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颖(1983.9-),性别:女,籍贯:浙江,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舞蹈。
摘要:芭蕾舞的基础教育有着规范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的特点,练习者借助于开、绷、直、立等方面的训练,可以形成匀称挺拔体态,锻炼学生各部分身体肌肉的能力,从而改变他们原有体态,解放肢体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以及动作形态,所以芭蕾舞基础教育可以说是 我国舞蹈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芭蕾舞;基础训练教育;舞蹈教育;作用
芭蕾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舞蹈艺术,其训练教材可以说是舞蹈学习所必须的,芭蕾五的基础训练在塑造挺拔舒展的身体形态,并解决重心以及外形各部位肌肉和关节、韧带的灵活性以及力量等方面,提高学生各种弹跳、旋转以及控制能力等技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芭蕾舞基础教育的内容
芭蕾舞的基础训练主要包括绷、开、立、直这四个方面,同舞蹈教育对于学生身体动作要求基本一致。第一,绷。绷指的是在动作完成的过程当中需要确保肢体部位绷直,特别是膝、踝和脊椎以及颈椎关节要绷起[2]。虽然并非所有舞蹈动作都需要绷住,不过在大部分的舞蹈动作当中,绷直阳刚的身体线条要远远多于屈曲阴柔的身体线条。例如在伦巴舞当中,各种吸腿、踢腿、控腿以及移动脚动作,都需要尽量绷直脚背。标准舞当中也要求背部、颈部还有臀部下端的肌肉要保持紧绷状态,也就是后背的头、右肩、左肩、右臀以及左臀五个点要绷住成平面,并同地板垂直,在作上升以及高位动作的时候,膝、踝还有上身后背的肌肉也要保持紧绷状态[3]。身体无论肌肉紧绷抑或关节拉伸,都可以发挥延伸肢体线条的作用,从而产生向两极伸展的态势。
第二,开。开指的是各种动作要从关节部位对称向外打开,主要是为延长肢体的线条,从而扩大动作的范围,在空间感觉当中保持动作稳定灵活,提高表现力。芭蕾舞的开重在表现身体肌肉群的松弛,并以身体作为基点来展开。在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当中,要是违背这个原则,那么身体动作就会不够拉伸,难以展现出身体线条的优雅,芭蕾舞的美学价值也就会相应地大打折扣,从而无法实现理想的舞蹈表达效果。
第三,立。立指的是在动作完成的时候头颈、四肢以及躯干保持整体形态,表现出内在气质,让身体能量内聚并体现出自然气息感,通过上提重心产生傲然挺立的气势。这是芭蕾舞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舞蹈的层次越高,对于这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就越高。这就要求在芭蕾舞基础训练当中不能片面注重技术问题,而是需要高度重视立的训练以及意识培养。
第四,直。直指的是背部需要像门板那样向上挺直,这同芭蕾舞身体姿态控制的要求也就是背部五点要求是一致的。在芭蕾舞基础训练当中,各种动作往往要求有垂直支撑,头、颈、两腿以及躯干要形成固定伸直的姿态,身体伸直并且两臂自然延展,同时肩部平行下沉,而颈部则沿背部延长线网上拉伸,让头、颈以及脊柱形成直线,并且两腿要强度伸直,身体动作固定成为伸直姿态,之后考虑线条变化[4]。
二、芭蕾舞基础训练教育在我国舞蹈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芭蕾舞基础训练教育在我国舞蹈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培养灵活性方面的作用。芭蕾舞的基础训练能够改善学生的灵活性。灵活性可以说是保证舞蹈流畅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训练有素的学生需要可以轻盈灵活完成舞蹈动作,迟缓身体会大致他们的舞蹈动作同音乐出现脱节。例如在我国的民族舞当中,维吾尔族舞步法多变,有着小腿灵活特点,而安徽的花鼓灯则要求溜得起并且刹得住,这些舞蹈要想做到风格鲜明并且准确到位,身体灵活是基本的前提条件,要不然舞蹈表演就会变得生硬并且毫无生机[5]。芭蕾舞的基础训练教育当中的中间练习以及扶把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灵活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中间练习当中的各种小跳动作以及打击动作,既可以借助于快速动作频率来起到训练局部身体灵活性的练习,也有着通过改善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灵活性的那些动作组合。这就体现出芭蕾舞基础训练教育对于改善灵活性的租用,并非仅仅是某个动作的单独训练,而是借助于综合性的练习,来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让他们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从而在学习以及表演那些风格不同的舞蹈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自如地使用肢体语言去诠释不同舞蹈的不同风格,并且在芭蕾舞的基础训练教育当中,一些灵活性的训练动作,能够直接用到其他舞种的训练表演当中。这就表明芭蕾舞的基础训练教育除了能够间接提高学生身体能力之外,一些特定的芭蕾舞动作还能够直接用在其他舞蹈的动作当中,从而更加直接体现出芭蕾舞基础训练的重要意义。
芭蕾舞基础训练在舞蹈教育中的另一个作用是提高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指的是学生在整个舞蹈动作的表演过程当中可以完全控制其躯干以及四肢,并且保持重心的合理正确。稳定性可以说是体现出舞蹈表演艺术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要是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舞蹈动作不够连贯,从而使得舞蹈观赏价值严重下降,同时影响学生的舞蹈情感表达。例如在藏族的民间舞蹈当中,最为重要的动律特征就是膝部屈伸以及颤动,而呈现该动律特征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舞者有着良好稳定性,尤其是在慢速以及连绵的屈伸动作当中,腿部稳定性对于展现动作质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是在舞蹈学习的屈伸动作当中出现晃动,难免会破坏动作的整体美感,导致膝部柔韧的那些动作质感难以通过身体来完美地诠释出来。这就体现出稳定性是学生在舞蹈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除此之外,在很多舞蹈当中,学生的稳定能力不只是舞蹈表演的一个前提条件,还是一种技术技巧,从而可以为舞蹈表演增加亮点。在芭蕾舞的基础训练教育过程当中,稳定性练习是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最初的扶把练习再到中间练习,直到复杂的跳跃技巧联系以及旋转技巧练习,学生稳定能力会伴随动作难度上升而不断得到改善。除此之外,芭蕾舞的基础训练教育当中一些动作还能够很好培养学生在完成舞蹈流动动作过程当中的稳定能力,例如在芭蕾舞基础训练教育当中,脚部的正确站立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脚部牢固稳定站立可以说是学生稳定并且保持平衡的前提,所以学生可以从脚位的练习起步,逐渐进行科学细致的稳定能力练习。
总而言之,芭蕾舞基础训练是舞蹈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舞蹈学习的过程当中强化基本功并形成舞蹈气质和舞姿的重要步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动作技能,因此应当将芭蕾的基础训练同舞蹈教育相结合,确保舞蹈教育有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善舞蹈教育的效果。(作者单位: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千秋.舞蹈.气质与形体的塑造[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405-408.
[2]高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03-206.
[3]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2-115.
[4]张孟国.舞蹈基础教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O13:226-229.
[5]林长瑛.舞蹈基本功与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