论的逻辑框架与经验证据的不一致

垄断资本理论认为,停滞(表现为失业率和过剩生产能力的上升)是当代美国经济体制的常态,扩张则是“例外”。事实上,二战后,美国经济只在1956—1963年、20 世纪70年代后半期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陷入过短期停滞,而其余时期都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也就是说,垄断资本理论未能提供经济长期停滞的证据。如Lubitz 所指出的,垄断资本证明不可观察的“趋势”的方法存在重大的缺陷,它把经济衰退当作趋势,把经济繁荣当作由暂时性的外生抵消力量引起的对常态的偏离。鉴于当代美国经济在大多数时期都处于快速扩张中,究竟什么是常态,究竟什么是外生力量,是具有争议性的,难以判别的。

正如Boddy and Crotty(1976)[14]所指出的,如果资本主义的规律仍然是“积累啊,积累”,那么,就存在革命化生产手段的持久趋势,以及体制从内部发生突破性的创新的压力。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甚至作为剩余吸收手段的战争也可以解释为资本主义体制内生的。Sharpe(1966)指出:“为什么我们不能认为垄断资本的主导趋势是创新和战争,它们只是有时被不正常的停滞期中断?”[15](P46)毕竟,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成长、积累、利用和创造赢利机会的驱动力。

此外,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是否符合巴兰和斯威齐所描述的“严格垄断”,是否可能演化为更具竞争性的经济,垄断资本理论的解释也难以令人信服。事实上,自20 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垄断资本的权力在不断地衰落。经验证据表明,自20 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和西德的先进工业技术使美国公司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原材料控制权争夺中遭遇了激烈的竞争。对原材料和市场日益激烈的争夺意味着成本不易削减,利润边际也不易维持。并且,如果美国公司不愿投资和扩张以避免损害其市场,其他公司会夺走其市场份额。国际竞争意味着公司面临着瘦身和精减生产过程的压力。在许多产业,如汽车和钢铁,原来的寡头遭遇了最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公司面临强有力的价格竞争。这导致广泛的“对垄断蔓延的怀疑”。

国际竞争的加剧使得美国公司不能将价格提升到足够高的水平,以弥补20 世纪60年代末期单位劳动成本的上升。因此,自1965年开始,美国大公司经历了利润率的下降,不得不依赖信贷市场积累融资,但这样却使得公司债务急剧增长。

(二)关于垄断资本理论分析方法的缺陷

垄断资本理论把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二战后一段时期的特殊表现当作了本质性的、持久性的特征,从而不能考虑进经济体制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发展变化。而这种错误源于其分析方法上的缺陷。

首先,垄断资本理论建立在“竞争资本主义能同时最大化剩余的产生和吸收”这一假设基础上。如果完全竞争模型并不能作为理性资本主义的基准,那么,垄断资本理论的预测就不具有坚实性。

其次,垄断资本理论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整个生产体系的运行规律,它将单个产业的均衡结果加总成为宏观经济结果,忽视了对产业间的竞争和相互作用的分析。尤其是,它未能考虑新兴产业对成熟产业的“创造性摧毁”作用,而仅仅将新兴产业当作吸收剩余的手段。

再次,该理论将美国大公司对外输出资本和扩张仅仅当作吸收剩余的手段,忽视了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的分析。美国大部分国外投资流向西欧和日本,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重建和技术进步,这些国家的公司成为美国公司的强大竞争对手。特别是,它忽视了亚洲廉价劳动力对美国生产模式构成的挑战,以及经济持续扩张所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对美国公司利润的挤压作用。此外,该理论也未分析全球产业链带来的产品成本和劳动力价值降低对美国产业体系转型的作用。

第四,垄断资本理论把政府干预也仅仅当作剩余吸收手段,忽视了政府干预对稳固大公司垄断地位的作用。政府的产业管制和公司社会责任巩固了产业的进入壁垒。庞大的军事支出所带来的巨大需求使大公司间的竞争弱化,从而能维持高价格。

