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浙江宁波315012)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及其对党建理论的创新
刘彦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浙江宁波315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新论断,已经初步构成了具有习总风格的从严治党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不仅丰富了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涵,也标志着党建理论又迈进了新的境界。就其对党建学科发展的价值分析,一是思路新:“顺势而为”,以科学理性支撑党性;二是布局新:转变风格,围绕“严治”打组合拳;三是指向新:以“实”为魂,全力营造务实新风。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党建理论创新
形成于延安时期的中共党建学说,就基本思路看,立足的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坚决;就布局风格看,主要是以部分引领整体,即以党建诸项中的一项为中心;就建设指向看,通常是多目标平行并进,在政治“活动”中尤其是这样。今天,伴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延续,党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情况越来越复杂,党建的思路、布局、指向等方面也亟需相应的改进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新角度,适应党长期执政的要求,对从严治党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的新论断,初步形成了具有习总风格的从严治党思想,在丰富从严治党内涵、提升从严治党境界的同时,又以从严治党为主题,对党的建设的思路、布局和指向等进行创新,把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严治党作为近30年来反复强调的话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再强调,和以往有没有不同?最值得关注的又是什么?回答是明确的,思路发生了变化,“顺势”思维成了主导。
如果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看,最大的不同就是注入了“势”这个新元素,引入“顺势而为”这一新理念,使之在思路上发生了变化。“大势”、“顺势而为”①,是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频繁使用的词汇。透过习近平在不同场景的反复强调,不难发现,从客观大势出发,顺应客观大势的发展方向,采取适当的应对之策,作为一种理念,已经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党的建设。因此,“顺势而为”、把握规律②是认识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一个特定视角,也是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思路的这一变化,体现的是以科学理性支撑党性的新理念。
“顺势而为”作为指导党建的新思路,根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方面的部署和实践,主要包括三重境界:
一是明“势”。习近平强调,要“善于观大势”③。这里的“势”,主要是指客观形势和发展趋势;这里的“善于观”,就是不仅明白势的重要性,还要明白势的具体内涵。具体到党的建设上,一方面表现为,随着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延续,中国历史上“奈何岁月久”的老话题正在逼近,目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上发生的不纯洁问题,既有历史的惯性也有复杂的人性因素,因此治理的难度极大,非一般的治理方法所能解决。另一方面表现为,客观环境对从严治党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社会各界对执政党端正党风、推进廉政建设都有强烈的期盼,从严治党提出近30年来社会关注的力度不减,说明这个方针已经成为党内外的共识。特别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对执政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这个使命,从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看,要能提供组织保障,必须在奋发有为,求真务实方面再进一步,从领导干部的状况看,要推进治理现代化深入发展,必须在敢担当、愿奉献方面再提升。所以这些,都要求通过从严治党来提供保证。
二是不被动,用巧力。习近平所讲的顺势而为,很显然不是消极被动地去为,而是强调要讲究科学性,是积极地按照规律、顺着趋势行事,是用巧力不用蛮力,是提醒我们不超越客观一味迷恋“人”的政治激情。具体到党的建设方面,就是要处理好党性与科学理性的关系,瞄准“必须”,做好“能够”的文章。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实践给我们的重要启迪。近3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自己特殊的党情,不懈强调从严治党,这是党性自觉的表现。但回顾这些年从严治党的历程,总结这些年从严治党的经验,必须认识到不能仅凭政治热情和党性坚决,缺乏科学理性支撑的党性往往会陷入简单化的窘境。面对复杂的情况,慷慨激昂,表明严治的态度是必要的,但这还只是初步的,更要紧的是,应着眼于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以科学理性来支撑从严治党。否则,就可能被一些框框所束缚,考虑问题的思路就会局限在一个框子内,好的理念和做法不能借鉴,最终影响从严治党的成效,削弱人们的信心,最后还很可能削弱党性。
三是善于借“势”之力。顺势而为,从表层看就是不逆势硬来。其实,“顺势者逸,逆势者劳”,只要没有别的因素介入,这道理人们很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做到。但对党员干部而言,仅此还不够,因为这样还只是停留在被动的境界上。共产党人在这方面,还应该有更高的境界。习近平所强调的顺势而为,就包括借势之力这个重要内容。这在实践中体现得非常明确,比如,出台“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正是借的社会因预期可望而“兴奋”之势。一方面社会早就对“三公”、“四风”议论纷纷,期盼转变,不少领导干部早就不胜其累,个人又无可奈何,其中有人就期望能有一个禁止“四风”的尚方宝剑。另一方面是十八大营造了浓厚的政治氛围,使全党的政治意识和党性观念都有所提升。所以,十八大不久中央即出台了“八项规定”,一改以往的活动要一两年的准备时间,这次只有半年时间就发起了聚焦“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且社会反响明显好于以往。这可视为是在明“势”前提下,充分借势之力的一个范例。
总之,引入“势”这个元素,把“顺势而为”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新思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更加趋于理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上,已经从主要依靠以“热血”支撑党性发展到以科学理性支撑党性的新阶段。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把严治从方针变为新环境下党建的主题,不仅把党建的基本内容都纳入从严治党的范围,而且以系统、互动的思维构筑多方面的支撑体系,围绕严治打组合拳,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党建布局。
从具体布局看,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紧扣主题要求,围绕“严治”打组合拳,更加注重合理布局,讲究系统性和联动性。这种新布局的具体结构是:
