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青
浅谈邵伯镇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及对策
朱万青
本文结合邵伯镇实际,介绍了邵伯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困境;对策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邵伯镇共有21个村,37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5.75万人。耕地面积5.14万亩。2014年,全镇针对资源、资产开展了抓创收、抓开发、抓管护的专项活动,挖掘存量资源,整合利用闲置资产,多元促进村级增收。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均在40万元以上,共实现124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村10个,平均达59万元。
(一)盘活资源资产,促进村级创收
一是将村集体所有的河塘、农田等自然资源以承包租赁等方式进行开发,通过收取承包费的方式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渔业村集体拥有鱼塘1583亩,连续三年对外发包,实现收益逐年递增。二是将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承包租赁给业主经营,村集体收取一定的承包费,增加村级积累。比如戚墅村利用自身优越条件,集体经营千亩林场,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利用间伐取得的优质木材实现创收。三是村集体通过新建临街门面、小商品市场、标准厂房等收取租金或管理费来增加集体收入。公路村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临街门面房进行招商出租。另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和文化产业园和装备制造产业园纵深发展,一些村在土地被征用后得到相应补偿,除大部分返还给失地农户外,对占压的道路、闲置的水面、坡地等面积的补偿则留给村集体,成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发展三大产业,促进村级增收
通过一产创收,主要是通过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村集体为政府、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外包、劳务中介、农业生产等有偿服务,在服务农户过程中赢利,实现农户与村集体“双赢”。邵伯镇全镇2014年实现土地流转7434亩,直接促进农民增收420万元。通过二产创收,主要是接受企业的辐射带动,开展配套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实现村强民富。作为扬州第一个亿元村的南渡村,因集体企业的辉煌走上了全市“排头兵”的位置,虽企业改制后经历了低潮,但每年还是为村集体实现140多万元的收入。通过三产创收,主要是利用本地较好的自然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增收。如邵伯渌洋湖村投入近4000万元建设旅游度假村,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万元。
(三)落实帮扶政策,促进村级增收
邵伯镇有4个二类村、9个三类村,2011年利用区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契机,新建和购置了15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分别给二、三类薄弱村带来15万、10万元的租金收益,并每年按照10%的速度递增。2014年和2015年,6个村计划在村域内建设13600平方米的物业用房,建成投产达效后,可以帮助村级增收140多万元。
虽然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村村级收入仍然偏低,一些村自主创收能力较弱,村级集体经济亟需加强和转型。
一是区域发展态势不一。由于各村所处区域、禀赋条件、资源优势不同带来发展态势不一。高蓬村受到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些落户企业较多的村,受企业发展辐射作用,村级集体经济也取得较好发展;艾菱村凭借资源优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较快;而一些偏远村,由于区域限制及观念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二是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目前,农村土地资源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可利用的非农建设用地越来越少,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要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型。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真正的人力资源支撑,尤其是少数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缺乏经营意识和创新能力,造成集体经济发展统筹决策缺能人,发展生产缺技术,投资产业缺项目。
三是村级负担过重。村级基层组织承担了过多的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包括农民福利、合作医疗、社会治安等管理职能,也承担了道路危桥、公共卫生、农村河道整治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等工作,这也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针对全镇各村的发展现状及实际条件,需要真正做到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培育“三强”队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主体在村、关键在人,必须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使村两委成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坚强堡垒。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技能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完善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推进村干部规范化管理。
二是资产、资源租赁规范化实现增收。全镇所有行政村都有集体资产、资源,通过资产租赁发包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一种模式。要实现村级资产、资源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区、镇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通过加强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租赁的招投标管理,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阳光操作。
三是通过产业带动实现增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中连片土地,由集体或经营大户、致富能人从事种养殖业,实现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临近大型企业的村,主动接受企业的辐射带动,积极开展配套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实现村强民富。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村集体在服务农户过程中赢利,实现农户与村集体“双赢”。
四是通过建设集体农场实现增收。根据周边县市区及周边镇的经验,鼓励依托村经济合作社,由村干部领办、兴办集体农场。根据村领导班子现状和村级经营性收入状况,适当培植具备一定规模的集体农场,引导组织农民增收的同时,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经济组织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为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提供粮食仓储、烘干,机器维修、保养、存放服务,以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