第五,垄断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剩余的再投资是由实业公司的所有者决定的,忽视了金融市场将经济剩余转移到其他有利可图的领域(如国外和新产业)以及将未来利润流资本化的作用。这样,该理论就将新企业创新对成熟产业的大公司产生“创造性摧毁”的可能性排除在理论框架之外。同样,由于该理论在发展其分析框架时,大公司获得巨大的经济剩余,对金融市场融资的需求不大,股市也处于长期低迷中,使其将金融市场对公司政策的影响排除在了分析框架之外。

(三)关于改进方向

作为美国新左派运动反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武器,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在意识形态上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从其理论逻辑中却几乎推导不出任何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希望和途径。在其理论框架中,不仅资本主义不会自行崩溃,也看不出哪个(些)阶级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推翻资本主义体制。产业工人只占美国工人阶级越来越小的一小部分,其在基础产业的组织核心已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垄断租金的分享者被整合进体制。体制的特殊牺牲者只是一小部分受歧视的人群,如失业者、移民农场工人、大城市贫民区的居民、辍学者和以微薄的养老金为生的老人。但是,这些群体太异质和分散,以至于不能组成统一的、强大的反对力量,体制精英也懂得通过发放救济金和使其保持分化等方式来阻止其成为革命力量。此外,在其分析框架中,不仅美国经济的繁荣不依赖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也推导不出发展中国家反抗帝国主义斗争的前景。

本文的分析表明,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之所以提不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是因为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缺乏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在其概念框架的构建中,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和劳动价值论只起了很小的作用,它更多使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逻辑。尤其是,和其他西方经济学理论一样,垄断资本理论建立在工具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使其不能以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体经济与金融、政府和市场、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以及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不能科学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动态演化。正因为如此,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仅停留在对垄断、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等具体的、阶段性的制度因素的层面,而未能扩展和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及其演化的分析和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认为,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二战后资本主义没有崩溃,还重新获得了持续繁荣,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以反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重大变化。这种看法源自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片面理解。事实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做了综合性的、动态的分析。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矛盾产生于体制的许多方面,包括生产、流通、竞争和集中等。并且,马克思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相互矛盾的动力所产生的后果,认为其正面和负面作用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比如,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加重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但也为新一轮更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又如,周期性出现的经济危机对生产力造成了破坏,但也通过大幅度的资本贬值和资本集中,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虽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会导致利润率下降和资本积累率降低,从而阻碍生产的扩张,但是,他却并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会陷入长期的萧条或停滞。相反,马克思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通过资本贬值和集中、新市场的开拓、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的发现等多种途径恢复利润率,使经济恢复持续扩张的可能性。

因此,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弊病的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探寻更公平和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回到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当作一个整体和演化过程来分析的方法,发展更科学和更具实践有效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李克勤,齐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 (5).

[2]列宁.论帝国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原著1916).

[3]Baran,Paul A.and Sweezy,Paul M..Monopoly Capital[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66.

[4]Bronfenbrenner,M..Monopoly Capitalism:A Revised Revisionis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1966.

[5][美]布莱克沃特.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民主主义危机:对话福斯特[J].韩红军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 (11).

[6][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美]福斯特.纪念保罗·斯威齐[J].蔡希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 (11,12).

[8]Becker,James F..On the Monopoly Theory of Monopoly Capitalism[J].Science & Society,Winter,1971.

[9]Johansen,Leif.Book Reviews[J].Econometrica,1969(1).

[10][日]福田慎一.西方发达国家面临无法回避的增长极限[J].经济学人,2014- 8-19.

[11]Lubitz,Raymond.Monopoly Capitalism and Neo-Marxism[J].2011(9)

[12][美]福斯特.21 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与竞争[J].金建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 (9,10).

[13][美]福斯特.积累的金融化[J].每月评论,2010(10).

[14]Boddy,Raford and Crotty,James R..Stagnation,Inst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5).

[15]Sharpe,M..Marxism and Monopoly Capital:A Symposium[J].Science and Society,Fall,1966.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