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坚 白万平
作者简介:万坚(1988.10-),男 籍贯:江西,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
白万平,男,教授,博士,贵州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贵州统计应用研究院,研究方向: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
摘要:本文在对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找出兩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最后,参照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红利的角度,对其他衍生红利的理论做了一个初步分析。
关键词:红利;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文献分析
一、引言
2012年11月,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观点,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改革红利”成为当前中国最耀眼的改革词汇,各种经济红利又一次被广泛的研究与讨论,其中最为众人熟知且涉及最深的当属人口红利,也出现了像政策红利等新的红利概念。
二、红利理论研究
红利产生于股票市场,是指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红利代表了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风险回报,所以投资者非常关注红利;同样,企业也非常关注红利,因为企业向股东分配红利,会鼓励其他投资者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企业的股票。
中华金融辞库对红利的定义是公司的税后利润提取各种公积金、公益金、优先股股息后剩余的盈利,按照股东持股比例分配给股东。简而言之,红利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由此可见,红利就是剩余利润。
三、人口红利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利的概念逐渐应用于众多领域,其最为众人熟知当属人口红利。David E.Bloom,Jeffrey G.Williamson(1998)第一次明确提出人口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称为“人口红利”,即在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国内研究人口红利的学者众多,关于人口红利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一般分为两类:结构论和源泉论。
“结构论”认为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转型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年龄结构,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相对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抚养负担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机会。主要代表有:于学军(2003)、蔡昉(2010)。蔡昉认为当生育率处于很高水平时,经济增长相应处于很低的水平;随着生育率下降,并由于随之逐渐形成了富有生产性的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增长加快,从而获得人口红利;而当生育率继续下降到更低的水平时,由于老龄化程度提高,经济增长逐渐回落到较低的水平。相应地, 生育率下降从而形成具有生产性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定人口转变阶段。
“源泉论”认为较高比重的劳动年龄人口扩大了劳动力数量,同时也会增加社会储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这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或源泉被称为人口红利。主要代表有:王德文(2004)、蔡昉(2004)。王德文认为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生命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通过劳动供给、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蔡昉指出把人口转变引致的不同人口年龄特征阶段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或人口红利,论证了通过高储蓄率、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低抚养比,中国人口转变对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口红利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大家对人口红利的认识本质上是一样,只是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已。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人口红利的研究,本文对人口红利的概念做一个概括,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促进了经济增长。
四、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对比分析
人口红利是由红利的概念衍生出来的,所以红利与人口红利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联系。下面通过对比红利与人口红利的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红利的视角,重新定义人口红利的概念。
首先,要理解红利的概念需要抓住两个要点:第一,红利是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风险回报,所以资本投入是获得红利的投入要素;第二,红利是在公司分派股息之后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因此红利是剩余利润。综上所述,红利是因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本,而承担投资风险,企业为补偿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而向其分配的部分剩余利润。
接着,从红利的两个要点出发来分析人口红利。要点一,红利的投入要素是资本,对应的人口红利的投入要素是人口或劳动力。要点二,红利是剩余利润,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应该把剩余利润看成是额外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就是说红利是额外的经济增长。综上所述,人口红利应该是指人口因素发生变化,引起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源增加,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动力,获得了额外的经济增长。从红利视角定义的人口红利与之前总结的人口红利的定义相比,两者之间的内涵是相同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红利与其衍生的人口红利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存在内在的共通性。但也应该注意到,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首先,红利是个微观经济概念,人口红利是个宏观经济概念,适用的领域不同。其次,红利是企业的剩余利润,而人口红利是额外的经济增长,即额外的国内生产总值。
五、其他红利研究
基于以上对红利与人口红利理论的分析,参照红利和人口红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按同样的原理可以得到改革红利、能源红利的概念。
和人口红利一样,改革红利同样是个宏观经济概念,所以改革红利中的“红利”同样指的是额外的经济增长,即额外的国内生产总值。由此可得,改革红利是指国家和政府为了保障经济不断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对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进行改革,扫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额外的增长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同样,我们也可以给出政策红利的概念,即指国家和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及实施的一些政策,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额外的增长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1.贵州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贵州统计应用研究院)
参考文献:
[1]David E.Bloom,Jeffrey G.Williams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8,12(3):419-455.
[2]于学军. 中国人口转型与“战略机遇期”[J].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1:9-14.
[3]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研究, 2010, 4:4-13.
[4]王德文, 蔡昉, 张学辉.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 人口研究, 2004, 28(2):2-9.
[5]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 人口研究, 2004, 2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