以正风亲民为起点。选择政治工程的起点,通常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能够影响全局,二是能够初战告捷。正风亲民恰好具备这样的特质。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因此,从改进作风入手,通过树新风,改善党的形象,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以集聚正能量,来支撑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目前从严治党要做的工作很多,从什么角度切入,必须考虑初战的结果,因为这关系到士气的维持。从策略上讲,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阻力相对较小的环节入手,更利于突破。从目前的现实考虑,出台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是最容易见效的。他之所以强调“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就是因为这最容易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能够为从严治党的深入展开提供必要的群众基础,又没有特别顽固的阻力,初战告捷的把握较大。
以反腐健身为重点。据《人民论坛》的调查,在公众对地方大员的期待中,清廉高居榜首。所以,在这方面必须倾注更多的精力。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不是仅仅停留在反腐上,而要落脚到健身上。对此,习近平提出了严密的治理方案。首先是立足于自己当医生,治病健身。他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经常抓,不搞歼灭战,靠运动不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承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⑤长期抓,要有持久战的准备,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向前走。要狠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其次是请群众当医生,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健身,明确指出“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再次是打扫环境卫生,防病健身。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不仅体现了决心,也体现反腐健身的新策略。打老虎形成威慑,达到不敢贪。拍苍蝇是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最后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强调要“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以信仰塑魂为难点。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要,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⑥因为理想信念就是政治人物的钙。有了钙,就能顶天立地,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是正面的。如果没有政治理想,就像人缺了钙,会得软骨病,为人们所不耻。鉴于目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现实,就像人缺钙一样,需要对其补钙,以重塑共产党人之魂。怎么补钙,鉴于目前理想信念已经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给党员干部补钙,必须出新招。考虑到目前人们思想多样化的现实,要坚定理想信念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复杂、艰难程度人所共知。为破解这一难题,习近平提出“中国梦”这个新目标,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⑦,其新意在于,利用理想的远近分层,使之更贴近每个党员的现实生活。把中国梦作为离我们最近的理想,以此来支撑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增强理想信念的感染力,达到“补钙”的效果。
以操守固本为基础。在长期执政环境下,要把守住为官操守这个底线融于日常。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党员干部发生的不廉问题、“四风”问题、脱离群众问题等,从公职人员的道德基础看,是个人的操守发生了问题,没有守住应有的道德底线。所以,习近平提醒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确立这样的观念:君子之交淡如水,生活情趣非小事,小节也不可忽视。他强调,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这应该是所有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逾越的底线。并明确党组织要下力引导,在使用和管理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他们的道德操守。他所以强调:“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⑧,就是要在长期执政环境下,树立正确、鲜明的用人导向,确保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把制度治党作走向。任何政党都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制度治党才是方向。在目前的环境下,要推进从严治党,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依托活动方式推进显然最能取得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社会上在为从严治党的有效推进叫好的同时,也有人对这种方式表示担心,对能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心存疑虑。历史和现实也都启示我们,从严治党不能仅仅依靠活动,这样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不能建立在领导人重视的基础上,不能依赖一个强势机构,这样难保政治生态的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只有依靠制度才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才可确保其健康有序、良性发展。其实,这也是习近平在治党的走向方面所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强调要“依据党章从严治党”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⑩。随后出台《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意在尽力将党内那些靠人的意志来完成的事情,转换为靠制度来支撑。他还特别强调,“重要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里的“改革”当然也包括党的建设的改革。
从整体风格看,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新在,把以部分带整体的传统党建套路,转变为主题统领的新方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建设总体上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三大部分,思想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毛泽东把它放在首位,以此来带动其它各方面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第四块主要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布局,并使制度建设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处在核心统领地位。这作为党的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无疑是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要求的。但从风格看,仍然没有改变以部分带整体的做法。党的十七大增加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一个主线、五位一体的建设新布局,开始了传统布局风格的转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把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主题,贯穿于党建的各个方面,以主题引领党的整体建设,形成了党建布局的全新风格,建设内容的实践针对性也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作为引领党建布局的主题,在紧盯清正廉洁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还给出了一个递进式的新指向,这就是以“实”为魂,全方位营造务实新风。
