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蕾(1988.03-),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方向:知识管理。
摘要:纵观对知识共享研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侧重对显性知识的共享。显性知识因其易于保存,易成体系,易条理化等特点,加之信息技术推进,显性知识共享容易且效果显著。然而隐性知识才是隐藏在海面下的冰山,占据知识大部分。本文从隐性知识的概念、特征及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来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共享;隐性知識
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浪潮,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单单是物质资源、组织规模的竞争,其表现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知识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知识管理的出现不是形而上的理论研究。纵观全球企业的发展趋势,对知识的重视,如同企业资产一般,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效益,知识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知识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受到重视,所以本文从隐性知识共享的角度对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隐性知识的界定
哈耶克认为知识,即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在公众对知识的认识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至于忘记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未经系统化但起指导意义的知识。这里提到的其实是隐性知识的雏形。后来,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和《隐性知识》中对隐性知识的概念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分析,他认为隐性知识是“个人拥有却不易明确表述、传达的知识”。
随着知识管理的深入,很多学者对隐性知识进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认同较高的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和野中郁次郎的观念。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不能用言语解释,只能被证明它的存在性,且隐性知识来源于经验和技能。野中教授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在个体间进行共享,深深根植于行动、经验以及个人所信奉的理想、价值观及个人情感之中。
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隐性知识的概念。张文静认为隐性知识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经验、技能、专长、印象、灵感、洞察力、直觉、心智模式、预见性、信仰、价值观、团队默契、组合文化和风俗等。彭伟等认为,隐性知识的系统性不明显,缺乏关联的、仍然停留在实际层次的知识。
与隐性知识相对应的是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则是通过语言和数字表达的知识,而这也只是反映了冰山的一角。本文也是基于隐性知识开展的。上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隐性知识,但是抽离出其中共同的部分,可以得出,隐性知识,不能精确的编码,产生于不断练习和领悟,与所处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有很大关联。
二、隐性知识的特性
(一)难以表达性。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不易用语言具体详细的表述出来,这个特性是隐性知识首要的特性。
(二)私有性。隐性知识产生于在个体学习过程中,停留在个人大脑中,是个人多年积累的财富,因此隐性知识具有私有性。员工流失会带走大量的知识,这也是企业知识资产的流失,这也是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员工意识方面的共享知识的障碍。
(三)无意识性。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例如中医在给病人看病时,通过望闻问切,就能断定病因。问及原因,老中医会说出具体的征兆代表具体的病因,但是潜藏在其自身的信念、价值观、心智模式是常常被忽略的重要信息。
(四)情境依赖性。Anderson认为隐性知识是依附于特定的环境中,粘滞于局部环境。石中英认为隐性知识比较零散,不成系统,不易积累、储藏和传播的知识,与隐性知识产生的情景,文化背景有很大关联。
三、知识共享
(一)知识共享的内涵
知识共享基于个人层面,对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进行转化和共享。要解决隐性知识的共享,有必要从梳理有关知识共享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学者研究的总结,包括人际沟通、市场、学习行为,知识创造几个方面。
人际沟通:主要侧重知识拥有方和知识需求方之间的沟通,它与认知的主体紧密相连。Bostrom认为有效知识共享需要团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Hendrikes认为知识共享是沟通的过程。当向他人学习知识时,必须加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国内学者闰芬、陈国权认为知识共享需要员工间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知识从个体扩展到组织。
市场观念:Davenport和Prusak将知识看作成商品,则知识共享是企业内部知识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知识市场类似经济市场。Hooff和Ridder认为知识共享是企业内员工互相交换其自身外显或内隐的知识,并创造新知识的一个流程。在共享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个人知识转移到组织中。国内学者应力、钱省三也是把知识共享看作知识市场内的交换,并认为知识交易是知识共享的基础。
学习观点:Nelson和Cooprider 认为知识转移不是静态的,必须通过动态学习,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才能达成目标。Senge重点区别了知识共享与信息共享,前者是在知识传递的前提上,双方相互学习,协助他人发展有效行为的能力。学习观点将知识共享定义为知识转移和知识解释,然而事实上,知识转移并不等同于知识共享。知识共享需要学习者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学习吸收,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知识创造论:Eriksson和Dickson认为知识在共享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知识,即知识在被共享和使用的同时,新知识被创造出来,由此提出了知识共享创造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提出了四个影响知识共享和创造的因素:IT基础设施;推动者:对知识共享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团队和组织;知识共享流程:知识共享与创造的过程,包括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建立和在工作上的合作程序;价值观、规范与程序:组织的价值观、理念、规范、组织文化等,这些因素影响组织成员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野中郁次郎的观点也是基于知识创造,他提出的SECI模式中从显性知识转化到隐性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并且认为知识创造的驱动力来源于个人,组织不具备创造知识的条件,是为个人创造知识提供了“场”。
(二)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对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共享的主客体,另一方面是从组织对知识共享的职能来分析影响因素的。
Hamel通过案例研究,构建了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把知识转移成功归因于三个要素:员工的学习意图或动机、向合作方传递知识的能力、合作方接受知识的能力。Szulanski在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最佳实践时,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影响组织知识共享效果,分别是知识出让方,包括出让的动力和感知的可靠性;知识性质,包括显隐性、复杂性、刚性和完整性;知识的受让方,包括接受动力、吸收能力和保持能力;转移情景和转移机会。Wee C. Goh和野中教授都认同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影响着知识共享的效果。
苏庆永从另外的角度来划分,分为技术手段、知识结构、组织文化、私有观念、人际关系。陈诚在Hendriks和ERG理论的基础上,以动机理论为框架深入分析了企业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基于生存安全动机,基于人际交往动机和基于成长发展动机这三个方面来研究的。刘艳菊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本质上分为两类: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王国保和宝贡献将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知识因素、個人因素、组织因素和文化因素。(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67-69.
[2]Johannessen J.A..Aspects of Innovation Theory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9(2):121-139.
[3]应力,钱省三.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方式与机制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23(002):167-170.
[4]陈诚.企业导师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5]王国保,宝贡献.组织内知识共享前因研究评述[J].企业活力,2012,(1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