以人情味展现平实。以人为本,把原则融于“人”的喜怒哀乐愁,是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之一。特别是纠正“假大空”,力戒让人们感到不切自身的政治说教,力争政治教育能入脑入心。比如,“领导干部应当仔细算好三笔账”:“利益账”,领导干部在已有待遇下再贪赃枉法,值得吗?!“法纪账”,只要犯罪,终究难逃法网。“良心账”,因贪赃枉法自己把自己打倒,怎么对得起组织和家人?有的腐败分子即使侥幸隐藏一时,但做贼终究心虚,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这种富于人情味的廉政教育,不仅使领导干部感到别致,而且更感到非常亲切,就像朋友和亲人在和自己交心,不似以往那种不大考虑个人需求的高调,在心理距离不知不觉拉近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对廉洁从政的自警、自律意识。这种富于人情味的做派,展现出的是习近平思维和作风的平实。
以兼容性体现求实。认真研究习近平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可以发现,古今中外,党内不同时期,只要是有益的思想,都善于大胆吸收,进行整合。其突出特点是,求实,不受既有观念束缚。即不自我设限,只要有利于党的建设,都尽量摒弃政治偏见,大胆拿来为我所用。比如,大量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像从严治吏等,这是古为今用。借鉴和汲取西方现代文明,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定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按照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严格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对共产党的历史遗产,更是注意整合兼容:把毛泽东立足于先进性,用活动推进,触及人灵魂的党建思想,和邓小平立足于多数党员已经是普通人,以制度作保障,严格约束人行为的党建思想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套在党长期执政环境下,适合不同类型党员的党建思想。
态度坚决突出踏实。在真抓实干方面,习近平的论述中有四个关键词社会影响空前。其一是“壮士断腕”,先对自己动刀,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情况。这不仅一改领导人的生活的神秘色彩,提高透明度,也有利于“着力改进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其二是“零容忍”,严惩腐败,不管涉及到哪一级,都不手软,不搞下不为例。其三是“容得下尖锐批评”,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批评时要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其四是“善做善成”,对党风廉政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力戒那种“雷声大,雨点稀”的毛病,明确要求“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区别对待隐含扎实。考虑党员分层的现实,在实施从严治党过程中,区别对待才能扎实到位。提出“从严治吏,管好干部”,意味着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比普通党员高,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一般干部高。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意味着把制度限制的对象,由中国过去主要是被管理的“民”,转向行使公共权力的“官”。明确要求,上级切实做表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照检查时中央真带头。下决心纠正以往一些地方层层下传,被“老百姓”形容为“领导生病、群众吃药”的做法,从中央领导认真做起,一级带一级。当然,上级领导认真做,下级不一定全都认真做,但是,上级领导如果都不认真做,下级肯定会有各种应付的花样。所以,严从上级始,工作才能扎实推进。
文风清新引导朴实。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文风就是社会精神状态的晴雨表,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从文风方面考察,可以看到,当人心思奋、积极向上时,文风一般都表现出质朴、稳健的特点;贪图安逸、奢靡成风时,文风也往往沾染侈丽、浮华的习气。目前中国的文风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侈丽、浮华,这对中央务实的强调和努力也构成了某种程度的消解。透过习近平从严治党论述,可感觉到他在有意引导文风由侈丽向质朴转变:不说大话、空话,少说套话。比如使用“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等最接近普通人生活的语言。大胆使用贴近生活的平民化短语。比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比如:“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问题,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还有好处”等。这种朴实的文风,带给国人的是亲切感,改善的是干群关系,拉近的是党群距离。
从开始集中精力反腐倡廉,到在此基础上全力营造务实新风,这种目标排布,在使从严治党的境界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把党建指向由平行并进发展到了环环相扣、梯次推进,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更明显。
[注释]
①据新华社报道,自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至2014年3月15日中央军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不同场合,至少8次强调过要“顺势而为”。
②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③习近平:《各项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新京报》2014年1月23日。
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
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
⑥习近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现、创造、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⑦《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⑧《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
⑨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责任编辑:钱亚仙
D26
A
1008-4479(2015)01-0068-05
2014-10-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建理论创新规律研究”(12BDJ027);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中特理论研究中心课题“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研究”(ZX16026)的阶段性成果。
刘彦昌,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宁波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